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抽象的道德,为何我们并不觉得枯燥?象征、拟人手法的运用,托物言志。
五、结语:
是的,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高贵的,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我们倾耳细听窗外那只画眉的低鸣……倾听鸟啼!
六、板书
对比
严冬的鸟尸————暖春的鸟啼
(死亡) (新生)
} 向死而生
它们———————我们
鸟 啼 邳州市官湖高中高一语文组 何付祥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自己看着写吧,打字太累,省了) 一、导入: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地坛古园,终于在心理上战胜了自己,解决了历代哲学家都难以解决的难题――生与死。(史铁生怎么认为的?有没有自然界的什么事物让我们也作此联想呢?学生大致可以想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并且知道生命要坚强)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关于生与死的文章,一位作家在听到冬后的鸟啼后所悟到的一些道理。 ――――板书《鸟啼》 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考虑两个问题: a,解决生字词 b.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 (5分钟左右) 三,(学生复述)大概是:听到鸟啼 作者感悟 四,问题设计: 1,为什么鸟啼对作者有启示和思考?比如窗外的鸟叫会不会然让你也有这样的感悟?(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学生大致回答)是在什么环境下?(第一段和第二段开始,教师可以总结:在死亡的环境下,刚刚有了一点点的温暖) 2, 么鸟的叫声是怎么样子的?(二三四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咕咕叫的,微弱的;清越的,表现了生命的越来越强烈) 3, 生思考:在一种死亡的环境的笼罩下,出现了激昂清越的鸟啼; 在《呱呱》中,主人公在冬夜的山顶,苦寂无人的时候,听到的一声声婴儿的啼哭,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鸟啼是生命的希望) 是用什么手法得出的呢? (提示死亡的环境,鸟尸,学生可以说出“衬托,对比之类的话”就行了 4,我们通过环境等方面看出了鸟啼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作者对此是怎样认识的呢?请用笔在文中划出作者感悟的话。(第6节之后每段都有,让学生大胆的划吧) (这些基本上分成两种,即12节以前的,一句话总结:死亡的环境或者艰难困苦阻挡不了生的希望,有生的希望就应勇敢的活着;12节之后,关于生死问题) 5, 作者最终是通过鸟啼来说明他的生死观,那作者是怎么的生死观呢?(就是12节,教参上的解释太难懂了,可以解释成:当精神上死亡之后,即使是活着也已经死了,有了生的希望就能成长整个生命。适当补充一些吧。) 6,由此来看,把鸟啼仅仅解释成“生的希望”好像还不太好,那么看了作者的生死观之后,鸟啼怎么解释才能概括他的观点?(从文中找,学生说也可以,引导一下:向死而生,面对死亡,应该有生的希望) 7,我们在文中学习了作者的“向死而生”的精神,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什么事物让我们可能有这样关于生命的感悟? (青松,竹子之类的,让学生学习自然界的精神吧,学生很积极的,连哪个伟人曾以此为榜样都可以说出来的,一句话:鼓励)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 1.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描写场景和形象,安排议论和抒情 2.难点是理解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3.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国作家史铁生瘫痪之后,坐着轮椅,每天来到地坛,在时空的交叉处,思索着历代哲学家们都苦思了一生的问题――死与生,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博大,感人至深。今天我们体会一下外国作家劳伦斯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鸟啼》(板书)。 作者简介: 课本上的注释,教师补充: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09年开始发表诗歌。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带有自传性质,描写矿工家庭的困苦生活,但用母爱和性爱的冲突来解释主人公波尔•莫莱的矛盾心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