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近体诗六首

查询教育资料教案的详细结果
于意境。但是,这样的划分实在太过机械琐碎,因为在一首诗中,三境常常是浑然一体的,我们不可能在具体品读诗歌的时候作如此理性的条分缕析,否则诗趣尽失。其实,我们在吟诵近体诗时,如果能够把握作者是如何在客观景物中投射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或者说是如何做到境意相合情景交融,我们就算品味到了一首诗的意境。

2.品出诗中“气象” :

“气象”,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郭绍虞先生《校释》引《诗说杂记》:“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讲景物用“气象万千”,指自然景物的多种变化;讲人物用“仪态万方”,指人物风貌的无美不备,并不限于“庄重”。但无论是“气象万千”,抑或”仪态万方”,都有一个适宜的问题,只有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风貌,才是美好的。用周振甫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那末用气象来论诗,不光指描写景物,也指描写人物和社会各种情态,要写出无美不备的情状,写得光彩照耀,气势飞动。”总之,诗中的气象,既可以看作是一个作者的品质风格,也可以看作是诗歌的时代风貌。不同的诗人其诗具有不同的品格,不同时代的诗也具有不同的风貌,从而构成不同的气象。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诵读近体诗时,应当能够品出诗中的气象,而这自然需要有一番比较的功夫。

例如,当我们诵读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应当感受到其中的沉郁顿挫,深广雄浑的气象:那肃杀惨淡的秋景图,让我们体味到诗人内心的那种伤时的凄凉;那无边无际的落木,那滚滚不尽的长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广阔绵远的境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种韶光易逝的感叹和壮志难酬的苦痛;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写尽了作者心中的艰难悲苦,有人指出,这一句14个字,共写了8层悲愁:他乡作客之悲愁,经常作客之悲愁,万里作客之悲愁,在萧条的秋季作客之悲愁,亲朋不在独自登台之悲愁,登台远眺更惹愁思,带病登台愁更愁,百年易尽、自感来日无多,由此我们不难感悟到本诗雄浑的笔力及其万千气象。

3.把握“诗眼”

所谓诗眼,往往是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一首诗有了这一个字全诗境界尽出。诗眼如何来,靠的是炼字(包括炼词、炼句)与炼意。正因为反复的锤炼,才产生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如果诵读诗歌,不能发现、把握诗篇的”点睛之笔”,那么我们就算不得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例如,读杜甫的《蜀相》,很多人往往忽略”映阶碧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与”空”两个字,然而这两个字恰恰是本诗的诗眼,只有悟懂了它们,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当然,也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当是结句,认为”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盛广智《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献给壮志未酬者的颂辞和挽歌》中华书局1984年版)。如果从影响力来说,尾联自然远胜于颔联,它已成为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 但就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来看,它们是对”自”与”空”的具体阐释和升华,如果我们忽视”自”与”空”,那么对尾联内涵的感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把”自”与”空”作为诗眼来理解,更易把握此诗的深刻意蕴。

三、自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了解作者及背景(见《教辅》P )

补充:

(一)《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金陵是六朝的国都,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由于六朝如梦,时代迅速更替,因而金陵怀古最适宜于寄托历史盛衰,人事苍茫的感慨,唐人吟诵金陵的诗作甚多,《石头城》是其中较有名的一首。这是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咏叹六朝繁华已成陈迹。

“石头城”见P29注释④。

(二)关于《锦瑟》

⑴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⑵写作背景:《锦瑟》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三)《书愤》

⑴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阳(现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浍所罢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主张抗金,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黜。晚年闲句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律诗是非常出名的,沈德潜评为“放翁七言律对仗工稳,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liè:同等;(相)等)”(《说诗晬(zuì: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岁之称)语》)。姚鼐评曰:“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变境亦多,其七律固为南渡后一人。”(《今体诗钞序目》)将陆游比同于杜甫、苏轼,《书愤》是陆游这类诗中的一首七律名作。

⑵背景:《书愤》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南宋小朝廷偏要偏安于江南一隅,投降派阻挠,所以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诗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了《书愤》。

3.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一)阅读《石头城》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注释用散文笔法写出诗的大意。

【参考答案】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

⑵《石头城》①②句写空城四周的景色:山和潮。“在”写山的状态,“回”写潮的状态。请问,难道山会不“在”,“潮”会不“回”吗?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故”“空”有什么含义?

