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发现概括题目
1、第三次全教会以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第三次全教会以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破除书本知识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乏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第三次全教会以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参与这场课改的同时,应及时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学习与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
(1)对教纲和教材的被动实施,转变为对新课程的主动设计。
(2)由教学过程中的,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学习探究者。
(3)由重视对单一学科知识的钻研,转变为重视在单一学科基础上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了解。
(4)由主要关注书本内容,转变为关注书本,社会生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实践等多方面内容的紧密结合。
(5)由主要关心学生接受,记忆知识的状况,转变为全面关心学生,了解、理解、扩展、应用知识、道德情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状况。
3、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标准是什么?
答:创新的基本特征是:
(1)创新的起点在于问题
(2)创新的关键在于突破
(3)创新的本质在于新颖
(4)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
(5)创新的目的在于发展
创新的标准是:一切有害于或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事物或思想,虽然是新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首创的,却决不能称之为创新。
4、创新的类型是什么?
答:以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标准,把创新分为以下几类:
(1)知识创新(科学发现)。这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性质的问题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创新。
(2)技术创新(技术发明)。这是以解决“有何用”“怎样做”性质的问题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创新。
(3)管理创新。这是以解决“谁来做”“怎样做”性质的问题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创新。
(4)经营创新。这是以解决“怎样做”性质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创新。
(5)教育创新。这是以解决“谁来做”“怎样做”性质的问题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创新。
5、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
答:创新能力是人们在从事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是一种由几个不同的方面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创新的任务而运用多种思维类型进行的思维活动,它是多种思维类型围绕创新的任务而形成的综合。故,创新思维能力即是指人们在为了实现创新任务而运用多种思维类型进行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由不同方面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
6、什么是科学探究?
答:在新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科学探究,是要求教师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实现知识创新的过程。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是对科学家所经历的实际的科学发现过程亦即知识创新过程的一种模拟。
7、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基本环节、基本模式各是什么?
答:从案例中我们提炼出科学探究(知识创新)如下几方面共同的核心要素:第一,提出问题;第二,准备资料和材料;第三,进行猜想,形成假定(假说);第四,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实验;第五,搜集、整理、分析证据,验证假说,形成结论;第六,应用和进一步拓展已获得的知识。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即一个科学探究(知识创新)过程有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为解决问题收集必要的材料、通过猜想建立假说以及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对假说进行验证等。
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有培根的归纳模式、波普尔的猜测——反驳模式、爱因斯坦的直觉模式和假说演绎法模式。
8、(一)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价值是什么?
答:各种类型的创新,都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一个人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直接关系到他能不能开始创新活动。提出问题是科学知识形成的真正起点。开拓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提出问题,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二)如何有效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答:(1)清除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A、消除权威定势的负面作用。B、清除经验定势的负面作用。C、消除书本的定势作用。D、消除从定势的负面作用。
(2)克服缺乏自信、害怕出错的心理。
(3)卸掉自我满足的包袱。
(4)克服安于现状的惰性:1、保持旺盛求知欲。2、保持长久好奇心。3、激发旺盛创新欲。
9、什么是假说?假说是怎么形成的?假说怎么形成理论的?
答:(1)所谓假说,就是在已有理论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问题或对未知情况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解释。
(2)假说的形成一般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完成阶段。
根据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和猜测,先提出一个初始假定。这就是形成假说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人们在形成一个初始假定后,就要以初始假定为中心,一方面运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对其进行论证;另一方面,则要寻求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这就是形成假说的第二阶段,即完成阶段要做的工作。
当一个初始假定,既从理论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论证又从经验事实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初始假定就被充实为一个结构比较稳定的系统,这样假说的形成便告完成。
(3)提出初始假定后,运用已有科学理论对其进行论证,得到了多次观察、实验的证实,结果与根据初始假定做出的预测完全一致,则假说就转化为理论。
10、形成假说的逻辑方法是什么?非逻辑方法是什么?
