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文章分析 >> 正文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

查询语文文章分析的详细结果

刘星河

一、自读目标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二、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三 、自读点拨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现代格律诗”的“三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去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四、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3.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4.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5.“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6.“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7.“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出有关词句。
  8.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赞美》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答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
 《死水》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2、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3、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4、丑陋不堪,污臭至极。“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5、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6、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7、略8、归纳概括全诗内容。
 《赞美》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9、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文章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行动描写片断练…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道士塔》教案 (一课时)
    我活着,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常见文言句式
    《行道树》教学实录
    夸父逐日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大自然的语言
    《放弃射门》教案
    《心声》教案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画山绣水
    飞红滴翠记黄山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错误》详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案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
    >详案
    《斑羚飞渡》说课稿
    《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
    诗歌鉴赏专题之语言鉴赏
    《鲸》说课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学评析
    《空城计》教学设计(语文版第一册)
    《谈读书》教学设计
    对联复习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
    《繁星》教案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伟人细胞
    飞红滴翠记黄山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案
    《往事依依》教案
    《三峡》教案
    《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
    《水调歌头》
    比金钱更重要(第二课时)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专题《长城》教案
    人琴俱亡
    《伟人细胞》教案设计
    林中小溪
    秃鹰之死
    字理识字教案—识字3
    《虞美人》教学设计
    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斜塔上的实验》说课稿
    “语言的衔接”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琵琶行》(第一课时)
    限字表述题的解答技巧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作文创新思维》教案
    《项脊轩志》说课稿
    《懒惰的智慧》教案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二:致橡树(教案)
    漫话小行星
    食物从何处来
    公输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老王
    满井游记
    回忆我的母亲
    山中访友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石钟山记
    甜甜的泥土
    《咬文嚼字》说课教案
    二期课改新教材高二语文课文《三棵树…
    成语复习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第二课时)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
    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阿长与《山海经》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向沙漠进军教案
    寻找语言宝石,感受语言的美        …
    灯(教案)
    荷花淀

    庄暴见孟子(教案)
    《信客》教案
    《第一次真好》教案
    《母爱教育》教案
    《变形记》教案
    《雨霖铃》教案
    《珍珠鸟》教案
    《对联》教案
    《再塑生命》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课堂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案
    勾践灭吴(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一)
    故都的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
    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雨巷(教案)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一:再别康桥(教案…
    我与地坛
    《琵琶行》简案
    《繁星》教案
    敬业和乐业
    齐人有一妻一妾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窦娥冤》教学设计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材分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个》教案(一)
    一面(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二…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第九册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品雨》教…
    发散性思维训练:联想与想像(教案)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
    课例研究方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背影》课例
    《桥之美》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石钟山记
    香菱学诗
    《傅雷家书两则》
    雨的诉说
    短文两篇
    全方位 新手法 最优化——古代咏月诗…
    《陈焕生上城》教案
    《伟人细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雨说》教学设计
    《老王》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俗世奇人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
    编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教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作文修改指导——如何提升作文的等次…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  奇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
    《信客》教案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
    《琵琶行》简案
    第六单元教案:《绿》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中国石拱桥》教案
    花未眠
    我的母亲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六国论》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