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卷试题难度与全几年相比较大,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试成绩较为正常。学生答卷集中反映出对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缺乏应有的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很薄弱,计算错误多等问题。
三、试卷总体评价
在本卷知识点分布中,力学知识占62分,电学知识占26分,近代物理知识占12分。从总的分值分布来看,能将大多数分值放在力与电的知识测试方面,突出了力学与电学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地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适应高考要求的。特别对力学知识的重点考查,较好地把握当前复习进度,考查出复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试卷总体上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的命制有一定创新,如第19题,对考查学生的实验仪器读数、建模、公式推导都有一定指导意义。整卷比以前市基础测试卷有较大的进步,难题分散在各部分,有较好的区分度。
四、试卷难度及深度的分析
本卷考查的知识比较基础,试题难度略高,要得到高分不容易,但要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是不困难的。可是事实上还是有29.2%学生不能考及格,这是什么原因呢?分析起来应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知识遗忘严重。有些学生对重要的概念记忆不清,发生公式混淆。特别是普通班的学生,已经将当时高二会考复习的内容忘记的差不多了。当然,许多知识还没复习,学生有点生疏导致考不好也是一个原因。
2、实验原理、基本步骤和基本仪器的读数方法仍是一个弱点。如第19题螺旋测微器、游标尺读数的考查,还有很多学生连螺旋测微器还不会读。第20题对电表的功能及电表量程选择认识不清。
3、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还很薄弱。关键还是原理不懂,学的太死。许多学生做题喜欢套公式,不管拿到什么题总是写公式然后带数据最后得到答案,一些简单的物理情景还难以建立,也就是不会分析物理过程,如:第23题、第24题,特别是第24题看到好多学生认为绳子拉力等于物体重力。
五、复习思考与想法
1、深入研究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继续做好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注意复习的进度、难度和综合训练的关系,讨论高考的考试范围和难度、深度等问题,重点是高考中常规题(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把握知识点复习的深度与难度,争取知识点复习一次过关。在复习中要注意适当降低难度,注重这些知识的基本应用,着重使学生掌握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另外,降低难度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作为第一轮高考复习,应重视让学生能理解原来并没有真正从知识实质上理解的知识。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深刻,“基础点”的复习要到位,不能放松警惕,要加强基本公式的推导能力,强调公式的使用条件及变化使用方法。要让学生学会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理情景的建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暴露出来,才使复习教学更有针对性。
3、重视审题和解题规范化训练。审题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作些安排,仔细读题,领会题意,注意审题时文字阅读训练。强化对实际问题(如天体、卫星)有关常识的教学,通过作图、简化等手段建立起物理模型。从课堂向课外练习延伸,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解题要做好规范性,来启示学生让学生的解题也更加规范,在高考中减少一些失误分。
4、适当加快进度,保证第二轮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科内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复习与练习。
5、加强数学运算能力的训练,适当做一些综合题。介绍一些解题方法,如用小量及对称解题的方法。遇到有多种解题方法时,要加强方法选择能力的培养。学会近似计算方法,增强有效数字意识。
6、抓好后进生的学习动员与个别辅导,增加情感投入,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注学生心理,积极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他们应该更加关心,如:谈心,面批等,要鼓励他们,真正让他们重拾信心。
(本文作者:韩耀强 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