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体诗六首
|
查询教育资料教案的详细结果
|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词中形容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见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衬托出祠堂的不凡气象,也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用记叙兼描述的笔墨起得很得势。(板书:首联:自问自答,交代祠堂所在地及环境。)
〖问题〗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为什么呢?
【点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因而颂诸葛亮,由写武侯祠引入,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又由祠堂景色的凄凉、冷落气氛,使读者体会到诗人的惋惜,由此而联想到诗人自身的遭遇,感悟诗人壮志难酬的伤感。
2.鉴赏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台阶前碧绿的青草自己呈现出春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树传来的黄鹂叫声虽然动听,可有谁听呢?
颔联写祠堂内的景色,出句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写碧草映阶,足见草深;对句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写黄鹂隔叶而啼,足见树茂。草深树茂恰恰表现出来的是肃穆幽静。“自春色”和“空好音”暗含无人欣赏之意它写出了祠中的凄凉、冷落的气氛。
诗人自远望而近看,由寻路而直入庙。当诗人走进祠堂的大门,一片肃穆幽静的景象映入眼帘,蓄积已久的敬仰之情如波涛汹涌,杜甫既追怀蜀相的功业,又痛惜他夙愿未偿,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座祠堂而已。瞻仰遗迹,激起了诗人的联想,五百年过去了,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
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痛惜诸葛亮夙愿未偿,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座祠堂而已,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寂寞。(板书:颔联:写祠堂内景。——凄凉、冷落、感伤)
3.鉴赏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三顾茅庐,问恢复汉业的大计,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创帝业,又辅佐刘禅,尽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片诚心。
这颈联两句笔锋一转,写得格外厚重。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用浓重笔墨着力点明。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板书:颈联:评价诸葛亮的功绩。)
4.鉴赏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侯多次出师北伐,未能取胜,积劳成疾,死在军中,使千古仁人志士泪满衣襟。
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收束(合)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英雄”,这里可以理解为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是风俗淳的”的抱负,自比为舜的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长安回奉先(现在陕西蒲城)探亲。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并攻下潼关,杜甫一家人流亡北行,到了鄜州(现在陕西富县)。杜甫把家小安置在羌村后,恰值肃宗在凤翔(现在属陕西)即位,于是他只身前往投奔肃宗,不料中途为乱兵所俘,被带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即至德二载(757年)四月,他乘隙逃出长安到了凤翔,被授为左拾遗,却因上疏救房琬,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探亲。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他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既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诸葛亮大业未成人已去的叹惋之情,又跟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融为一体,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情怀。(写后人的追念与敬仰。——抒叹惋之情)
【投影】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铺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寓情于景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叹惋原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点明主旨
中心: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并叹惋他的壮志未酬。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
艺术特色:
1.感物怀人,借古咏怀。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浑然一体。
【活动设计2】课堂练习:
1.对两首杜诗语句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A、《登高》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图景,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哀”、目睹“鸟飞回”,恰恰流溢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
B、《登高》颔联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无边”与“不尽”从平面上极写数量之大;“萧萧下”与“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之势。
C、题曰“蜀相”而未题曰“武侯祠”,可见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物。杜甫绝非为旅游而旅游。因此可以认定:诗的意境有二—一则,歌颂诸葛亮的才智与功业;二则,惋惜自己的壮志未酬。
D、“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诗人入得祠来,不关注巍巍之殿宇,凛凛之塑像,却将“自春色”与“空好音”摄入镜头,这样的构思,岂不是为了烘托末句“长使英雄泪沾襟”而蓄势。
B项的表述理解失误——“尽”只表示量多势大,并未形容“平面”。
2.对上述两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写《登高》时,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人经观察,捕捉住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
B、《登高》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剖露了诗人的实在感情:“艰难苦恨”、“潦倒”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绘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诗言志”。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甚至自比舜的大臣稷;然而唐皇并不器重他,致使诗人郁郁不得志。入蜀后,便深怀崇敬去瞻仰武侯祠,借古人之形象,以吐郁结在胸中的壮志难酬之块垒。
D、杜甫七律《登高》与《蜀相》内蕴深邃,形式整齐,若用普通话读之,颇能感受到旋律之美。《蜀相》尤以对仗工整诱人。如首联的一问一答,颔联的色彩对比,颈联的数字对比等,诵读时,都给以美的享受。
D项评价不当。《登高》古韵肯定和谐;今天诵之,则很是别扭:“回”要读huái;“怀”要读bāi,这样,便才能与“来”“台”一起押上ái韵。
六、布置作业:
1.P29练习二·2
【答案要点】这一联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 ,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因为“自”和“空”字有无人欣赏之意,它写出了祠中的凄凉、冷落的气氛,准确地表达了诗人难言的寂寞,无限的悲凉,含有感伤的意味。诗人访“蜀相”,是出于对其的景仰与缅怀。本诗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叹惋他的壮志未酬。瞻仰遗迹,激起了诗人的联想,五百年过去了,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感伤熔为一体。
2.熟练背诵《登高》《蜀相》二首诗。
3.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读来要有一点诗意。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自读《石头城》《锦瑟》《书愤》,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对《登高》《蜀相》二首诗的背诵。
二、自读方法指导:
唐代近体诗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气象,美在诗眼。要体悟唐诗的美感,就必须牢牢把握个中三味。
1.把握意境美: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说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其实说的都是意境,只不过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讲的有我之境,即情境或意境;无我之境即物境。如果以此观照,则《山居秋暝》《石头城》偏重于物境,《登高》《蜀相》《锦瑟》偏重于情境,《书愤》偏重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育资料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近体诗六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
下一篇文章: 庄周买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