答:(1)逻辑方法:枚举归纳法、科学归纳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类比法。
当人们根据考察过的某类的部分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未遇到相反的事例,就由此而得出了整个某类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时,这里所运用的方法就是简单枚举归纳法。
所谓科学归纳法,就是根据对某类中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因果联系的考察,从而对整个某类对象做出普遍性结论的归纳方法。
所谓类比法,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比较的对象在一系列性质或关系上的相似,从而得知它们在另一些性质或关系方面也应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
(2)非逻辑方法:想象、联想、直觉。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对以往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并产生新事物形象的思维活动过程。
所谓联想,就是根据当前已知到的事物、现象、概念,连带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现象、概念的思维活动。
11、观察、实验、调查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1)观察的特点: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它必须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状态,观察者不能改变它的自然状态。
(2)实验的特点:首先,实验具有纯化被研究对象的条件的作用。其次实验具有强化被研究对象的条件的作用。再次,实验具有可重复的性质。
(3)调查的特点:普遍调查涉及的范围广,对象多,所得资料反映了事物及其现象的各个方面、层次,因此比较全面。重点调查比较节省时间,具有机动性强、形式多样化的优点。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表现形式有很多,如纯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等。
(4)观察实验调查方法的基本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展开猜想、形成假说、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经验事实基础,因为任何猜想、假说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为验证假说,促使假说向理论转化提供证据,科学知识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能够在观察实验中不断经受重复的反复检验;第三,是科学知识走向实际应用的桥梁,是知识和知识应用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5)观察实验调查之间的联系:观察必须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状态,就使得观察的有些性质不能在观察过程中获得。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被观察对象的这些性质,则需对对象进行某些变革,这时实验方法就产生了。实验方法只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而不能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在进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就是社会调查。
12、在观察、实验、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1)人们进行观察实验调查,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来自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注意的就是问题中涉及的变项,千万不要太多。中小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问题所涉及的变项最好不要超过两个。(2)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开展测量活动和获得测量的结果,而且要反思一下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精度问题和效度问题。(3)在统计时要注意平均数问题,样本选取问题,样本量问题。(4)观察的结果只能以单称的形式描述;观察的结果必须是观察过程的客观记录,不能进一步解释,不能对观察推论;观察的结果不受教材、参考资料和他的影响。
13、知识检验证实模式和证伪模式各是什么?知识检验在探究性教学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
在上述两个基本模式中,第一行中的“H”表示某个被检验的理论知识;“E”表示从理论知识中推出的可以在在实践中检验的个别性命题;“如果,那么”表示可以从逻辑上推出。第二行中左边的“E”,表示实际的开展活动后所得的实践结果,与从理论知识中推出的个别性命题相对照后被认为是一致的;第二行中右边的“非E”,表示在实际地开展实践活动后所得的实践结果,与从理论知识中推出的个别性命题相对照后被认为是不一致的。第三行的横线,表示在横线上的是前提,在横线下的是结论。第四行中左边的“所以,H”表示人们根据前提可以断定理论知识得到了证实;右边的“所以,非H”表示人们根据前提可以断定理论知识被证伪了。
检验理论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运用实践这个标准去具体检验理论知识,则必须通过证实的基本模式或证伪的基本模式进行。
14、知识拓展对探究的作用?知识拓展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所谓知识拓展,就是通过问题、假说等环节而形成的某种理论,继续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寻求新的发展。这是科学的延伸。具体来说,知识拓展对于科学探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通过科学知识的拓展,可以使某种科学知识的适用范围又有了新的扩大。
通过科学知识的拓展,可以使某种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又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科学知识的拓展,可以推动和促进新理论的产生。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发现了问题、形成了假说并且使假说转化为理论后,就停止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步伐。我们还必须把科学探究活动继续延伸到知识拓展的过程之中。
知识拓展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知识的解释性拓展
二、知识的上升性拓展
三、知识的移植性拓展
四、知识的综合性拓展
(1)、局部修改式的综合性拓展
(2)、归并且式的综合性拓展
(3)、中间融合式的综合性拓展
(4)、联结重组式的综合性拓展
15、研究性专题活动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研究性专题活动的自身的基本特点有:
一、实践性 就是强调学生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在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体验创造性活动给个人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创新能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 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开放性 研究性专题活动的研究课题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来自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四、自主性 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五、过程性 研究性专题活动更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六、综合性
研究性专题活动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室,融入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的进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可以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里进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了实践途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6、研究性专题活动的类型是什么?
