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溪诗序
|
查询教学设计和案例的详细结果
|
泉水是往上涌出 来的。六股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我称它为愚沟。于是堆土彻石,堵住愚沟的狭 窄部位,形成了一个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它的南面是愚亭。愚池的中央是愚岛,岛上 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石头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的奇景,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辱 了它们。
2.文章分析
这一段介绍丘、泉、沟、池、堂、亭、岛的情况及以“愚溪” 命名的第二层原因。
⑴这些丘、泉、沟、池、堂、亭、岛“愚”吗?
——愚溪周围的这些景色,有山丘,有流水,有泉、有沟、有池、有岛,有“嘉木异石 错置,皆山水之奇者”,除了自然景观外,还有堂、有亭等人文景观,所谓丘壑幽深,河流 蜿蜒,亭堂点缀于其间,何“愚”之有?
⑵然而,作者又为什么说“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呢?
——点明了这里的山水本来并不“愚”,只是“以予故”,才蒙受了“愚”的冤屈。如 果说文章第1段只是客观叙述,这一段作者把“愚溪”的命名与自己的联系起来:“予家是 溪”,而又“以愚触罪”。因此“愚溪”“以予故”而受“辱”。
五、分析课文第3段
1.字词理解
夫水 ,智者乐也。(化用《论语·雍也》的语句。)今是溪独(副词,竟然)见辱于愚 (见……于……:被动句式),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可以/用来)灌溉。又峻急, 多坻(chí,水中露出的高地)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因轻视而不肯做 不愿做),不能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云雨,无以(没有什么办法,没有什么用 来)利(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得利)世。而适(恰好,刚好)类于予,然则虽 (即使)辱(被动,受辱)而愚(形容词活用为意动,以……为愚,指称呼……为“愚”) 之,可也。
译文:水是聪明人喜欢的。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水道 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许多小洲和石头,大船无法驶入。它幽深浅狭,蛟龙 不愿住在里面,因为不能在浅水中兴云化雨,所以它对世人没有带来好处。而这些却正好与 我相似,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2.文章分析
这一段进一步揭示愚溪之所以“愚”的真实原因,即“愚溪” 命名的第三层原因。
⑴“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无以利世。”
⑵作者为什么感叹“虽辱而愚之 ,可也”?因为“适类于予。”为什么说“适类于 予”?
——因为“无以利世”。溪之“无以利世”,在这一段里作者言之凿凿,而作者又为什 么自己是“无以利世”呢?那是柳宗元说自己不能为社会作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为世人造 福。但这句话中还有话:柳宗元何尝不想“无以利世”?只是遭排挤、被贬谪,不能实现 “利世”的理想罢了。于叙述之中,包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愤与不满。
六、分析课文第4段
1.字词理解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 号。此句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 也,其愚不可及也。’”意谓宁武子乃佯愚,并非真愚。)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明 智,通达,看得深远)而为愚者也。(颜子:颜回,字子洲,孔子学生。此句语出《论语· 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 谓颜回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不但懂得 孔子的话,而且还有所发挥,可见他不愚。)皆不得(能够,可以)为真愚。今予遭(逢, 遇)有道(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而违于理,悖(违背,逆而不顺。悖:bèi)于 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夫然 (这样),则天下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能争是溪,予得(能够,可以)专(形容词活 用为动词,专有,独有。“专”后省略“之”。)而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名”后省 略“之”。)焉。
译文:宁武子“在国家混乱时就装愚”,那是聪明人故意装作愚昧;颜回“整天听孔子 讲学,从来不提相反的见解,象个愚蠢的人”,那是智力很高而在表面上显得愚昧。他们都 不是真正的愚笨。现在我身逢政治清明的时世,却违反常理,做了蠢事,所以凡是愚蠢的 人,也没有一个象我这样愚蠢的了。这样,那天下就没有谁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就可以单 独占有并给它取这个名字了。
2.文章分析
这一段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反映作者的“愚”,这是愚溪得名的第四层原因。
⑴这一段用了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的典故。这两个人是“真愚”吗?为什么?
——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都不是“真愚”。宁武子是聪明而装愚,颜回是明白而装 傻,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是“大智若愚”的“愚”。
⑵那么,柳宗元自己呢?
——“遭有道”,遇到政治清明的时代。“有道”指天子圣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 元年的“永贞变革”,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革除弊政,打击权奸,作了一些 对人民有利的事情。结果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了下去,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 纯。唐宪宗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王伾,贬柳宗元于永州并终生不得量移。像唐宪 宗这样的天子难道是圣明的吗?很显然,说这样的天子是圣明的,恐怕纯粹是一种讽刺!因 而,所谓“违于理”“悖于事”便无一不是反话了。他的“愚”不是自怨自艾、妄自菲薄的 “愚”,也不是不学无术、一事无能的“愚”,而是坚持真理、敢于抗争的大勇如愚的 “愚”。在这貌似自责的文句间,淤积着作者心中的多少愤懑不平之情。这便自然而然地引 出了下文——
七、分析课文第5段
1.字词理解
溪虽(虽然)莫(没有)利(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得利)于世,而善鉴(本 指镜子,这里名词活用作动词,照彻)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像金属和石头一样发出 脆亮的声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符合,适合,迎合)于俗, 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洗漱涤荡,引申为净化)万物,牢笼(包罗)百态,而无所(没有 什么)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超越天地尘世。鸿蒙: 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状态,也指自然界之气。语出《庄子·在宥yòu》:“云将东 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混希夷(指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希夷:虚寂玄妙 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 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寂寥而莫 我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没有谁,没有哪一个。)也。于是作《八愚诗》,纪(通 “记”,记载)于溪石上。
译文:这条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带来什么利益,但是它善于映照万物,又清秀明澈,水 声铿锵,象金石作响,能使愚笨的人喜逐颜开,眷恋爱慕,高兴得不愿离去。我虽然不合于 世俗,也颇能用写文章来安慰自己;我描写的各种事物象用水洗涤过一样,鲜明生动,又能 囊括各种形态,而无所避忌。我用愚昧的言辞歌唱愚溪,便觉得茫茫然没有什么悖于事理 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进入了玄虚静寂的境界,而寂寞清静之中 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写了《八愚诗》,记在溪旁的石头上。
2.文章分析
这一段写愚者自有愚者的乐趣,再次将愚溪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设计和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愚溪诗序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愚溪诗序》 |
下一篇文章: 散文诗两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