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文 说 明
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比孔子稍晚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认为,时间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以前,宇宙是一个体积为零、质量无穷大的时空点(被称作“奇点”),讨论“奇点”状态的时间和空间毫无意义。这篇科普文章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是在岩石上。这些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一、说明的层次
1.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
文章引用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从古到今,人们痛惜它的流逝,并发明钟表、日历度量它。然而,人们感受到的时间,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大自然中就已经有了时间的记录。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在更大的尺度上描绘出时间的形象。
2.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坚固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霜寒,以及酸类的腐蚀、水的冲击、冰的削刮、生物的破坏等,可以变成“碎石、沙砾、泥土”,然后再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自然的伟力形成了岩石的“书页”,再把它撕碎来读,如此循环往复,数万年的时间也就疾驰而过了。
3.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要了解地球的过去,就要读懂这些“无字的史书”,因为它凝固了远古的历史,能够告诉我们甚至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是什么样,有过哪些原始的“居民”。
4.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课文的结尾两段,说明地球上保留的大自然的记录还有很多,读懂这些记录,不但“增加了知识”,还可以“踏着历史的脚印”,开发地下资源为人类服务。
二、内容的转承
一篇说明文,即使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内容上也有侧重点的不同。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正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上,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题。启下,解读岩石上的历史痕迹。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三、语言的品味
一篇好的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精练的同时,也要生动形象、意蕴丰富,这样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形象、幽默、含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如,“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反用“海枯石烂”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坚硬;“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这里用的是中性语言,并没有说“作用”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这种含蓄的表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对自然的影响上看,这种“作用”当然是一种“破坏”;但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是不得已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宽宥的。另外,这篇课文中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表达效果(可参见练习第三题)。
●关 于 练 习
一、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课文中一些独立成段的句子对内容的概括或引领作用,从而熟悉课文内容。答案参见“课文说明”。
二、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并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试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品味其表达效果。
第1题,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第2题,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第3题,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第4题,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四、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抒发一下对获得的新知的感受。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超出人们的日常经验,从大的时空背景来看,海也会枯,石也会烂,这足以令人感慨万端,形诸歌咏。只要选取一个角度,写出自己的感想,有一点诗的韵味即可。
●教 学 建 议
一、参照“课文说明”,可由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导入教学,议论一下“时间的形象”,然后读课文,看看本文所谓的“时间的脚印”是“印”在什么上面,本文所探讨的时间的踪迹,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时间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二、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层次,看看课文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各个部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让学生画出具有概括性的语段或语句,并注意本文一些形象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一下地质历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观看有关科教片,加强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一些科普读物在课外阅读。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9月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以后一直在该校工作。从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间从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写作及编辑工作;1978年后又参与了科普创作理论的探讨,并从事科学与历史文化的研究。出版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1978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979年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后改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连续当选为该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陶世龙,见《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历史的脚印──脚印的历史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现过亿万年前的动物脚印。在有些博物馆里,便保存着古代恐龙留下来的脚印。人们可能会想到,时间过去了这样久,脚印怎么还能保存下来呢?
原来这些脚印早已变成了石头。当初留下脚印的地方是柔软潮湿的泥沙,具有可塑性,动物走过的时候,如果脚上的力量足够给泥沙印下痕迹,这痕迹就能保存一个时期。以后假使没有受到破坏而被泥沙掩埋,经过漫长的岁月,泥沙变成了石头,脚印也像翻砂铸造一样保存在岩层中间了:下面的岩层是动物踩过的泥沙形成的,留下了凹进去的印痕;而上面的岩层则由后来掩盖上的泥沙变成,恰好“铸”出了动物脚爪原来的样子。
能够留下脚印的地方,应该时而是沙滩时而是被水淹没的海滨。干燥的土地上不易留下脚印,也没有东西把泥沙搬来掩埋它;水深的地方泥沙太湿太稀,即使有动物走过,流沙的运动也会使脚印很快消失。因此,研究岩层中的脚印,对了解自然的历史很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的地理环境、生物的习性等等。例如,人们原先以为双足恐龙是跳跃前进的,像今天的袋鼠一样。但是在研究了恐龙留下的脚印以后,发现恐龙的两只脚印并不是排在一起,而总是一前一后,这表明它是像鸵鸟一样走路的。
按以上所述的方式在岩层中保存下来的历史的痕迹不只是脚印,像雨打沙滩留下的痕迹,水浪使泥沙形成的波状起伏,泥土干裂产生的裂纹等等,都可以保存在岩层中。在北京西山中,有些砂岩的岩层面上,就有波状起伏,这些岩层形成的时间,已在5亿年以上了。
这些历史上遗留的痕迹,是帮助我们读懂地球历史的重要的“文字”。
(陶世龙,见《变幻多彩的地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三、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二千二百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许多古碑都是这样,愈是古老,那上面的字迹愈是模糊。有些古老的石头建筑物,方方的石柱却变成了浑圆的。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有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石头传热是很慢的,不像铜和铁,这头一烧,那头很快也变热了。所以,人们一向用铜和铁做锅子,而不用石头做锅子。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石头虽然很坚固,却斗不过一粒小小的树种。树种能在石头的裂缝中发芽生长,树根长大的时候,对石头的裂缝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就像用铁锤向裂缝中敲进了一个楔子,能把石头的裂缝挤大。树根和苔藓类植物还能分泌出一种有机酸,和石头中的物质起化学变化,迫使石头分裂。
许多小动物也是石头的破坏者,它们有的在石头上打洞,有的叮在石头上生活。
生物死后,尸体也能分解出有机酸,迫使石头分解。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石头烂了是不是坏事
有人会说:石头不烂多好呀!不,石头不烂就糟糕啦!