【点拨】“在”“回”有山河依旧,物是人非的含义。石头城曾是虎踞龙盘之地黄旗紫气,物华天宝,繁盛一时,它是六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象征着六朝繁华,而今繁华销歇六朝的帝王将相、风流人物也都杳无踪影,留下来的只有围绕着石头城的群山和那寂寞的潮水,多情的潮水依旧拍打着城墙,但它也无法忍受空城的荒凉,无精打采的默默返回。以“在”暗示六朝的不在,以“回”衬托六朝帝王将相的未回。

⑶《石头城》③④句写淮水的月色。诗人为什么称月为“旧时月”?

【点拨】诗人称月为“旧时月”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月亮就是历史的见证,它目睹六朝的繁华、衰亡——空城,分明看清了人生易老、繁华易逝的真谛。寄寓了诗人国运衰微的感慨。

⑷请结合诗句分析“景中寓情”的特点。

【点拨】诗人选取山水和明月,并把景物拟人化,通过写景来咏叹历史的兴亡。他写山,是写出周围静静拱卫的群山;写水,是写奔到古城墙下又寂寞退回的潮水;写明月,是昔日照着古城繁华景象的淮水东边的明月,现在仍旧多情地越过城头,照着残破的古城。诗人用“在”“回”“过”三个动词,生动的描写客观景物,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今衰昔盛、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苍莽悲愤,耐人寻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二)阅读《锦瑟》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注释用散文笔法写出诗的大意。

【参考答案】首联:锦瑟琴为何要有那么多的弦,每根弦发出的音乐都勾起我对青春年华时光的思念。

颔联:我曾沉迷于美好的境界之中,如庄周梦为蝴蝶;我有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如望帝把爱心托付于杜鹃。

颈联“那眼泪止不住地流淌,在明月下已分不清哪是珠光哪是泪光;那往昔生活的情景,犹如蓝田玉山上的玉烟,依稀可见。

尾联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育资料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近体诗六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教案《藤野先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17、八只小猫
    三味阳春面——《一碗阳春面》赏读
    诗五首《回乡偶书》《夜雨寄北》《淮…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
    《论语》六则(语文版七上)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语文版七上)
    基因畅想(语文版七上)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教法分析(本…
    美猴王(语文版七上)
    竹林深处人家(语文版七上)
    济南的冬天(语文版七上)
    (语文版)《选举风波》教案
    (语文版)《走进纽约》备课资料1
    意到笔随显真情,平凡之中见新意——…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风筝(语文版七上)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本站论坛…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小溪流的歌(语文版七上)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童趣》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赛…
    语文教学要务实求新结合生活-------古…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变色龙》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本站论…
    《劝学》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一堂亮点闪烁的作文课——“我说我家…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空城计》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赠汪伦》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人生寓言》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实录:善待生命(本站论坛稿)
    《登高》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给女儿的信
    清平乐村居
    “错过”话题作文指导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拣麦穗》
    《城南旧事》教案
    《小石城山记》教案
    《与微之书》教案
    人间有情——走进亲情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
    课堂实录: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训练(本…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给布特勒的信
    种树郭橐驼传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庄周买水
    把握细节——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董宣执法
    听听那冷雨
    最后的常春藤叶
    白杨礼赞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卖油翁(语文版七上)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忆读书(语文版七上)
    小巷深处(语文版七上)
    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讲评教案
    巴东三峡
    《周庄水韵》教学方案设计
    青海湖,我梦中的湖
    戴震难师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第七课《第一次真好》
    “两弹”元勋邓稼先(语文版七上)
    鸿门宴
    教案设计>
    《神奇的极光》
    议论类“作文三步曲”教案
    《伤仲永》教案
    《在山的那一边》
    《茶馆》(节选)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诗五首《江南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即兴一例(实录…
    第十课《论语十则》
    第八课《人生寓言》
    第六课《理想》
    《故乡》
    单元活动课:话说广告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
    等待戈多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这个世界的音乐
    东方风来满眼春
    新闻两篇:“神五”载人航天飞行
    英雄潇洒走苍穹
    哈姆莱特(哈姆雷特)(节选)教学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
    访李政道博士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结课即兴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沁园春·雪》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不朽的失眠
    《名字里的学问》教学案例(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案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走过去与逗留
    《兴贤》教案
    泪珠与珍珠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劝学》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包容”话题作文教案
    《拿来主义》学习指导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案例
    《段太尉逸事状》
    初中语文第五册戏剧单元教学实录(本站…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本站论坛稿)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本站论…
    《谈骨气》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本站论…
    我教《孔已己》      (本站论坛…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雅舍
    《黄河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走进纽约》教学设计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
    丰富的人物描写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