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拓展学生的思维,练习中让学生观察城市温度与它的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好的体现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的交融。课件中欣赏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人们利用水银、酒精、煤油来测量温度的,还有0摄氏度的介绍,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与华氏度的介绍,都是学生课外知识的延伸。
4、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因为有了多媒体,才能更直观形象的体现温度上升、下降时与红色液体柱的变化。同样,就是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才可能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进行习题练习,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新知识。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机动和灵活,导致拖堂,经过我分析了自己执教这节课,不足之处为:
1、教师的发问语言还不够精确,导致学生再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2、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比较长,而教师本身的语速也比较慢,导致最后的拖堂现象。
缺少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部分。由祖国南边的台北,讲到北边的哈尔滨,首都北京,西南的拉萨等重要城市的温度,无不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博大,增强民族自信心,爱国心。
认识负数(1)的教学反思
朱特在新教师培训的讲座里提到:教学前,要把教材通读三遍。
于是,我像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读了,还在书上一题一题做了,现在我该怎么指导学生备学,怎么上好这一课呢?
从书本知识的角度看,这一部分内容确实没什么难度,相信每个学生看了书之后,都能基本上完成书上的练习,估计错误也就在看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吧!如果照本宣科,真的很简单,但是这知识本身就不能把学生的心深深地吸引了,所以,我觉得课堂上的教学还是要有一定挑战性的,这样学生才会“心动”,才会“爱”上数学!
1.为什么会产生负数呢?
这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所以课上要创设一个现实问题的情境,设置矛盾冲突,引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负数才能区分它们,所以就产生了负数,这一过程要让学生体验。
2.选择什么情境引入负数?
在看了那么多优秀的教学实录后,我还是选择了温度这一内容来引入负数。理由:这是课本上呈现的一个例题,要求学生会看温度计,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零下的温度容易看错,需要教师的点拨和一定时间的练习;第二,学生对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感受比较深,能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正、负数来表示;第三,温度计与数轴图类似,能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以0为分界点,往上(右)为正,往下(左)为负,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3.需要适当拓宽延伸,帮助学生建构数集的发展吗?
课本上的练习中出现了负小数,补充习题里出现了负分数,那我在这一节课里要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今天学的负数和这之前学的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这些概念相联系呢?我选择了拓宽、延伸。
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生: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学生说的很全)
师:那我们刚才认识的负数就是在自然数的前面加了个——
生:负号。
师:那小数、分数的前面加个负号,也是负数吗?
(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师:只要在这些数前面加个负号,就都是负数,在小数前加负号就是负小数,在分数前加负号就是负分数。
师:0呢?能加负号吗?
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能加负号。
师:比0大的都是正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正数。比0小的都是负数,有多少个呢?有最小的吗?
学生胡乱猜测。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给出答案,让他们课后思考。虽然这不是教材上规定要学的内容,但是如果引导的好,是不是能给一部分学优生播下善于思考问题的种子呀?但是我后来,由于忙乱,这一问题竟不了了之了。
还有,现在再来看看这一段的教学,我的处理还不到位,看了青山老师的反思,他让学生任写五个正数、负数后,引导学生:写得完吗?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我刚才只是在口头上和学生聊了这些,如果能借助板书,我想,学生的印象一定深刻。
4.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负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几乎小学里学的每一个知识,都尽量地让他们从生活中去找找影子,如果离开了生活,那负数的教学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从学生的备学作业来看,学生对负数还是不陌生的,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这些就留到下一节课去探索吧!
真想很快地让孩子们爱上我的数学课!
写出几个不同类的数,学生很快能判断出是正数还是负数,但
对于负数意义的理解,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举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使学生能明确什么是负数.
对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部分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这样就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
为了使学生能很快的判断任意两个正负数的大小,课后我出了一部分相关题目给学生练习.经过反复的练习和讲解,大多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