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作品定位 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 六国论(结构) 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史 (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 (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不赂而亡 - 讽今 (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 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 之下 资料展板 1、字音词义 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 )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 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 )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 ①通假字 暴霜露,斩荆棘 暴通曝,晒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 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 (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 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 (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 如当通倘,音tǎng 莫读暮音mù 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1) 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 (2) 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 或 (1) 不定指代词,有的人 :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 (2) 有时:一食尽粟一石 (3) 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 (1)指代一方,他你我 : 相见恨晚 (2)观看 : 伯乐相马 (3)宰相,名词 :况于将相乎 (4)互相 : 当与秦相较 以 (1) 介词,依靠,凭借 如:秦以攻取之外 (2)因为 ,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表 (2) 用,拿,把 如:以地事秦 连词,相当于而 表目的,来: 举以于人 动词:认为: 以为神 1作家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明白晓畅,议论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苏洵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佑集》。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现实,苏洵深感忧虑,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借此讽劝当朝皇帝要以历史上的六国灭亡故事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体裁知识 论,是一种文体。古人言:“论者,议也。”古人就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史论主要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的善恶和历史事件的是非,而政论主要是针对当世的时政发表看法和主张。 4、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的史实: 公元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公元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公元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公元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赵、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破亡的原因,说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文章在指出六国应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忧国之心可见一斑。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两个分论点:(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其中,第二段论述第一分论点,第三段论述第二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结尾部分。第四段,作者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政见。第五段,含蓄警告北宋王朝,引以为戒。 写作特色 一,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论点的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国),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二段)。证明了分论点一:“赂秦而理亏,破灭之道”。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不不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