答:研究性专题活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而被区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以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知识探究型、准学术研究型、创新研究型等。以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单科研究型和跨学科研究型等。以专题研究所运用的手段为标准,可以划分为观察研究型、调查研究型、实地考察研究型、实验研究型、文献研究型、项目设计型等。 以专题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知识研究型、社会调查型、技术设计型等。其中知识研究型可分为:知识拓宽型、知识再发现型和知识发现型。
17、研究性专题活动的运作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
答:研究性专题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入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首先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任务。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工作。接着可以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布置动员等,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专题活动,活动应该怎样实施,开展活动需要怎样的技能。
(2)、实践体验阶段
本阶段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核心部分,学生将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自主地能动地在校内外的各种情境中开展研究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①选择和确定研究性专题活动的专题 ②制定研究性专题活动的方案 ③实施研究阶段
(3)、表达和交流阶段
表达交流阶段主要是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心得体会。它是研究性专题活动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阶段,是巩固和提高研究性专题活动效果,确保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表达与交流阶段主要有撰写报告、展示交流、汇报成果等。
18、科技创新课程的价值是什么?
答:(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技术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可以使学生从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表少年正处在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像能、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术课程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能力与技术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增强。
(4)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
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载体,它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技巧。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的终身发展。
19、在技术课程设计的思路中:必须首先让学生了解哪些一般性科技知识,了解哪些设计方法?
答:一般性科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体现基础性的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较为宽泛的技术。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计方法:调查等。
20、科技创新设计与制作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情报分析法。
互联网时代,已经将世界变为地球村,任何一项为世人瞩目的技术创新,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它的归属,由此,在互联网上检索专利的技术情报并对其分析,已经成为现代人搞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常用之法。包括四个方面:A调查专利情报,进行发明创造。B综合专利情报,进行发明创造C寻找专利空隙,进行发明创造D利用专利法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
(2)智力激励法
有三种表现形式:A奥斯本智力激励法B默写式智力激励法C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3)检核表法
就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新的对象,先列出能够想到的许多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讨论、核对,从中找到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创新设想的一种方法。
(4)列举法
人们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总是有所指向的。当人们把所指各的东西一一列举出来,从中找到创新的思路时,这种创新方法就是列举法。有三种表现形式:A希望点列举法B缺点列举法C特性列举法
二、提出问题进行创新的题目:
1、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分类是否科学:
A、不太科学。创新能力可以分为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思维。因为意识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创新素质是基本条件,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方法是在创新思维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活动时运用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创新方法不应该成为创新能力构成之一。
B、需要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思维。
2、研究性学习或专题是有别于学科独立存在的一门课程。
A.认为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吗?为什么?
答:是。“研究性专题活动”,虽在本质上与“科学探究活动”相同,但由于它已经在新课程标准中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和特有的地位,即被专门规定为一门必修的独立课程,同时又被规定为各分科课程的一个必要的内容领域和教学环节,所以它就不再是渗透在各门课程教学中那种一般的“科学探究活动”,而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样态,所以研究性学习或专题可以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B.如何对待研究性学习?提出意见。
研究性专题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是指导的内容和形成与以往的学习指导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初次开展研究性专题活动,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研究性题活动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教材162-165页的探究性教学案例分析,与一般教学的创新:
A、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师并没有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强调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较传统的教育有相当大的突破。
B、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经过这么一次的亲自体验,学生最起码会有了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创新的方法,但要形成能力,还需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才行。
C、看能否打破原有的科学结论,在原有结论的基础上是否可以探究出新的成果,这样的价值会更大。
4、培训教师认为选题的原则是否都适应中小学生。
A、不都适合。因为中小学生无论从知识上,还是能力上都还不太足。所以,有些原则在选题时难免考虑得周全。
B、是适度性原则、独创性原则、兴趣性原则、价值性原则。
我认为,选题原则首先是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去研究它。其次是独创性原则,只有独创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奇思怪想也无所谓。再次是价值性原则,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做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如果只为了创新,做无价值的事等于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是适度性原则,针对中小学生而言,适度性很重要。课题一定要适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过大、过深都会影响研究效果。应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易于操作的。
总之,中小学生不论怎样,只要敢于想象、敢于创新,不管它是否能实现,是否科学,都无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