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教师必抓的四个心理效应
1、“南风效应”——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脱下大衣。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学生以鼓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几个名单给了教师,说这是“新近开的花朵”,会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次测试的情况是: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与教师感情特别深厚。其实,先前的测验所得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意拟定的。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雕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了活人,于是皮格马利翁与之结为了夫妻。
给学生以鼓励,就是给学生的学习、成长注入一针兴奋剂,学生会像永远沐浴着一片阳光,因为教师给了他目标,给了他信心,更给了他自尊、自爱、自信与自强。
3、“霍桑效应”——让学生尽情地“说”。
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后来,由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教师,就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说自己对老师,对同学或者对班级工作、学校管理的不满。学生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自己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果他们的困惑得到解除,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努力。
4、“霍布森选择效应”——给学生以选择权。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如果让学生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更谈不上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了。所以,在学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权,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