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图文]《时间的脚印》综合资源

查询教学设计和案例的详细结果
课 文 说 明

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比孔子稍晚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认为,时间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以前,宇宙是一个体积为零、质量无穷大的时空点(被称作“奇点”),讨论“奇点”状态的时间和空间毫无意义。这篇科普文章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是在岩石上。这些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一、说明的层次

1.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

文章引用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从古到今,人们痛惜它的流逝,并发明钟表、日历度量它。然而,人们感受到的时间,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大自然中就已经有了时间的记录。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在更大的尺度上描绘出时间的形象。

2.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坚固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霜寒,以及酸类的腐蚀、水的冲击、冰的削刮、生物的破坏等,可以变成“碎石、沙砾、泥土”,然后再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自然的伟力形成了岩石的“书页”,再把它撕碎来读,如此循环往复,数万年的时间也就疾驰而过了。

3.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要了解地球的过去,就要读懂这些“无字的史书”,因为它凝固了远古的历史,能够告诉我们甚至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是什么样,有过哪些原始的“居民”。

4.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课文的结尾两段,说明地球上保留的大自然的记录还有很多,读懂这些记录,不但“增加了知识”,还可以“踏着历史的脚印”,开发地下资源为人类服务。

二、内容的转承

一篇说明文,即使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内容上也有侧重点的不同。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正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上,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题。启下,解读岩石上的历史痕迹。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三、语言的品味

一篇好的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精练的同时,也要生动形象、意蕴丰富,这样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形象、幽默、含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如,“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反用“海枯石烂”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坚硬;“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这里用的是中性语言,并没有说“作用”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这种含蓄的表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对自然的影响上看,这种“作用”当然是一种“破坏”;但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是不得已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宽宥的。另外,这篇课文中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表达效果(可参见练习第三题)。

●关 于 练 习

一、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课文中一些独立成段的句子对内容的概括或引领作用,从而熟悉课文内容。答案参见“课文说明”。

二、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并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试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品味其表达效果。

第1题,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第2题,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第3题,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第4题,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四、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抒发一下对获得的新知的感受。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超出人们的日常经验,从大的时空背景来看,海也会枯,石也会烂,这足以令人感慨万端,形诸歌咏。只要选取一个角度,写出自己的感想,有一点诗的韵味即可。

●教 学 建 议

一、参照“课文说明”,可由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导入教学,议论一下“时间的形象”,然后读课文,看看本文所谓的“时间的脚印”是“印”在什么上面,本文所探讨的时间的踪迹,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时间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二、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层次,看看课文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各个部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让学生出具有概括性的语段或语句,并注意本文一些形象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一下地质历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观看有关科教片,加强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一些科普读物在课外阅读。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9月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以后一直在该校工作。从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间从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写作及编辑工作;1978年后又参与了科普创作理论的探讨,并从事科学与历史文化的研究。出版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1978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979年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后改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连续当选为该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陶世龙,见《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历史的脚印──脚印的历史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现过亿万年前的动物脚印。在有些博物馆里,便保存着古代恐龙留下来的脚印。人们可能会想到,时间过去了这样久,脚印怎么还能保存下来呢?

原来这些脚印早已变成了石头。当初留下脚印的地方是柔软潮湿的泥沙,具有可塑性,动物走过的时候,如果脚上的力量足够给泥沙印下痕迹,这痕迹就能保存一个时期。以后假使没有受到破坏而被泥沙掩埋,经过漫长的岁月,泥沙变成了石头,脚印也像翻砂铸造一样保存在岩层中间了:下面的岩层是动物踩过的泥沙形成的,留下了凹进去的印痕;而上面的岩层则由后来掩盖上的泥沙变成,恰好“铸”出了动物脚爪原来的样子。

能够留下脚印的地方,应该时而是沙滩时而是被水淹没的海滨。干燥的土地上不易留下脚印,也没有东西把泥沙搬来掩埋它;水深的地方泥沙太湿太稀,即使有动物走过,流沙的运动也会使脚印很快消失。因此,研究岩层中的脚印,对了解自然的历史很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的地理环境、生物的习性等等。例如,人们原先以为双足恐龙是跳跃前进的,像今天的袋鼠一样。但是在研究了恐龙留下的脚印以后,发现恐龙的两只脚印并不是排在一起,而总是一前一后,这表明它是像鸵鸟一样走路的。

