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白居易“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的感伤诗。
老师一袭素妆旗袍,“闪亮”登场,其意似乎在提示 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以庄重典雅的装束,拉近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距离;难得老师的用心,这样的亲和自然,的确营造出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看来以着装而体现出来的“肢体语言”,同样具有感动人的力量。
录音朗诵的播送,把学生带进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读《琵琶行》,给人印象最深的,首先就是其中有声有色的“乐”,和“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而优秀朗诵的录音,就能把这种“乐”与“情”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稍有缺憾的是,老师让学生听录音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考虑:⒈指出不准确的读音,⒉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通过听录音品味“感情基调”这是不错的;但是,一方面要神往地跟着朗诵走进《琵琶行》,一方面却又要聚精会神分出心来专“听”不准确的读音,这样岂不因为分心而分散了“听”的专注,岂不“听”与“思”太不合拍?
让学生专注于听录音,实际是调动“阅读期待”。听的过程,也是酝酿诵读的过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跃跃欲试,他期待着像录音那样地诵读。问题往往在于,我们的老师,常常只是把听录音当作一个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须“动作”。“形式”和“动作”完成后就又立刻回到老师的问题上来。这种“听”与“读”的完全分离,就从根本上泯灭了学生在期待中孕育出来的诵读激情!
老师有两个地方的点拨很不错。
在谈到 白居易与琵琶女的“身世之比”,“沦落之意”时:
学生:“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琵琶女“堕落”了。
老师:是“堕落”吗?
学生:(思考后)不应该是“堕落”,是无奈、是遭遇挫折。
老师:其实,换一个字就好了。
学生:换一个“沦”字,是“沦落”。
一字之差,意义截然不同。
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诵读的引导,也很具匠心。老师引进孙道临原声录音,孙道临对这句话朗读的处理是独具风格的,他在连诵两遍的中间,加一“咳!”字,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着一“咳”字,意境大不相同, 白居易沦落天涯的感怀,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学生接着仿孙道临连诵,情感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沦落人奏出沦落音,沦落音触发沦落情。恰到好处的演绎了琵琶女与 白居易的身世之比。
《琵琶行》音乐的描绘,是最为引人入胜的。
老师以一个“练习”来完成对这些乐句的理解――“填空”,将音乐描写的语句,按“提示”填写完整(实际是“找”文本中“对应”的语句):
弦音交错 忽强忽弱 :(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
流利婉转 沉咽无声 :(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
激越爆发 戛然而止 :(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已无余音 景物皆寂 :(冬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就流于牵强、流于板滞、流于拘泥了。这样的一种生硬的对应,是解诗的大忌!白居易的生动的音乐描绘,岂是这种简单的对应所能表现的、所能解悟的?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它是以不同的弹法拨动不同的弦所发出的不同的乐音效果。“错杂”,说的是音乐的曲折多变:时而沉浊、时而清幽、时而粗重、时而轻细、时而急促、时而舒缓等。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则是“滑”与“涩”二境的“错杂”了。“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也绝非简单的“沉咽无声”,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它只是音乐行进中的休止,而休止也正孕育着“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强音。不让学生去领悟 白居易乐句的美妙,而以生硬的“填空”练习“对应”,失却了赏诗的意境和底蕴。
说《长亭送别》
2004年全国中语会“ 语文报杯”大赛(杭州),我担任 高中组评委,说过《长亭送别》(刊《中学 语文教学》2005.1)。我指出,读《长亭送别》,就是要通过吟诵、鉴赏,接触、接近、接受经典文化的精品,从而感受张生、感受崔莺莺、感受《西厢记》、感受王实甫。了解到,莺莺、张生的离愁别恨,竟然有如此华美动人的曲词,绚丽灿烂的修辞,以及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让学生领悟这种叹为观止的艺术价值!
因此,在这里,我是再说《长亭送别》了。
首先是“整体把握”文本。“整体把握”,是一种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建构文本意义。它是一个从文本的细节、局部导向对文本整体意义的“感悟”的阅读心理过程。
“整体把握”《长亭送别》,殊属不易。而老师在诵读的处理上,的确棋高一着。上课伊始,就有一个师生同读《长亭送别》的环节:
老师演绎人物道白及动作交待部分(不是念原文,而是说“整理”出的串词),四个学生则分别吟诵1――3、4――11、12――17、18――19支曲子。好比主持人“串”过后,四个人物分别登场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全体学生可以在师生共读过程中,感知文本;吟诵每个部分的学生,则可以更好地细品自己承担的内容;通过老师的“串演”,又可以对《长亭送别》的层次作初步的理解。
对《长亭送别》“基调”的把握,“教学过程”是 匆匆带过(老师要求用四字词语概括“流露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感”):
生1:依依不舍
生2:相见恨晚
生3:离愁别恨
生4:镜中水月(学生解说,好比镜中物,水中月,看得见却得不到。意思可能是对张生、崔莺莺“爱情”终结的体味。)
为什么只能是四个字?一句话不行吗?几句话不行吗?一段话不行吗?把学生束缚得太死、限制得太死!学生不可能展开,因此他们只能在相关的曲子里,“读出”相关的四个字来,难以做到整体解读。
老师对整个19支曲子的处置,是比较智慧的。19支曲子,一节课的时间里,不可能全线出击。因此,由师生共同推出,拎出其“关键”的三支,作示例性的鉴赏,从而带动对全文意旨的关照。这三支曲子是:【端正好】【滚绣球】【朝天子】。
【端正好】是老师拿出的引领性鉴赏的曲子。在赏析这支曲子的时候,学生自主活动得不够。
老师用一个问句起头:哪一句最能表现悲伤?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总是离人泪”。
学生又谈到一个“紧”字用得好,说是好在说出了“时间越来越少”。(实际上不是“时间越来越少”,而是“环境”的“紧”逼!)
在读过三通(男生个别读、男生全体读,老师读)以后,即告收场。
我同意在互动研讨时,有的提问老师的观点,鉴赏中点到了“紧”和“泪”,但还有更关键的“染”、“醉”却没有拎出来。其实京剧名家张君秋的京剧《长亭送别》,就很好地演化了这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翔,晓来谁染得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对“染”和“泪”的处理,十分独到。同时也可以觉出这些字的分量。
关于“离愁别恨”,把握得还不够。(我们一般总是讲“离愁别绪”,为什么在崔莺莺那里却成了“离愁别恨”?)学生这样领悟:
生1:恨什么?恨父母是无奈,在这里恨的是整个 社会!
生2:是恨封建礼教的束缚!
恨“封建社会”,恨“封建礼教”,当然也是不错的,但这是一种“宏大叙事”。我们读产生于那个 社会的相类的文学作品,不全都可以往这方面归纳?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想法”是什么、“恨”什么呢?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那样一个时代的女子,对爱情的表露,是含蓄的。崔莺莺已经够大胆的了,但她比起《泰坦尼克号》的罗丝,还是显得畏首畏尾。她只能用一些暗示,用旁敲侧击,来含蓄地表达她的爱情观!她要的是信守承诺、忠诚爱情!在爱情的前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