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诗经三首

查询教学设计和案例的详细结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
  如《卫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像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兴趣。)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学生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解说:设计此题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从总体上提纲举要,让学生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对加深理解三首诗有着点拨作用,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激发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 →“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解说:此题设计主要让学生把握情节的典型性,由此方可有触类旁通的据点,伸入生活的细微之处,把握诗歌的意境。)
  2.具体研习《秦风·无衣》
  ①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解说:此题设计除了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当然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②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像,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像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解说:此题旨在激发学生推断想像能力,透彻把握诗的形象。)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解说:此题设计是为了解决对情节和重章复唱的理解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中领悟到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像,而想像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您就“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像,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设计和案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诗经三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为学
    《时间的脚印》综合资源
    《白马篇》
    近体诗八首
    《近体诗八首》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兰亭集序
    柳毅传
    《氓》和《静女》
    伟大的悲剧
    《时间的脚印》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论坛精华帖)
    我愿意是激流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激流》
    窦娥冤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篱笆那边》
    孤独的收割人
    《登泰山记》
    山民
    萝  卜
    《死水》《赞美》
    虎丘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案
    伶官传序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山民
    秋魂
    花的话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
    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让爱插上翅膀"主题班会教案
    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时间的脚印
    《时间的脚印》训练
    12时间的脚印
    散文诗两篇
    游山西村
    书湖阴先生壁
    钱塘湖春行
    过故人庄
    《乡愁诗两首》
    《古代神话六则》
    祭十二郎文
    孤独的收割人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展现人的舞台——网络环境中《雷雨》…
    展现人的舞台——网络环境中《雷雨》…
    琵琶行
    信陵君窃符救赵
    短文两篇——《〈鲁迅诗稿〉序》《我…
    勾践灭吴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木兰诗
    木兰诗
    如梦令
    望岳
    宋定伯捉鬼
    宋定伯捉鬼
    作文训练教学设计(初一)
    宋定伯捉鬼
    松树金龟子
    《宝玉挨打》
    游褒山记(第一课时)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
    米洛斯的维纳斯
    荒岛余生
    为学
    时间和空间旅行
    神奇的极光
    物种起源导言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课时)
    大明湖
    为了望却的记念(二)
    《天山景物记》
    我与地坛
    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
    陈情表
    陈情表
    過故人莊(ㄚ韻)     唐 孟浩然
    古典戏剧教案第一课时
    花的话重点
    神奇的极光
    新闻教案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
    观沧海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说演课型)
    斑羚飞渡(说演课型)
    《小橘灯》教学设计
    《诗五首》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把“死”石头说“活”——《时间的脚…
    过故人庄
    《山居秋螟》  《越中览古》《登高…
    虎丘记
    食物从何处来
    古代诗歌鉴赏
    作文说课稿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过故人庄》翻译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花的话》教学设计
    第三课《花的话》
    第四课  《花的话》
    花儿的话
    感受自然——《走进秋天》
    《过故人庄》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