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


管 帅 中 学 教 学 案
第  章(课)   节  1课时  备课时间  2003年11月16日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教学重点: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解决办法:1、学生自学质疑、讨论答疑
2、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3、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答疑
教师诱导讲析用时10分钟学生思考活动练习用时30分钟
教师诱导讲析学生思考活动练习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指导学生自读预习: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一、学生进行《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二、学生自读预习:
1、自读正音:
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







三、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B凶多吉少  
C汉初匈奴凶黠  
D甫闻凶讯  
E缉拿元凶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师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四、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孝悌(ti)饿莩(piao)
2、 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分析课文第一段: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庄稼收成不好
不吉利的事
凶恶,残暴
不幸,多指丧事
杀人的人


更加
施加
放上
增加
夸大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四、分析解读二三段。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有时
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许

A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  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  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师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五、教师加以指点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
六、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请生解析: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五、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孟子有关常识:《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重点文言词语:凶、加、或、直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源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甫诗三首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傅雷家书两则
    故乡
    孤独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心声
    观潮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
    都市精灵
    背影
    老王
    大道之行也
    陋室铭
    爱莲说
    大自然的语言
    说“屏”
    故宫博物院
    苏州园林
    桥之美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
    中国石拱桥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治水必躬亲
    从小就要爱科学
    治水必躬亲
    《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寡人之于国也(2)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我的空中楼阁
    核舟记
    语文学法指导
    我的空中楼阁
    当“海盗”去  随堂练习
    “海盗”生活  随堂练习
    洞中历险  随堂练习
    七年级(上)语文综 合 检 测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训练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广告词的赏析与写作》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
    《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教案
    墨池记
    《夏之绝句》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高三作文教案:爱生活,爱读书,爱作…
    林中小溪
    敬业与乐业
    阿长与山海经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录音新闻》
    刘亮程散文《我改变的事物》教学设计
    15闺塾
    《守财奴》教学设计
    以“点”带“篇”剖《促织》(第二课…
    小狗包弟
    《谈生命》教案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
    悠悠茶韵—初识茶文化
    多一些宽容
    沁园春雪
    画山绣水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
    星星变奏曲
    外国诗两首
    致橡树
    陈涉世家
    九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活板
    三峡
    名著推荐与阅读——关于《钢铁是怎样…
    《诗经》三首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怎样搜…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莲文化…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让世…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八年级上册《诗四首》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捕蛇者说
    智取生辰纲
    小小说写作指导
    《“病从口入”和“食物相克”》
    谎言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天不封阳台
    阿里山纪行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案
    蓝蓝的威尼斯
    范进中举
    香菱学诗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出师表
    词五首
    小石潭记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美丽的西双版纳
    苏州园林
    幽径悲剧
    致橡树
    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登高》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五柳先生传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
    《世说新语》两则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作文教学:留住心灵与美交融的瞬间
    《我的老师》说课稿
    将进酒

    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
    茶馆(节选)
    三块钱国币
    《赵威后问齐使》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我的老师
    作文教学:留住心灵与美交融的瞬间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
    说真话、抒真情
    背影
    蜀道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
    《海燕》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状物
    《山中访友》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写传记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续写《蟋蟀…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仿写诗歌
    秋水(说课)
    《木兰诗》教学案例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一单元记…
    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二单元写一…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三单元描…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四单元写…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五单元编…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七单元我…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六单元改…
    兵车行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编写寓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说明事物
    《我改变的事物》教案
    粤教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单元总览
    《往事依依》学案
    幼时记趣
    十三岁的际遇
    伟 人 细 胞
    >教案设计一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