按以上所述的方式在岩层中保存下来的历史的痕迹不只是脚印,像雨打沙滩留下的痕迹,水浪使泥沙形成的波状起伏,泥土干裂产生的裂纹等等,都可以保存在岩层中。在北京西山中,有些砂岩的岩层面上,就有波状起伏,这些岩层形成的时间,已在5亿年以上了。

这些历史上遗留的痕迹,是帮助我们读懂地球历史的重要的“文字”。

(陶世龙,见《变幻多彩的地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三、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二千二百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许多古碑都是这样,愈是古老,那上面的字迹愈是模糊。有些古老的石头建筑物,方方的石柱却变成了浑圆的。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有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石头传热是很慢的,不像铜和铁,这头一烧,那头很快也变热了。所以,人们一向用铜和铁做锅子,而不用石头做锅子。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石头虽然很坚固,却斗不过一粒小小的树种。树种能在石头的裂缝中发芽生长,树根长大的时候,对石头的裂缝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就像用铁锤向裂缝中敲进了一个楔子,能把石头的裂缝挤大。树根和苔藓类植物还能分泌出一种有机酸,和石头中的物质起化学变化,迫使石头分裂。

许多小动物也是石头的破坏者,它们有的在石头上打洞,有的叮在石头上生活。

生物死后,尸体也能分解出有机酸,迫使石头分解。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石头烂了是不是坏事

有人会说:石头不烂多好呀!不,石头不烂就糟糕啦!

地球上存在着这样的生活秩序:食肉的动物吃食草的动物,食的动物吃植物,植物在土壤上生长。那么,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石头“烂”了变成的。

如果石头不“烂”,地球上就没有土壤,就会变得一片荒凉。

“烂”了的石头,能够很好地为人类服务。

石头“烂”成较大的碎粒,就是沙子,沙子再“烂”成更小的微粒,就是黏土。黏土混合沙子,再加上生物的尸体和粪便变成的腐殖质,就能变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很适宜植物生长,能够给人们提供很多粮食、蔬菜、棉花和油料。

不管是造房子、修水库,还是铺道路,都离不开沙子。纯净的石英沙,还是造玻璃的原料。

黏土是制造陶瓷和耐火器材的原料。在造纸、橡胶、肥皂、水泥、石油、铅笔等工业中,也都要用到黏土。

“烂”了的石头当中,还可以提炼出来黄金、金刚石等矿物。

“烂”了的石头,给人类带来多么丰富的礼物呀!

有时候,我们还用人工的办法,使石头“烂”得更快些,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修建一座大型水库,需要几百万立方米、甚至上千万立方米的沙子。可是,施工地点附近偏偏没有这么多现成的沙子。到别处运吧,这么多沙子,要多少辆车皮来装呀!难道等那里的石头“烂”成沙子再修吗?这需要千千万万年的时间。怎么办?人们就用机器把已经风化了的岩石磨成沙子来用。开矿山,修铁路,人们还常常用爆破的方法,炸烂石头。一次爆破,就能完成自然界需要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当然,也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不容易“烂”的石头。我们在这样的石头上修水坝,建房子。水坝和房子最好修在花岗岩的地基上。花岗岩是岩石中最坚固的石头了。

(陶世龙,见《变幻多彩的地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四、地质年表及生物演化简表

 

应城市长江初中   刘浩文

案例类型:课内外读写结合实验课

 

教学目的:

1、理清说明层次

2、品味生动形象,意蕴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拟人的写法

难点:以课文内容联想点,培养发散思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聪明的你们,猜猜这个谜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你们能给老师说几条有关时间的名言吗?(对孩子多鼓励表扬,引导发现创新)

(古有)孔子的“逝者斯夫,不含昼夜”,(今有)钱泳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间真是一个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不同人眼里,它有不同的含义,那么,在地质科普作家的眼里,时间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科普作家陶世龙《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同学们朗读课文,对生字词正音:

在北京故宫,有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当水从一个铜壶里缓缓滴进另一个铜壶(像打点滴样)时,时间过去了,看不见的时间,就这样被水滴记下了,假如我们把计时的漏壶放大,一个大池塘,一座大水库,滴水的孔不加大,那么该能记下多少时间呢?古人用“海枯石烂”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是多么高明,“海枯”记载着年代的变迁,那么“石烂”呢?(海枯:如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一、同学们说说,你对岩石有哪些了解?(质地:坚硬),颜色呢?形状呢?(湖北与重庆交界处的三峡,有好多美丽的三峡石鹅卵形,圆溜溜,光滑滑还有美丽的花纹呢!想不想看?这又是什么作用的结果呢?(时间)

那么:岩石怎样记下时间?

