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贺 >> 正文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词赏析

罗浮山人与葛篇

--------------------------------------------------------------------------------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词全文  
--------------------------------------------------------------------------------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诗词注释
--------------------------------------------------------------------------------
【注释】:
  诗歌称颂罗浮山人所织的葛布精细光洁,巧夺天工。

  开头二句有“江雨空”、“兰台风”等字眼,象是描述天气,其实不然。“江雨”谓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空明疏朗,比喻得出奇入妙。“依依”形容雨线排列得整齐贴近,所以“宜织”。以这个副词“宜”字绾连“织”和“雨”,所织的为雨线之意便明白易解。“织”字把罗浮山人同葛联系起来,紧紧地扣住诗题。次句则以“六月兰台风”写出葛布的疏薄凉爽。“雨中”二字承上句来,再一次点明以“江雨”喻葛之意。这种绮丽而离奇的想象,正是李贺诗的本色。

  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烘托罗浮山人织葛的技术高明。“博罗老仙时出洞”(“时”,一本作“持”),山人不时走出洞来,把织成的葛布拿给前来求取的人。句中的“时”,暗示他织得快,织得好,葛布刚刚断匹就被人拿走,颇有供不应求之势。下句“千岁石床啼鬼工”就是由此引起的反响。“石床”原指山洞中形状如床的岩石,这里指代山人所用织机。“千岁”,表明时间之久,也暗示功夫之深。姚文燮说:“千岁石床,言非寻常机杼,不惟人力难致,即奇巧如鬼工,亦为之惊啼不及也。”(《昌谷诗注》)

  五、六两句描述天气炎热,为末二句剪葛为衣作铺垫。诗人写暑热,不提火毒的太阳,不提汗流浃背的劳动者,也不提枯焦的禾苗,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洞蛇和江鱼:“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蛇洞由于溽暑熏蒸,毒气不散,以致愈来愈浓,凝结成水滴似的东西,粘糊糊的,整个洞堂都布满了。洞里的蛇该是怎样的窒闷难受!江里的鱼热得无法容身,不吃东西,嘴里衔着沙粒,直立起来,仿佛要逃离那滚热的江水。洞堂和江水本来是最不容易受暑热侵扰的地方,如今热成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这里,诗人奇特的想象和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可真有鬼斧神工之妙。

  酷热的天气,使人想起葛布,想起那穿在身上产生凉爽舒适感觉的葛衣。尤其希望能够得到罗浮山人所织的那种细软光洁如“江雨空”,凉爽舒适如“兰台风”的葛布。要是用这种葛布裁制一件衣服穿在身上该有多好!“欲剪湘中一尺天”,与开头二句遥相呼应,“湘中一尺天”显然指的是犹如湘水碧波一般柔软光洁的葛布。有人说这句脱胎于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李贺写诗,是力求不蹈袭前人的,这里偶而翻用,手法也空灵奇幻,别具新意。请看末句:“吴娥莫道吴刀涩”。诗人不写吴娥如何裁剪葛布,如何缝制葛衣,而是劝说吴娥“莫道吴刀涩”。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涩”字蕴意极为精妙。“涩”有吝惜意,这里指刀钝。面对这样精细光滑的葛布,吴娥不忍下手裁剪,便推说“吴刀涩”。这一曲笔,比直说刀剪快,诗意显得更加回荡多姿、含蓄隽永了。

  李贺一生从未到过博罗一带,这首诗的题材可能是虚构的,也可能是根据传闻加工而成的。诗从头到尾紧紧扣住主题。开头写织葛,结尾写裁葛,无论是写织葛还是写裁葛,都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表现葛布质地优良,称颂织葛的罗浮山人技艺高超。诗人涉想奇绝,笔姿多变,运意构思,都显示出特有的“虚荒诞幻”的艺术特色。

  (朱世英)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词赏析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致酒行  李贺诗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诗名篇李贺【老夫采玉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致酒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诗名篇李贺【感讽五首】(其一)赏
    唐诗名篇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赏
    唐诗名篇李贺【苦昼短】赏析
    【作者小传】:李贺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诗的现代性
    论古代诗家评李贺
    李贺诗示 弟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贺生平简介
    诗 鬼——李贺
    李贺故里
    唐诗名篇李贺【秋来】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天上谣】赏析
    “诗鬼”李贺,其人其诗
    唐诗名篇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与《高轩过》
    唐诗名篇李贺【巫山高】赏析
    马诗(李贺)
    李贺降昌谷 天生诗人质
    《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年表
    雁门太守行 李贺
    《中华文明大讲堂》壮哉唐诗:“鬼才”
    李贺诗过华清宫鉴赏
    【《将进酒》(李贺)诗文赏析
    悲伤的李贺
    李贺简介
    南园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将进酒》 -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南园(其六)   李贺
    苏小小墓  李贺
    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
    可怜的李贺
    “鬼才”李贺
    唐诗名篇李贺【秦王饮酒】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诗南园十三首(其五)鉴赏
    南山田中行  李贺诗鉴赏
    黄家洞  李贺诗鉴赏
    老夫采玉歌  李贺诗鉴赏
    李贺诗马诗二十三首(选三)鉴赏
    李贺诗黄头郎李贺鉴赏
    李贺诗李凭箜篌引鉴赏
    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鉴赏
    苦闷的诗歌天才——李贺
    李贺诗浩 歌鉴赏
    李贺诗梦 天鉴赏
    李贺诗苏小小墓鉴赏
    李贺诗雁门太守行鉴赏
    李贺诗咏怀二首(其二)鉴赏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
    李贺诗古悠悠行鉴赏
    江楼曲  李贺诗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梦天】赏析
    天上谣  李贺诗鉴赏
    秋 来  李贺诗鉴赏
    秦王饮酒  李贺诗鉴赏
    罗浮山人与葛篇  李贺诗鉴赏
    长歌续短歌  李贺诗鉴赏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李贺诗鉴赏
    将进酒  李贺诗鉴赏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诗鉴赏
    感讽五首  李贺诗鉴赏
    出 城  李贺诗鉴赏
    开愁歌  李贺诗鉴赏
    李贺诗人简介
    河洛春秋李贺故事:迷魂招不得 生前身
    高轩过  李贺诗鉴赏
    宫娃歌  李贺诗鉴赏
    唐诗百话·李贺:诗三首
    李贺的写作姿态:在焦虑与放纵之间游
    苦昼短  李贺诗鉴赏
    艾如张  李贺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作家故事·诗鬼李贺
    上之回  李贺诗鉴赏
    二十世纪李贺研究述论
    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诗鉴赏
    夜坐吟  李贺诗鉴赏
    巫山高  李贺诗鉴赏
    北中寒  李贺诗鉴赏
    秦王饮酒诗词赏析
    平城下  李贺诗鉴赏
    长歌续短歌诗词赏析
    官街鼓  李贺诗鉴赏
    高轩过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梦天 李贺
    上云乐 李贺
    致酒行 李贺
    李贺的诗
    论李贺诗歌的美学品质及成因
    <李贺诗选>编后记
    李贺的创作方式
    马 诗词赏析
    南园诗词赏析
    感枫五首诗词赏析
    李贺咏马
    秋来诗词赏析
    美人梳头歌  李贺诗鉴赏
    示弟诗词赏析
    咏怀二首诗词赏析
    咏怀二首 其二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诗词赏析
    如何看唐朝李贺的隐秘文心
    梦天诗词赏析
    浩歌诗词赏析
    马诗诗词赏析
    老夫采玉歌诗词赏析
    南山田中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诗词赏析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词赏析
    苏小小墓诗词赏析
    天上谣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