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故里
李贺是一个很有理想、抱负的人,他的诗主要表现个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也能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但是,由于个人的情绪和性格,他写诗喜欢用一些悲凉、幽冷的字,创造一种凄凉的意境,常常以“牛鬼蛇神”入诗(杜牧语),所以,从北宋开始,人们便称李贺为“鬼才”(宋祁:“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并且说:“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钱易:《南部新书》)
人们往往把李贺与李白相提并论,是因为李贺的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让人感受到天地倾覆的气势。“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天河转动,星星在天河中漂浮;银河中云层翻滚,仿佛能听到咆哮的涛声。这种大气,不让于李白!“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秦王饮酒》),羲和为太阳神驾车,他敲着太阳,太阳竟发出“当当”的玻璃声,这种浪漫,这种气度,非人间能有!
李贺志在报国,他的诗处处透露出这种“心事”: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致酒行》)
好一个“雄鸡一声天下白”!尽扫黑暗,展现光明,给人多少信心!一千多年后,1950年毛泽东主席在《和柳亚子先生》诗中,化用此典(“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形容旧中国长夜已经过去,新中国的光芒照耀人间,给人多少鼓舞,诗人的胸怀是相通的!
好一个“少年心事当拿云”!年轻人风华正茂,应该志存高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主席诗),李贺擂响了年轻人心灵的战鼓! 三、“石破天惊逗秋雨”——唐代最“怪”的音乐诗
李贺不仅有“鬼才”,而且是个“怪”才(宋 朱熹《朱子语类》:“李贺较怪得些子”)。所谓“怪”,就是写诗时,总有一些奇想:奇特的构思,奇特的人物、情节,奇特的语言等等,这些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李凭是当时的宫廷音乐家,擅弹箜篌,“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十分走红。箜篌,中国古代的弹拨乐器,二十三根弦,有卧式、竖式两种,竖式类似当今西洋乐器中的竖琴。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此琴用蜀中的梧桐木(有东汉蔡邕用梧桐木造“焦尾琴”故事)、吴地的真丝所造,十分精美。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弹奏起来,空山的云雾被美妙琴声吸引,颓然凝滞而不流动——那真叫“响遏行云”啊!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湘妃泪洒斑竹;素女(霜神)面带悲愁,那是李凭在长安(“中国”,即国中)弹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玉质的昆仑山碎了啊,凤凰引亢高唱——那琴声何其清脆、浏亮。芙蓉花含着露珠儿,正在流泪呢;香兰花绽开花瓣儿,露出了美丽的微笑——李凭的琴声忽而悲伤,忽而欢快,何其美妙!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长安城四周(十二个城门)的秋天寒气啊,被琴声融化了;二十三根琴弦上发出的美妙旋律,感动了天神紫皇!——那和美的琴声又何其神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娘娘正炼石补天呢,却被箜篌的声浪震得石破天惊,引来秋雨倾盆——这琴声真是惊天动地啊,震撼乾坤!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天上有位神仙叫成夫人,老太太是弹箜篌的高手呢。可如今你随着李凭的琴声进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