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歌欣赏的美学特性和诗歌欣赏的主要方法。 二、运用课文里的观点进行诗歌欣赏的实践活动。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总纲,然后具体说明再创造的方法,包括“泡”和“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下定义的方法,了解“再创造”的实质,并且通过文中实例具体把握“再创造”的丰富内涵。“泡”和“猜”是依据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这是文章的两个目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这两种方法的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教学中要进行诗歌欣赏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印证课文的观点,尝试“泡”和“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为它下一个定义。 提示:性质定义应是一个判断句,包括“属”和“种类”两个内容。再创造归属于“想像活动”,它的特质是读者通过想像读懂了诗。利用文中现成语句可组织成下面的定义: 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是读者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的一种想像活动。 2.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 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 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 “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4.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提示: “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讨论中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筛选、梳理、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要结合文中实例体会作者观点,防止空对空。) 二、学以致用,欣赏名诗。 阅读叶绍翁《游园不值》,讨论几个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提示:只看泥径、柴扉即可推知,主人应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者。他种了杏花,徜徉于满园春色之中,与世隔绝而自得其乐。“久不开”这一细节耐人寻味。显然,主人只愿亲近自然,不愿交接世人,具有高雅脱俗、孤芳自赏的品性。 能不能猜成主人不在家或生病而无法见客呢?当然也可以,但那样猜,诗就没有味道,读诗也就没有意思了。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提示:“苍苔”是雨后景象,苔呈苍绿色说明春雨连绵,多日不放晴。“屐齿”是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屐齿印苍苔”说明诗人惦念春光,盼春心切,不辞雨后泥多苔滑,探访芳园。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已达到痴情的地步:执拗的杏园主人不放诗人进园赏春,只让诗人在园外翘首瞻望,而诗人流连不去。神游芳园,拥抱春天,既多情又浪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提示:“关不住”、“出墙来”的拟人描写刻画了一枝红杏的鲜艳、俏丽、倔强、顽皮,可以想像成一位从墙头上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指点园外的美丽、活泼的红妆少女。由一枝红杏可想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旺盛蓬勃。 4.结合《游园不值》的欣赏过程,谈谈对诗歌欣赏中的“泡”和“猜”的体会。 提示:特别注意这首诗以粹概全、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要注意“泡”和“猜”的合理性: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地阐发、补充、推断。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补充课时(可作第二课时用) 教学重点: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结合诗词,掌握方法。 导学方案: 一、导课: 1、苏轼有《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正如我们读者和诗,只有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一首首诗,这诗才被我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我们也正从这诗中得到感情的陶冶。今天,我们就要弹拨一张张琴,奏响一支支心曲,同时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2、鲁迅言:“凡人之心,无不有诗……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理解诗,接受诗,诗就会理解你,接受你。 二、回顾第一课时所学课文内容。(略) 强调:读诗,学会去“泡”,去“猜”。 三、学以致用: 第一首: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 ,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学生思考,讨论,试回答。
归纳方法:“泡”和“猜”时,一定要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的阐发、补充、推断。
第二首: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卫民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 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 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 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 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 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 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 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 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 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 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 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 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 生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