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课有什么必要给人看呢?反思我的课确有独特之处,但与几位优秀者相比,真的很难说出一个“新”字来。
首先,文本解读不够独特深刻,解读的角度也不够新颖。没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个性解读,也就没能更高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这堂课仅围绕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体验和品读,过于平面和肤浅;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进入课文的设计也较直接。然而,我虽认识这一点,却因为自身解读能力的限制,让学生还是始终停留在文本的浅层进行阅读和感受,最终使这堂课显得平淡无奇。由此我深感一名语文教师提高自己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这真是任重而道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深入地钻研教材,更要广泛地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出现教师独特而深刻的解读,才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情感。
其次,问题的设计不够新颖,缺乏深度。“‘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品性,请你从文中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典型事例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在文中比较容易找到答案,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第二部分的品读也就达不到一个高潮。然而,在这堂课的整个准备过程中始终找不到一个最佳的主问题,我想课堂呈现的一些不足就是问题的设计不佳造成的。看来一堂课的成功关键是问题设计的成功,真正成功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新颖而有深度的,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维兴趣,能真正起到“点燃”和“碰撞”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引入材料:胡适的《奔丧到家》和《先母行述》中的语句;
2、蔡少军:《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期;
3、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4、《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2006年第4、5期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