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有一批诗人,追求新奇、怪异,在构思上、语言上、意境上都与传统诗法不同,他们被称作“险怪派”。
一、一群失意人,一个“险怪”派
中唐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混乱,文人往往难以有平坦的仕进之路。以“大历十才子”(大历年间的一个诗人群体: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他们往往依附于官僚、军府做宾客,所写诗歌也多是应酬答谢、别恨离情、留连山水。诗风则讲究声律、对仗和文辞华美,总体上较为平庸。而自韩愈之后,为了突破大历平庸诗风,则追求内容与形式的新奇、怪异,结果走上“以毒攻毒”的另一个极端,形成一个影响深远的险怪派。代表人物有:韩愈、孟郊、贾岛、刘叉、卢仝、李贺等。
韩愈(768-824),大散文家。他用写散文的方法来写诗,诗本来是抒情的,他却采用叙述和议论的方法来写,如《嗟哉董生行》: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在其中。……”
孟郊(751-814),一生不得志,屡试不第,46岁才考中进士,激动得写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虽然中了进士,有了“文凭”,但直到50岁才找到工作,得到溧阳县尉(县令副手)的职务。到职之后,喝酒吟诗,不理政事,县令便请人代职,当然得扣掉他一半薪俸,晚年还做过两任小官。
贾岛(779-843),年轻时生活落拓,不得不削发为僧,法号无本。后得到韩愈赏识,还俗赴考,却屡试未中。他的诗也多写自己贫寒困苦的生活,内容单一,情意凄冷,“郊寒岛瘦”说的就是这一特征。
贾岛写诗字斟句酌,追求奇特。往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真正的“苦吟诗人”。
二、“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李贺的“心事”
在险怪派中,诗歌成就最高的还是李贺。
李贺(790-816),昌谷(今河南宜阳)人,字长吉。他的远祖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曾被封为郑王。因此,李贺也算是唐王朝的宗室,在血统上贵为王族。但是,到了李贺这一代,家境早已败落,他的父亲李晋肃曾在边疆担任过小官,死得很早,他有一姐一弟,跟着寡母艰难度日。他家的情况是:“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可见十分窘迫。李贺是个小天才,七岁时就能写诗,而且名气很大,诗作曾在社会上流传。开始的时候连韩愈也不太相信,他读了李贺的诗后,说:“若是古人,吾曹不知者。若是今人,岂有不知之理?”于是便同好友皇甫湜一起到他家面试,李贺果然出口成诗,韩愈大为吃惊。此事传开,李贺的名气更大了。李贺虽有天才,但却十分勤奋。他小时候外出,总要随身背一个花书包(锦囊),所见所感,当即记下素材,晚上回来就写成诗作。母亲看了他的书包,心疼地责备他:“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算完!”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