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贺 >> 正文

 

天上谣诗词赏析

天上谣

--------------------------------------------------------------------------------
 
作者:【李贺】  年代:【唐】  体裁:【乐府】


《天上谣》诗词全文  
--------------------------------------------------------------------------------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诗词注释
--------------------------------------------------------------------------------
吹笙:一作吹箫。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花未落”意即“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画面之二是: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那青凤也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多么悠闲自在!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命意所在。

  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逝将去女,适彼乐士。”(《诗经·魏风·硕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这种“合而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天上谣诗词赏析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致酒行  李贺诗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诗名篇李贺【老夫采玉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致酒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诗名篇李贺【感讽五首】(其一)赏
    唐诗名篇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赏
    唐诗名篇李贺【苦昼短】赏析
    【作者小传】:李贺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诗的现代性
    论古代诗家评李贺
    李贺诗示 弟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贺生平简介
    诗 鬼——李贺
    李贺故里
    唐诗名篇李贺【秋来】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天上谣】赏析
    “诗鬼”李贺,其人其诗
    唐诗名篇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与《高轩过》
    唐诗名篇李贺【巫山高】赏析
    马诗(李贺)
    李贺降昌谷 天生诗人质
    《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年表
    雁门太守行 李贺
    《中华文明大讲堂》壮哉唐诗:“鬼才”
    李贺诗过华清宫鉴赏
    【《将进酒》(李贺)诗文赏析
    悲伤的李贺
    李贺简介
    南园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将进酒》 -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南园(其六)   李贺
    苏小小墓  李贺
    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
    可怜的李贺
    “鬼才”李贺
    唐诗名篇李贺【秦王饮酒】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诗南园十三首(其五)鉴赏
    南山田中行  李贺诗鉴赏
    黄家洞  李贺诗鉴赏
    老夫采玉歌  李贺诗鉴赏
    李贺诗马诗二十三首(选三)鉴赏
    李贺诗黄头郎李贺鉴赏
    李贺诗李凭箜篌引鉴赏
    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鉴赏
    苦闷的诗歌天才——李贺
    李贺诗浩 歌鉴赏
    李贺诗梦 天鉴赏
    李贺诗苏小小墓鉴赏
    李贺诗雁门太守行鉴赏
    李贺诗咏怀二首(其二)鉴赏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
    李贺诗古悠悠行鉴赏
    江楼曲  李贺诗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梦天】赏析
    天上谣  李贺诗鉴赏
    秋 来  李贺诗鉴赏
    秦王饮酒  李贺诗鉴赏
    罗浮山人与葛篇  李贺诗鉴赏
    长歌续短歌  李贺诗鉴赏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李贺诗鉴赏
    将进酒  李贺诗鉴赏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诗鉴赏
    感讽五首  李贺诗鉴赏
    出 城  李贺诗鉴赏
    开愁歌  李贺诗鉴赏
    李贺诗人简介
    河洛春秋李贺故事:迷魂招不得 生前身
    高轩过  李贺诗鉴赏
    宫娃歌  李贺诗鉴赏
    唐诗百话·李贺:诗三首
    李贺的写作姿态:在焦虑与放纵之间游
    苦昼短  李贺诗鉴赏
    艾如张  李贺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作家故事·诗鬼李贺
    上之回  李贺诗鉴赏
    二十世纪李贺研究述论
    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诗鉴赏
    夜坐吟  李贺诗鉴赏
    巫山高  李贺诗鉴赏
    北中寒  李贺诗鉴赏
    老夫采玉歌诗词赏析
    平城下  李贺诗鉴赏
    长歌续短歌诗词赏析
    官街鼓  李贺诗鉴赏
    高轩过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梦天 李贺
    上云乐 李贺
    致酒行 李贺
    李贺的诗
    论李贺诗歌的美学品质及成因
    <李贺诗选>编后记
    李贺的创作方式
    马 诗词赏析
    南园诗词赏析
    感枫五首诗词赏析
    李贺咏马
    秦王饮酒诗词赏析
    美人梳头歌  李贺诗鉴赏
    示弟诗词赏析
    咏怀二首诗词赏析
    咏怀二首 其二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诗词赏析
    如何看唐朝李贺的隐秘文心
    梦天诗词赏析
    秋来诗词赏析
    马诗诗词赏析
    南山田中行诗词赏析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词赏析
    致酒行诗词赏析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词赏析
    苏小小墓诗词赏析
    浩歌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