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通俗小说家栗良平写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以朴实简洁的文字描述了母子三人在生活逆境中顽强搏击、走向成功的故事,读来催人泪下,促人奋发。更令人叹服的是作者以这个故事为轴心,使用逐层烘托、渐次渲染的艺术手法,描画出母子三人同情、理解、祝福这种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颂歌。
作品描写母子三人奋斗的历程是通过三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母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体贴。课文中说“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而他们的母亲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表明母亲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使他们知道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可见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对我们如今的社会,尤其对现今孩子的教育,家长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当阳春面端上来时,两个儿子直赞“真好吃呀”,但母亲并没有动筷子,只是看着儿子香喷喷地在吃。在日本,阳春面是除夕夜必吃的食品,因为它象征厄除运开,万事如意。处在生活窘迫中的母亲不在家里做面吃,节省一点开支,却带着两个孩子去吃150元一碗的阳春面,这表明他们并不自任卑贱,而是要做新生活的主人。母亲这种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气,激励着孩子们满怀信心奔向未来。二是母子三人在困境中的磨砺。“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在这样的生活困境中,孤儿寡母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十岁的大儿子每天起早贪黑送报赚钱,六岁的小儿子每天买菜做饭,忙碌不停,母亲更是努力工作,一家人苦熬三年才全部还清债款,保持了做人的尊严。“不能失败!要努力!”这铿锵的话语在磨砺中给了他们多少鼓舞啊!三是儿子对母亲的孝心。当母亲不吃阳春面时,“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母亲的口中”。当需要开家长会时,怕耽误妈妈的工作,大儿子代替母亲去开会。弟弟把母亲买一碗阳春面的勇气写入作文中,时时激励自己。哥哥在家长会上发言道:“为保护我们的母亲而努力吧!”他们不但这样写,这样说,而且实实在在以年幼之身帮母亲分忧解愁。一家人同舟共济,在苦苦奋斗了十四年后,终于迎来了光明、美好的生活:大儿子当了医生,小儿子在银行工作,母亲安度晚年。
作者把母子三人活动的场所设在北海亭面馆。这里是人们汇聚之地,更是社会的窗口。面馆老板夫妇对母子三人的热情款待、同情和尊重,构成了一种友善和谐、互相帮助的社会氛围。母子三人坐的是“靠近暖气的二号桌”,听的是“请,请这边坐”这温馨悦耳的话语,吃的是“一人半”份的阳春面,得到的是“如果下三份面,他们也许会尴尬”的体贴尊重。老板夫妇在二号桌上为他们摆上“预约席”,说明把他们放在重要客人的位置;把200元一碗改为150元一碗,更是对他们在经济上的无声援助。“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这祝福的话语给了母子三人多少憧憬和希冀啊!当得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老板夫妇悲伤落泪,同时又为他们的奋斗精神所感动,并用这种精神不时的激励自己,使面馆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兴隆。
当再见到母子三人十四年后特意返回来吃一碗阳春面时,人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这不仅是对成功者表示慰问和敬意,也是对在逆境中不倦奋进的精神的赞誉,可见作者的烘托艺术上的匠心独运。“一碗阳春面”充溢着母子三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勇闯难关的热力,它感染着面馆夫妇,浸润到来往客人的心灵,由点到面,层层扩充,传播给千百万读者。文章中的精神,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中,尤其对缺乏奋进和吃苦精神的中学生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一碗阳春面》 袁卫星
[课前欣赏mtv《北国之春》。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现在,再来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一碗阳春面》。(投影演示课题并插图)这篇小说已经布置大家课前预习了,哪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生:(举手)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孩子的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大儿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过了五六年,大儿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上了实习医生,并将要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去工作,二儿也进了京都的银行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前途光明。 师:“和和美美,前途光明”这一句说得好。可是我想问其他同学一句,这样的复述,是否还应当补充调整一些什么? 生:(举手)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 师:好。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遭受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阳春面。以后他们又去过两次。经过十几年的不屈抗争,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当他们第四次来到北海亭面馆吃每人一碗阳春面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 师:“长大成人”换成“长大成才”好不好? 生:好。 师:概述得不错。我觉得这样比较符合文意,你们说对不对? 生:(齐)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题就是《一碗阳春面》。这是文章的线索,不能把它给忘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情节问题解决了,我们接下来讨论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哪一些人物? 生:母子三人。 生:孩子的父亲也算一个。 生:店老板夫妇。 生:鱼店老板、蔬菜店老板,还有…… 生:不如说是北海亭面馆的其他顾客。 师:找得很全。那么,谁是主人公? 生:母子三人。 师:大家都同意吗?(学生肯定后)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我们都知道,小说一般以各种各样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描写有—— 生:(齐)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师:无论哪一种描写,要使人物形象典型化,必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投影):真实性、复杂性、发展性、互动性,我们结合课文来领悟一下这四个方面。我们看文中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找语言描写。划。读。 师:(板书)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师:谁揣摩一下这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中母亲这一形象的真实性在哪? 生:“……唔……可以吗”,这好像很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 师:中国人怎么说? 生:“不好意思,麻烦您来一碗阳春面。”(众生笑) 师:是这样。这就是语言符合人物民族的特征。还符合别的什么吗? 生: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 师:什么心理? 生:难为情。 师:四句话都很难为情吗? 生:不,最后一句不是,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 师:那么是前三句难为情喽?可是,它们难为情的程度上有没有不同? 生:一次比一次轻。 师:何以见得? 生: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师: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生:声音断断续续,说话支支吾吾。 师:为什么支支吾吾? 生:因为难为情呀! 师:好的。少了一个省略号,就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就少了一份难为情。还有吗? 生:第一次把要的面的数量,也就是“一碗”放在后面。这样一倒装,更显出她的难为情,后两次就没有。 生:第三次比第二次在面的数量上有增加,一碗变成了两碗,也使她少难为情。 师:说得很好。这其实就是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在。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阳春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阳春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生:这是因为他们母子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师:这是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这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位同学复述的那一部分情节。那么,依你看来,母子三人战胜困难的依靠是什么? 生: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吧! 师:说得很好。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板书),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生:(举手)我觉得店老板夫妇的作用不能抹杀。 师:好。你想到人物形象的互动性上去了。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店老板夫妇给了母子三人以同情,以温暖,以帮助,以尊重,以祝福。 师:(笑)给这么多。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母子三人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还是第三次,当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被老板夫妇获知后,他们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而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 师:有道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