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房宫赋》教案9
|
阿房宫赋(教学案) 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一语文组 叶荣滨 依据目标,课前自学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懂得赋的特点。 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及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学习方式: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自学指导 一、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1.背景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本赋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2.解题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 3.作者 杜牧,字牧之,出身名门,26岁中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杜牧诗歌创作成就突出,其以清丽自然的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之为“小杜”;他又和李商隐同时代且齐名被人们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历代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著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二、基础积累 1.识记字词 缦回( ) 椒兰( ) 辘辘( ) 剽掠( ) 鼎铛( ) 迤逦( ) 锱铢 ( ) 横槛( )呕哑( ) 参差( ) 囷囷 ( ) 鬟( )杳不知( )架梁之椽( )不霁何虹 ( ) 在庾之粟粒( )尽态极妍( )妃嫔媵嫱( )( )( )( ) 2.对下列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缦:萦绕。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杳:遥远。 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妍:美丽。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借鉴。 3.对下列句中划线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盘盘焉, 囷囷焉,蜂房水涡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③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4.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C.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D.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5.下列句中划线词活用情况不同的—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襟三江而带五湖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6.翻译下列句子。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设计: 结合注解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并整理出重点字词,同时将疑点划出,以备质疑。 1.古今异义 走 钩心斗角 气候 落 可怜经营 精英 2.一词多义 一 使 爱 取 之 焉 而夫 3.词类活用 北 西 腰 缦 蜂房 水涡辇 龙 虹 鼎 玉 金 珠 铛 石 珠 砾 朝 夜 炬 族 尽 鉴 收藏 经营 暖 冷 一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 省略句 5.固定句式 奈何 嗟乎 足以 学后自结体会 自主设计课堂 一、【学后自结体会】 重点词句方面:¬ 段章结构方面: 质疑问难方面: 【自主设计课堂】 1. 学习目标 2. 重难点 课堂推进,攻坚克难 1.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是什么? 分析:《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先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3.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2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警诫“后人”是全文主旨。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阿房宫赋》教案9,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荷塘月色》教案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