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我的母亲
|
查询语文文章分析的详细结果
|
新宝宝
Ⅰ.课前预习
一、生字
佃 diàn 租种土地:佃了五亩地。
溺 nì 1.淹没在水里:溺死,2.沉述不悟,过分:溺信、溺爱。
辍 chuò 中止;停止:辍学、日夜不辍。
溅 jiàn 液体受冲击向四外射出:溅了一身泥。
徙 xǐ 1.迁移:迁徙。本文用此义。2.调动官职。
睦mù 1.和睦:睦邻。本课用此义。2.姓。
妯娌zhóu lǐ 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
二、成语和习语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不是心甘情愿的。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④不充足。⑤将就,凑和。本课用此义。如:这支笔用了多年了,但还能勉强用。
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如:奶奶是个勤劳的人,晚年仍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埋怨。任,担当,经受。
宽厚仁慈: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三、理解课文
一九四四年,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去世,朱德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此文。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母亲的事迹。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表现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Ⅱ.课堂讲解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
(一)重点难点与疑点
1.作者回忆母亲,叙写了几十年的事,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以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本质特征——“勤劳”作为叙事线索,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为纬线,抓住最能表现母亲伟大性格以及对作者影响和教育深刻的八件事,进行具体生动的记叙。回忆母亲,并不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而是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追述她的事迹;作者爱母亲,但又不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把爱母亲的感情推广到爱人民、爱党的境界,使之得到升华,从而深化了主题。
2.这是一篇传记性文章,以叙述、描写为主,也穿插使用议论,从而把事件中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本文开头,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议论,点明了全文的题旨。结尾采用议论兼抒情的方式,使主题逐步得到升华,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二)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回忆母亲的一生,写出了母亲的平凡和伟大,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及同情、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对人民真挚的爱,表达了作者忠于革命和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三)层次结构
(四)写作特色
本文语言简明朴实,运用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词语,但以作者的切身感受为基础,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读来亲切感人。
二、阅读建解导引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理、管束、管教)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从文中括号内的三个词中选出一个恰当的,打上“√”。
2.文中加黑的词“周济”的正确解释是()
A.对人关怀备至 B.给人物质帮助
C.对周围的人普遍帮助 D.从各方面给人以帮助
3.从文中选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母亲的高贵品质的两个四字短语。
□□□□ □□□□
4.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通读整个文段,可知本段回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写出了母亲对作者优良品德的熏陶。这是一个主从结构的语段,这种语段的各个句子,其地位有主有从,能够体现语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是文段的主句,其他句子围绕主句展开,则为从句。主句也叫中心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本段大部分篇幅是谈母亲的,因而容易把最后一句误当作全段的中心句。但联系上文看,母亲作为家庭的一员,在她身上更多地体现出这种有规律有组织的勤劳家庭特点。所有内容都统领在第一句之下,都是围绕第一句展开叙述的,因此中心句是第一句。
答案:1.管束;2.B 3.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4.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Ⅲ.课后练习
A卷 教材跟踪练习题
1.阅读题 【Z,13,十二】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文段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1分)
A.苦痛 B.沉痛 C.哀痛 D.惨痛
(2)文段可分三个层次,请在原文中用“||”标出。(2分)
(3)文段中三个层次的大意分别是:(3分)
①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4)“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_。(1分)
(5)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 )(2分)
A.条理清楚的说明 B.具体生动的描写
C.有感情色彩的记叙 D.充满抒情笔调的议论
(6)这段文字从抒发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2分)
(7)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2分)
2.中考题精选(安徽省,1999年,10分)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1)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从母亲想方设法解决家庭的_________、吃、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表现她的聪明能干。
(3)从第二段内容看,母亲的勤劳对“我”有哪两方面影响?请简要回答。
(4)简要说说下列加黑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中指出下面句子的表达方式。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
B卷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N,8,九】
〔甲〕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乙〕太阳在天上的时候,常常背着一缕白云。
我小的时候,阿妈常驮着我。她像一匹马,把我捆到她的背上,驮着我上山下地干各种活。
山路细细的,像竹蔑儿一般;太阳暖暖的[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文章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回忆我的母亲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满井游记 |
下一篇文章: 山中访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