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八年级第一学期 >> 教学设计语文 >> 正文

 

诗歌鉴赏秘籍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2、意象有以下几个特点,(1)意象的多样性。有些物类的意象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了。(2)意象的隐秘性。许多意象的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会影响对意象的准确理解。因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隐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白衣苍狗”象征世事变化无常。出自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3)意象的复杂性。一种物类可以表现多种意象,同样一种意象也可以通过多种物类来表达。古诗词中用以表现“漂泊”的意象很多,有船、浮萍、孤雁、飞蓬等等。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会用多种意象,通过巧妙的组合,使之欲表现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这就需要读者特别注意,切不可只知其一,不问其他。
附:常用意象含义
 
意象含              义意象含              义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杨花象征离散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兰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牡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绿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②表现荒凉、偏僻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杜鹃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哀怨、悲伤、凄凉燕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鱼表现自由、闲适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细雨潜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晴天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表现愁肠压抑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指代书信
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红色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白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绿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色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蓝色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象征温暖、平和 紫色表现高贵、神秘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西楼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
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南园泛指花园林
落日惆怅冬雪冷峻
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失意、伤感丁香指愁思或爱恋情结
大漠苍凉旷野凄清
美酒壮行红豆相思
竹林闲趣、隐逸孤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秋虫凄凉故园乡愁
烛相思、别愁枯藤萧瑟、荒凉
古琴知音古道荒凉
飞鸟空远长亭送别
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莲“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阑(栏)干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孤雁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悲凉、离愁别绪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附加:

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诗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  
  一、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  
  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三、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歌鉴赏秘籍,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第四单元缩写小说
    《项脊轩志》
    《陈情表》
    《长亭送别》
    《景泰蓝的制作》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说明文写作指导——观察仔细、说明准…
    《物种起源》绪论
    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边城》教案3
    我心归去
    《亡人逸事》教案5
    六国论
    《行路难(其一)》魔鬼教案
    叫三声夸克
    寻找时传祥
    第一单元写一篇游记
    16、南京大屠杀
    第二单元写一个人
    秋水
    第五单元说明事理
    第三单元写一篇议论文
    第四单元缩写小说
    《鸟啼》教案4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5
    《六国论》教案5
    《落日》教案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5
    《图片两组》教案5
    斑纹
    《我与地坛》教案5
    谈中国诗
    《祝福》教案5
    《最后的长春藤叶》教案5
    《氓》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9
    《荷塘月色》教案9
    《荷塘月色》教案9
    第七单元改写《曹刿论战》
    短文两篇<<日
    芦花荡
    南朝诗两首
    社戏
    本命年的回想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走一步 再走一步》课堂教学案例
    剃光头发微
    胡同文化
    荷塘月色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捕蛇者说
    愚公移山
    绿
    敬业与乐业
    旅游资源调查
    《我的母亲》讲学稿,绝对实用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教案
    学问和智慧
    勇气
    “走”与“停”写作指导及实例

    我与地坛
    古代诗歌鉴赏
    《孔雀东南飞》的个性化解读
    《报任安书》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
    吴汉何尝杀妻
    学问和智慧
    “长句变短句”教学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
    伟人细胞
    讲评试题课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心归去》教学实录
    鄂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实录
    《冰心诗四首》
    武陵春
    开场白
    开场白
    第六单元写一篇读后感
    饮酒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鸟啼教案
    论美(教学实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专题“叶”
    甜甜的泥土
    范进中举
    《喜看稻菽千重浪
    《亡人逸事》教案6
    想北平
    《荷塘月色》教案5
    《阿房宫赋》教案6
    《短歌行》教案
    《边城》教案6
    《荷塘月色》教案6
    《金岳霖先生》教案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
    《六国论》教案6
    说不尽的桥
    第一千个球
    《边城》教案5
    《我与地坛》教案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6
    《最后的长春藤叶》教案6
    《祝福》教案6
    《荷塘月色》教案7
    《阿房宫赋》教案7
    短歌行
    快乐
    《听听那冷雨》教案6
    灯下漫笔(节选)
    《图片两组》教案6
    《图片两组》教案4
    《听听那冷雨》教案4
    《亡人逸事》教案4
    《我与地坛》教案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祝福》教案4
    《最后的长春藤叶》教案4
    沁园春长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金岳霖先生》教案5
    阿炳在1950
    曹刿论战
    苏教版八(上)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秋天

    一双手
    广告多棱镜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6
    《荷花淀》教案
    图片两组教案3
    寻找时传祥
    飞向太空的航程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
    斜塔上的实验
    罗曼•罗兰
    大小猫洞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岳阳楼记
    梦天堂
    >三首

    离骚
    《金岳霖先生》教案3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阿房宫赋》教案5
    《阿房宫赋》教案3
    吴汉何尝杀妻
    江南的冬景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3
    《落日》教案3
    《六国论》教案3
    《赤壁怀古》教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
    《鸟啼》教案3
    小石潭记
    《荷塘月色》教案3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