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编后记
罗锦堂:我上陇西中学的高中三年级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穿着一袭蓝色长衫,手执一柄折扇,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胡须飘飘然在微风中披拂着,真有些仙风道骨似的,一看便知是外乡人。这位老先生一开口便自我介绍:“兄弟是河南来的,但根据我们的家谱,在唐代时,我们与大诗人李贺是同一族人,李贺死后,家人彼此才分散,我们一家到了河南便落业下来,一直到现在。又从家谱上知道,李贺卒后,确系埋葬在贵地陇西,所以我不辞千里而来,目的是要找李贺墓地。”一说到李贺之墓,我比谁都熟悉,我立即去家里拿了一本襄武人物志,其中有一篇李贺的传,他全部抄了去。第二天,我又约好陪他去李贺的墓地,因为我们乡下老家在昌谷乡,而李贺墓就在昌谷乡孙家庄回回阳山的山腰,距我们家仅一箭之遥。墓上共有3统碑,全部倒塌,无人管理,但无人不知那就是李贺之墓。那位异乡人看到墓地那样荒凉,面对颓垣断碑,突然掉下泪来。我当时假装没有看见,他便毫不厌烦跪在那荒草丛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抄碑文,直到日落黄昏,乡村灯火初上时,他才肯离开,但碑文尚未抄完。他告诉我,他明天还要来,就不要我陪了。以后我就与那位老人失去了联络,一切的事就不知道了。
石锡铭:籍贯指的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辞海》)。关于李贺的籍贯,史籍上记载不一。《辞源》、《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上均称李贺为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巩昌府志》、乾隆版《陇西县志》及《陇西县志疆域(陇西幅员图)》上对李贺籍贯、李贺墓、李贺南园均有记载和标记。《中华姓氏通史》载:“李贺,陇西人,字长吉,为唐宗室之后。他七岁能词章,诗句多奇境,为唐诗中奇才”。李贺在自己所作的诗歌中,也多次自称“陇西李贺”。有一点可以肯定,李贺死后葬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俗称“学士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山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近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乾隆版《陇西县志》亦载:“仁寿山在城西南里许……其上有李贺墓。”七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时坟丘被毁。“李贺墓碑”今存陇西李氏龙宫。
总之,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李贺出生在河南宜阳昌谷,祖居是甘肃陇西,并且逝后葬在故里。李贺自称陇西人,不是有些书籍说的“是指李贺的郡望而言”,而是就他的籍贯所称。
李贺诗集,自编为四卷本授予沈子明,收诗 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数不同,编次也很零乱,并非准确编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 4卷外加上《外集》1卷,诗23首,与4卷合计,共242首,篇数也和李贺自编的不同。5 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传,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集名为《李长吉文集》,无外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后两种原书今藏北京图书馆。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吴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传。后有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文燮各家的评或注。还有陈本礼《协律钩玄》、黎简评本和吴汝纶评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将王琦《汇解》、姚文燮注及方世举批注三种评注本汇编、加以校点而成。1984年出版的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是兼年谱与诗注性质的新著,解诗与旧注多有不同。
李贺生平,有李商隐《李贺小传》、 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还有朱自清的《李贺年谱》和钱仲联的《李长吉年谱会笺》、《李贺年谱会笺》可资参考。借此机会,整理其资料,并选其诗三十余首放在首卷,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