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
-------------------------------------------------------------------------------- 作者:【李贺】 年代:【唐】 体裁:【五绝】
《马诗》诗词全文 --------------------------------------------------------------------------------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诗词注释 -------------------------------------------------------------------------------- 【注释】: [1]乌江:一作江东。 [2]君王:一作吾王。 [3]“卷”下换“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显然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朱世英)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