齐读5—22自然段,学生回答。

明确:1、坚固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霜寒,以及酸类的腐蚀,水的冲击,冰的削刮,生物的破坏等,可以变成碎石,沙砾,泥土,然后,再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自然的伟力形成了岩石的“书页”,再把它撕碎来读,那些循环往复,数万年的时间也就疾驰而过了。

板书:          1、毁灭与新生

        岩石                     记下时间的脚印

2、无字的史书

请学生朗读23—30自然段。岩石又是怎样在记录时间?

明确: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要了解地球的过去,就要读懂这些“无字的史书”,因为它凝固了远古的历史,能够告诉我们甚至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是什么样,有哪些原始的“居民”?

4、“黄山石”的遭遇,琥珀的故事

二、课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讨论:(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吸引读者,“时间的脚印”即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那么,大自然的记录,你读懂了吗?分段齐读,男女生分组读。

读懂了以后有什么好处: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增加知识。请同学们用“不仅……而且……”来组句。(不仅使我们增加了找寻宝藏,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为什么这样安排次序?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物自身的逻辑,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因果结合地说明事理——逻辑顺序。

三、联想拓展

课文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你能说说,除了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以外,大自然还保存了哪些时间的记录?

明确:树的“年轮“;梅花鹿的鹿角,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龟壳上的花纹等。

课文开头引用了高士其的一首小诗,把时间拟人化,请以此形式,联系课文内容,仿写一首小诗,表达你内心的感受。(有点诗意诗味就行)

时间伯伯

你是最公平正直的法官

你从不偏袒阴晴风雨,花鸟虫鱼

你走过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时间伯伯

带着清风朗月而来,

乘着风霜刀剑而去,

把你的皱纹

刻在大自然的额头。

 

时间伯伯

你红了山茶,绿了芭蕉

让生命的年轮

转出万物的辉煌

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人、阳光、霜雪、风雨、水流、空气等

               

 

 

 

 

沙砾、泥土

岩石

          分裂、破碎

湖泊、海洋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设计和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图文]《时间的脚印》综合资源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为学
    《白马篇》
    近体诗八首
    《近体诗八首》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诗经三首
    《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兰亭集序
    柳毅传
    《氓》和《静女》
    伟大的悲剧
    《时间的脚印》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论坛精华帖)
    我愿意是激流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激流》
    窦娥冤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篱笆那边》
    孤独的收割人
    《登泰山记》
    山民
    萝  卜
    《死水》《赞美》
    虎丘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案
    伶官传序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山民
    秋魂
    花的话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
    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让爱插上翅膀"主题班会教案
    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时间的脚印
    《时间的脚印》训练
    12时间的脚印
    散文诗两篇
    游山西村
    书湖阴先生壁
    钱塘湖春行
    过故人庄
    《乡愁诗两首》
    《古代神话六则》
    祭十二郎文
    孤独的收割人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展现人的舞台——网络环境中《雷雨》…
    展现人的舞台——网络环境中《雷雨》…
    琵琶行
    信陵君窃符救赵
    短文两篇——《〈鲁迅诗稿〉序》《我…
    勾践灭吴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木兰诗
    木兰诗
    如梦令
    望岳
    宋定伯捉鬼
    宋定伯捉鬼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初一)
    宋定伯捉鬼
    松树金龟子
    《宝玉挨打》
    游褒山记(第一课时)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
    米洛斯的维纳斯
    荒岛余生
    为学
    时间和空间旅行
    神奇的极光
    物种起源导言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课时)
    大明湖
    为了望却的记念(二)
    《天山景物记》
    我与地坛
    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
    陈情表
    陈情表
    過故人莊(ㄚ韻)     唐 孟浩然
    古典戏剧教案第一课时
    花的话重点
    神奇的极光
    新闻教案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
    观沧海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说演课型)
    斑羚飞渡(说演课型)
    《小橘灯》教学设计
    《诗五首》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把“死”石头说“活”——《时间的脚…
    过故人庄
    《山居秋螟》  《越中览古》《登高…
    虎丘记
    食物从何处来
    古代诗歌鉴赏
    作文说课稿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翻译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花的话》教学设计
    第三课《花的话》
    第四课  《花的话》
    花儿的话
    感受自然——《走进秋天》
    《过故人庄》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