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误》详案
|
查询语文文章分析的详细结果
|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徐兵强
1、导入?(闺怨诗) 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夜夜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 2、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请你给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好吗?(二次推荐) 3、你能给大家说说,诗中的“你”“我”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形象)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句为证。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等”字涵盖第二节的内容。 4、小诗第二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征?(学生板书接力)你能否给这些意象归纳分类?它们反映出了这个思妇什么样的心绪? 我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意象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出现,如 “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紧掩”三处意象,写“思妇”心境的孤寂。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三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 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三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内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第二类意象是写与春天、三月有关的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帷不揭”,春天来了,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江南,春天到了,春季的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灿漫来反衬思妇的孤寂落寞。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在苦苦地守侯她心上人的出现。 综上:一类意象为比喻,一类意象为反衬。 提问:有人认为此诗继承的还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作家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你怎么评价?第一个中国是指国籍、血统,第二个是指从语言、情感和意象上讲的是中国的。 5、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标题为“错误”,究竟错在何处?既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美丽的错误”在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过,请指出下列词中“美丽的错误”是哪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曾经出现过? (1)没有 (2)说 “错误”:a、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b、“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上人,“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3)说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涟漪,打破了原本内心的死寂。 (4)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 (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两处都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些词句中,我们一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作者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6、你对这首诗中的哪一个词、句或标点最情有独钟? “莲花的开落”: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省略号”在诗歌中出现有何作用? ①因为“我”只是一个匆匆的陌生的过客,不是思妇的丈夫,所以才会出现“美丽的错误”。 ②和思妇的丈夫一样,“我”也是一个离开自己的妻子家人的游子。那么这位过客,也是离家外出远行的游子,他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和亲人。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如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首游子谣《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 7、假如你是一个导演,你如何抓住“达达”一词设计这一情节剧?(从声音、神态、动作和心理进行想像) 背景: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 1、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 惊喜 3、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心里充满了失望。板书:(过客)失望 4、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像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 8、你能把这首短诗诗词写意而改写成一篇小散文吗? 赏析郑愁予《美丽的错误》高一(5) 肖晔 三月江南,柳絮飞,浓浓的江南气息弥漫其间,青石铺就的街道,寂寞。 一个倦守闺房的女子,独自守侯,谁?亲人?友人?爱人?无人知晓。 紧掩的春帷,挡住了微风中似花非花的味道,以及那望不到头的由青石铺成的路。 夕阳西下,寂寞的小城响起了马蹄声,从远至近,不紧不慢,飘然而至。 谛听、起身、含笑、开窗,向外望去,不是归人。 失望、垂眸、转身、关窗,窗外,路人匆匆过,不留痕迹。 寂寞,谁?女子?路人?或两者皆是。 多少日落晨曦,故人不归,空留一声叹息。 路人流浪无依,不见故乡影子,何处是归路? 寂寞,为了见不到的亲人,为了回不到的故乡。 9、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吗?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文章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错误》详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
下一篇文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