地球上存在着这样的生活秩序:食肉的动物吃食草的动物,食草的动物吃植物,植物在土壤上生长。那么,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石头“烂”了变成的。
如果石头不“烂”,地球上就没有土壤,就会变得一片荒凉。
“烂”了的石头,能够很好地为人类服务。
石头“烂”成较大的碎粒,就是沙子,沙子再“烂”成更小的微粒,就是黏土。黏土混合沙子,再加上生物的尸体和粪便变成的腐殖质,就能变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很适宜植物生长,能够给人们提供很多粮食、蔬菜、棉花和油料。
不管是造房子、修水库,还是铺道路,都离不开沙子。纯净的石英沙,还是造玻璃的原料。
黏土是制造陶瓷和耐火器材的原料。在造纸、橡胶、肥皂、水泥、石油、铅笔等工业中,也都要用到黏土。
“烂”了的石头当中,还可以提炼出来黄金、金刚石等矿物。
“烂”了的石头,给人类带来多么丰富的礼物呀!
有时候,我们还用人工的办法,使石头“烂”得更快些,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修建一座大型水库,需要几百万立方米、甚至上千万立方米的沙子。可是,施工地点附近偏偏没有这么多现成的沙子。到别处运吧,这么多沙子,要多少辆车皮来装呀!难道等那里的石头“烂”成沙子再修吗?这需要千千万万年的时间。怎么办?人们就用机器把已经风化了的岩石磨成沙子来用。开矿山,修铁路,人们还常常用爆破的方法,炸烂石头。一次爆破,就能完成自然界需要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当然,也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不容易“烂”的石头。我们在这样的石头上修水坝,建房子。水坝和房子最好修在花岗岩的地基上。花岗岩是岩石中最坚固的石头了。
(陶世龙,见《变幻多彩的地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四、地质年表及生物演化简表
应城市长江初中 刘浩文
案例类型:课内外读写结合实验课
教学目的:
1、理清说明层次
2、品味生动形象,意蕴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拟人的写法
难点:以课文内容联想点,培养发散思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聪明的你们,猜猜这个谜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你们能给老师说几条有关时间的名言吗?(对孩子多鼓励表扬,引导发现创新)
(古有)孔子的“逝者斯夫,不含昼夜”,(今有)钱泳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间真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不同人眼里,它有不同的含义,那么,在地质科普作家的眼里,时间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科普作家陶世龙《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同学们朗读课文,对生字词正音:
在北京故宫,有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当水从一个铜壶里缓缓滴进另一个铜壶(像打点滴样)时,时间过去了,看不见的时间,就这样被水滴记下了,假如我们把计时的漏壶放大,一个大池塘,一座大水库,滴水的孔不加大,那么该能记下多少时间呢?古人用“海枯石烂”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是多么高明,“海枯”记载着年代的变迁,那么“石烂”呢?(海枯:如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一、同学们说说,你对岩石有哪些了解?(质地:坚硬),颜色呢?形状呢?(湖北与重庆交界处的三峡,有好多美丽的三峡石鹅卵形,圆溜溜,光滑滑还有美丽的花纹呢!想不想看?这又是什么作用的结果呢?(时间)
那么:岩石怎样记下时间?
齐读5—22自然段,学生回答。
明确:1、坚固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霜寒,以及酸类的腐蚀,水的冲击,冰的削刮,生物的破坏等,可以变成碎石,沙砾,泥土,然后,再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自然的伟力形成了岩石的“书页”,再把它撕碎来读,那些循环往复,数万年的时间也就疾驰而过了。
板书: 1、毁灭与新生
岩石 记下时间的脚印
2、无字的史书
请学生朗读23—30自然段。岩石又是怎样在记录时间?
明确: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要了解地球的过去,就要读懂这些“无字的史书”,因为它凝固了远古的历史,能够告诉我们甚至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是什么样,有哪些原始的“居民”?
4、“黄山石”的遭遇,琥珀的故事
二、课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讨论:(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吸引读者,“时间的脚印”即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那么,大自然的记录,你读懂了吗?分段齐读,男女生分组读。
读懂了以后有什么好处: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增加知识。请同学们用“不仅……而且……”来组句。(不仅使我们增加了找寻宝藏,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为什么这样安排次序?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物自身的逻辑,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因果结合地说明事理——逻辑顺序。
三、联想拓展
课文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你能说说,除了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以外,大自然还保存了哪些时间的记录?
明确:树的“年轮“;梅花鹿的鹿角,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龟壳上的花纹等。
课文开头引用了高士其的一首小诗,把时间拟人化,请以此形式,联系课文内容,仿写一首小诗,表达你内心的感受。(有点诗意诗味就行)
时间伯伯
你是最公平正直的法官
你从不偏袒阴晴风雨,花鸟虫鱼
你走过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时间伯伯
带着清风朗月而来,
乘着风霜刀剑而去,
把你的皱纹
刻在大自然的额头。
时间伯伯
你红了山茶,绿了芭蕉
让生命的年轮
转出万物的辉煌
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分裂、破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