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概述: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精神 狠抓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 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 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 有些概念很抽象 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 很不容易的 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 两级分化较突出 所带八(1)、(2)班学生差距较大 八(1)班学生活跃;八(2)班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沉默寡言
3、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 在知识选材上 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 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 适当加强观察实验 力求生动活泼 既有利于掌握知识 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 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 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内容选配上 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 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 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 学习的主人 只有处于积极状态 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 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 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 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获得相应的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 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 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 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 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 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 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次 |
章节 |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
备注 |
1 |
引言
1.1 |
引言1 声音 什么1 |
|
2 |
1.2—1.3 |
声音的特性1 复习1 令人厌烦的噪声1 |
|
3 |
1.4
综合实践 |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 综合实践1 复习1 |
|
4 |
复习 2.1 |
复习 2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1 |
|
5 |
2.2 阶段测验 |
汽化和液化2 阶段测验1 |
|
6 |
国庆休息 |
|
|
7 |
2.3 |
熔化和凝固1 复习2 |
|
8 |
2.4 |
升华和凝华1 复习1 单元测试1 |
|
9 |
3.1—3.2 |
试卷评析1 光的色彩1 人眼看不见的光1 |
|
10 |
3.1—3.2 |
|
|
11 |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
|
|
12 |
3.3—3.4 |
平面镜1 光的反射1 复习1 |
|
13 |
复习
4.1—4.2 |
复习1 光的折射1 透镜1 |
|
14 |
复习
4.3—4.4 |
复习1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1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1 |
|
15 |
复习
4.5 |
复习2 望远镜与显微镜1 |
|
16 |
光学测试 5.1 |
测试1 评讲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
|
17 |
5.2—5.3 |
速度1 直线运动2 |
|
18 |
复习 5.4 |
复习2 世界 运动的1 |
|
19 |
复习
单元测试 |
复习2 单元测试1
|
|
20 |
试卷分析
期末复习 |
|
|
21 |
期末复习 |
|
|
22 |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
|
|
(教学计划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