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四年级下学期 >> 中学教案设计 >> 正文

 

《劝学》教案7

查询中学教案设计的详细结果

劝学》教案7 
 
作者:李坚  

劝 学

●教学目标

1.疏通全文,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荀子,名况,字卿,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 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请两名学生回答。

明确:(1)kuǐ              (2)qì             (3)qiè lòu                (4)zhònɡ

(5)róu通“揉”        (6)yòu通“又”pù

(7)zhì通“智”        (8)xìnɡ通“性”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并完成练习一。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找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板书]

1.研习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

(2)找出本段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局和结句)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指出其证明的观点(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4)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的关系?(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5)文中的比喻句可以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是简单重复吗?(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他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2.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板书]

(3)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跂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辑              绝江河

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4)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

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5)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6)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 [板书]

教师引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3.研习第3段

(1)齐读第3段

(2)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1--2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第二层(第3--4句)从正反对比设喻说明积累需要坚持不懈。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3)概括本段主旨(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六、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 (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中学教案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劝学》教案7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4
    《亡人逸事》教案3
    《我与地坛》教案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3
    《祝福》教案3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3
    《边城》教案4
    《阿房宫赋》教案4
    《荷塘月色》教案4
    武陵春
    回忆我的母亲
    《六国论》教案2
    山中避雨
    《我的五样》教案3
    《我心归去》教案3
    西地平线上 教案3
    《乡土情结》教案3
    《想北平》教案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3
    今生今世的证据
    《金岳霖先生》教案4
    气象物候
    甘地被刺
    4、《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阿里山纪行
    美丽的西双版纳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
    都市精灵
    专题:荷
    囚绿记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4
    解答六种病句类型的技巧
    囚绿记
    赤壁赋
    华罗庚
    蜀   相
    《登高/蜀相》教学设计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教案
    听音乐写作文
    话题作文拟题训练
    联点成线,缀珠成链
    《我与地坛》教案1
    一双手
    《将进酒》教学设计
    作文
    06-07高考 赵孝云的教案、学案
    诗歌鉴赏特别复习教案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
    心声
    陈情表
    高考作文之十二
    高三复习课: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图片两组》教案1
    《金岳霖先生》教案1
    《听听那冷雨》教案3
    《落日》教案2
    从2006年湖南高考看如何打造精美议论…
    从2006年湖南高考看如何打造精美议论…
    《西地平线上》教案2
    《乡土情结》教案2
    《想北平》教案2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2
    《师说》教案2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
    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
    《边城》教案1
    《吟诵青春》板块教案
    黛玉之死
    《荷塘月色》教案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
    《六国论》教案1
    《落日》教案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话题作文指导:月亮的联想--漫谈中…
    《听听那冷雨》教案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4
    《亡人逸事》教案1
    《阿房宫赋》教案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2
    《边城》教案2
    《祝福》教案1
    《荷塘月色》教案2
    《金岳霖先生》教案2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2
    《鸟啼》教案1
    《师说》教案3
    《鸟啼》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2
    《亡人逸事》教案2
    《图片两组》教案2
    〈我与地坛》教案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
    《草莓》
    《乡土情结》教学设计
    《劝学》教案6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7
    《劝学》教案5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3
    苏教版《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设计
    苏教版《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设计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课堂实录
    《劝学》教案1
    《劝学》教案2
    《劝学》教案3
    祝福教案2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3
    《劝学》教案8
    《劝学》教案9
    《劝学》教案10
    《劝学》教案11
    《劝学》教案13
    《劝学》教案12
    《劝学》教案15
    《劝学》教案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3
    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吟诵…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2
    《劝学》教案4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4
    《赤壁赋》教案
    《神的一滴》教案1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1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
    《师说》教案1
    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02(第二…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8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1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我的四季》教案1
    《我的五样》教案1
    《我心归去》教案1
    《乡土情结》教案1
    《西地平线上》教案1
    向青春举杯•体悟人生01教案
    向青春举杯
    向青春举杯•体悟人生02(第二课…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7
    江南的冬景教案16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2
    《我的四季》教案2
    《我的五样》教案2
    《我的五样》教案2
    江南的冬景教案10
    江南的冬景教案11
    江南的冬景教案12
    江南的冬景教案13
    向青春举杯•体悟人生01
    江南的冬景教案15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5
    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吟诵…
    江南的冬景教案17
    江南的冬景教学实录
    江南的冬景教案18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4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5
    扩展语句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6
    江南的冬景教案14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9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1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0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3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4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5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3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