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后来,老爸又为他取字“长吉”,诗人也便有名有字,只差后人送他一个“诗鬼”称号了。
李贺满月这天,李晋肃回来了,当院摆起了酒席,招待亲朋好友。老来得子,脸上放光,李晋肃很是高兴。不料晚间仔细端详此儿,越看越觉得怪异——呀!这孩子怎么如此长相?两条眉毛很长,几乎连在一起,鼻子大得出奇,脸也长得出奇,手指尖尖,仿若葱管,再看这小身板儿,如此羸弱,一根细棍似的,似乎天生就有病!
李晋肃确实没有看走眼,据李贺自己后来写的诗以及李商隐所撰的《李长吉小传》中所言,李贺的相貌特征为“细瘦”、“通眉’、“巨鼻”。“通眉”也叫“庞眉”,即两条眉毛连在一起,而鼻子很是肥大,以至于影响到五官比例。《李长吉小传》还说李贺“长指爪”,所以后人干脆称其为“长爪生”。有人说,这种奇特长相,使得李贺写的诗也很奇特,总是诡秘奇幻,具有诗鬼之潜质。
却说李贺这棵弱苗,自打出了娘胎,虽然体质孱弱,却也见风就长,一晃数年过去,小相公别的地方不突出,就是脑瓜子特好使,聪颖绝伦,最爱读书,常常一个人躲在书房内,翻箱倒箧(qiè),翻捡出一堆书来,席地而坐,读得津津有味。郑氏看了,怕他得了孤闭症,总是撵他出门去玩。
这一日,李贺被母亲撵出门来,半天没回,母亲心中高兴,说这孩子也该见见太阳,增强一下体质了,可是李贺玩了回来,却写了一个字给郑氏看。郑氏一看,是个“衢”字,这个字笔画很稠,小孩子一般不会写,但李贺偏偏关注最难写的字——原来,他跑出去啥也不干,专找坟地,去读墓碑;或到驿馆,浏览墙壁上的题诗。
文人!天生的文人坯子!天性里带着文气,筋脉里藏着诗魂!天降此人,是让他来写诗的!母亲看着儿子,摇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留恋三乡驿馆,结识来往官员
这孩子果然很会写诗。
宜阳这地方,位居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之间,一条驿路,东西铺陈,沿着洛河北岸迤逦而去。仅宜阳县境内,就有五六个驿站,驿站上官员往来,商旅不绝,成了交通的节点和文化的窗口。
司卫平探微:李贺除了读书练字,还不时四处游走,把附近的驿站都转熟了。其中三乡驿馆的驿丞姓李,他发现李贺聪明伶俐,又兼同属李姓本家,所以每每见了李贺,必邀其进馆里闲坐,一边听李贺背诗诵词,一边给李贺讲些驿站上的新鲜事。驿丞还把李贺带到楼上,打开接待高官的客房,让李贺推窗赏景,看河上船只往来,察天空风云变幻。
一日,吏部侍郎权德舆途经三乡驿,进驿馆小憩。见旁边坐着一个小人儿在背《诗经》,摇头晃脑,甚是得意。 就有意挑了几本不相干的书考他,小人儿竟也背得点滴不差。权侍郎感到很惊奇,又点了《离骚》,李贺见他没完没了,便有点不耐烦了,不再听命,一声不吭,不背书了。
权侍郎当时穿着官袍,绯衣鲜鲜,仪态威严,驿丞毕恭毕敬,不敢怠慢,李贺看了,觉得至于这样么?并不畏惧,便以沉默来对抗。权侍郎见他颇有个性,教育道:“孺子虽可教矣,但少读了正经书,将来无成大器了。”谁知李贺竟顶撞起来:“先生差矣!殊不知古人云,痛饮读《离骚》,非痛饮不可读《离骚》,而读离骚正不得不痛饮耳!”
哎呀!三尺玩童,不卑不亢,竟出此言,惊得权侍郎怔在那里,转而醒悟——这小子是要喝酒呀!于是开怀大笑说:“如此这般,倒是本官小觑了你这垂髫小儿。甚好,甚好!”遂命从人道:“略备些酒菜来,童稚英才,不枉一见,也算是旅途一大趣事。”遂牵了李贺的手,饮酒论诗。
驿丞介绍说:“小公子姓李名贺,是陕县县令晋肃公之子。”权侍郎听了,点了一下头。李贺嫌驿丞介绍得不够详细,便接着说:“我乃大唐宗室郑王之后,祖籍陇西,祖上是高祖从父李亮的……”自我推介,如数家珍,权侍郎更觉得惊奇。
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