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贺 >> 正文

 

“诗鬼”李贺,其人其诗

里仍然是残缺不全。

  苏小小是情梦难圆,而李贺是功名不就,不同的路途,却是相同的憾恨,让李贺对两百多年前的这个绝色名妓怀有了特殊的感情。他在另一首诗《七夕》中写到,“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李贺的《苏小小墓》是想告诉我们,也是想告诉自己,死亡并不是现实的颠覆,并不是苦难的解脱,尘世未了的怨恨,在鬼蜮中还会滋生蔓延;尘世未竟的功名,在鬼蜮是同样难就!

  在李贺的想象中,死亡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

  塘水寥寥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

  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芽,

  蛰萤低飞陇泾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

  鬼灯如漆点松花。

  荒芜的南山之野,幽冷的秋雨之夜,凄风呼啸如鬼在惨呼,那死水塘中有不知名的虫子在吱吱怪叫,古老的山石上爬满久远的苔藓,连那娇艳的山花也是面带哭色,荒田里稻禾抽了穗,田里的小路弯弯曲曲,萤火虫低飞乱窜,泉流石上叮咚,鬼灯明灭不定,仿佛在指引着新来的鬼魂……这是多么令人感觉恐怖的一个诡异世界!而那些告别尘世来到这一世界的鬼魂,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李贺在他最负盛名的鬼诗《秋来》中给了我们回答:

  桐风惊心壮士苦,

  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

  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

  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

  恨血千年土中碧。

  流年似水,功名不就;秋风落叶,令人心惊。呕心沥血作就的辞章,徒饱虫腹。我啊纵使才高八斗,宏志凌云,竟无人赏识。苍天有眼,尘世无情,让人悲慨,愁肠曲而复直。谁都想青史留名,谁都想成就伟业,因为这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完善。作为一个十分重视生命的诗人,李贺自然也渴望自己的生命价值能够得到实现,所以,在功名的追求上,他一生都很热衷。只是很不幸,他因犯父讳,连追求功名的资格都被社会剥夺了。“我心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于是,他只好企盼在死亡的世界里找到知音了,“雨冷香魂吊书客”,他幻想在凄凄冷雨中,在幽冥鬼蜮里,会有知己知赏自己。可是,“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死亡的世界里,远远传来的仍是那怀才不遇的鬼魂在愤愤不平地吟唱南朝鲍照的《嵩里行》……冥冥之中,依然是是非不分,贤愚不明,同样有人怀才不遇,抱负难施,人世鬼蜮,相去无多。

  (二)李贺对死亡世界的营构,对死亡的病态关注,使得他的诗歌流露出了极为浓郁的伤感意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他内心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凄伤愤恨、悲痛自怜。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明:

  首先,从大的时代背景上来看,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战乱频繁,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君主昏庸,侈糜成风,农民破产,民生凋敝。李贺在这黑暗的尘世里目睹了太多的惨苦和无奈,他对这黑白颠倒的世界充满了绝望和憎恶。

  老夫饥寒龙为愁,

  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事蓁子,

  杜鹃口血老夫泪。

  这首《老夫采玉歌》写的是一个老人被迫到蓝田山的溪水中为封建统治阶级采玉的情景。漆黑的山冈上,饥寒交迫、单薄瘦弱的老人孤单而艰难地采食着蓁子,风雨抽打着他的身体,连浑浊的溪水中的那条龙都对他投来同情的忧怜的目光,杜鹃鸟也在悲伤地啼叫着,老人不禁老泪纵横……这是在当时的劳动人民中经常会看到的生活面。李贺心忧黎民,抱负远大,但无法也无力施为,在愤恨之余也只剩叹息。在现实的世界里,他看不到一丝希望,并因此促使他对死亡的关注和探索,但他对死亡的世界的期待也是消极的,他用冷艳奇诡的笔调勾勒的鬼蜮冥界同样的森寒恐怖、丑恶寒心。

  李贺感慨自己一生多难,曾写过一首《伤心行》自况:

  咽咽学楚吟,

  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

  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

  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

  羁魂梦中语。

  病骨支离的诗人呜咽地吟诵着屈原的诗篇,诗中倾诉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深刻悲哀更加重了他的感伤。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入暮,满头花发可为证;而自然界也正处在秋天,飘落的黄叶被风雨吹打着,呼啸声声。深夜了,灯油将尽,灯焰微微发青,扑灯蛾在幽暗的光线下飞窜,古老的墙壁积满灰尘,陪伴着羁留异乡的诗人孤独的梦魂……从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了诗人多病的体态,哀怨的神情,明白了志不得酬的悲郁是怎样啃噬着他的心……虽是宗室后人,却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诗鬼”李贺,其人其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天上谣  李贺诗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诗名篇李贺【老夫采玉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致酒行】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诗名篇李贺【感讽五首】(其一)赏
    唐诗名篇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赏
    唐诗名篇李贺【苦昼短】赏析
    【作者小传】:李贺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诗的现代性
    论古代诗家评李贺
    李贺诗过华清宫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诗李凭箜篌引鉴赏
    苦闷的诗歌天才——李贺
    诗 鬼——李贺
    李贺故里
    唐诗名篇李贺【秋来】赏析
    李贺与《高轩过》
    唐诗名篇李贺【梦天】赏析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
    唐诗名篇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巫山高】赏析
    马诗(李贺)
    李贺降昌谷 天生诗人质
    《雁门太守行》赏析
    《中华文明大讲堂》壮哉唐诗:“鬼才”
    【《将进酒》(李贺)诗文赏析
    李贺诗咏怀二首(其二)鉴赏
    悲伤的李贺
    李贺简介
    南园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将进酒》 -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南园(其六)   李贺
    苏小小墓  李贺
    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
    可怜的李贺
    “鬼才”李贺
    李贺生平简介
    唐诗名篇李贺【秦王饮酒】赏析
    唐诗名篇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鉴赏
    宫娃歌  李贺诗鉴赏
    南山田中行  李贺诗鉴赏
    黄家洞  李贺诗鉴赏
    老夫采玉歌  李贺诗鉴赏
    李贺诗马诗二十三首(选三)鉴赏
    李贺诗示 弟鉴赏
    李贺诗古悠悠行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李贺诗南园十三首(其五)鉴赏
    李贺诗浩 歌鉴赏
    李贺诗梦 天鉴赏
    李贺诗苏小小墓鉴赏
    李贺诗雁门太守行鉴赏
    李贺年表
    李贺诗黄头郎李贺鉴赏
    美人梳头歌  李贺诗鉴赏
    唐诗名篇李贺【天上谣】赏析
    秋 来  李贺诗鉴赏
    秦王饮酒  李贺诗鉴赏
    罗浮山人与葛篇  李贺诗鉴赏
    长歌续短歌  李贺诗鉴赏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李贺诗鉴赏
    将进酒  李贺诗鉴赏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诗鉴赏
    感讽五首  李贺诗鉴赏
    出 城  李贺诗鉴赏
    开愁歌  李贺诗鉴赏
    李贺诗人简介
    二十世纪李贺研究述论
    唐诗百话·李贺:诗三首
    官街鼓  李贺诗鉴赏
    致酒行  李贺诗鉴赏
    李贺的写作姿态:在焦虑与放纵之间游
    苦昼短  李贺诗鉴赏
    艾如张  李贺诗鉴赏
    平城下  李贺诗鉴赏
    高轩过 李贺
    河洛春秋李贺故事:迷魂招不得 生前身
    高轩过  李贺诗鉴赏
    作家故事·诗鬼李贺
    夜坐吟  李贺诗鉴赏
    巫山高  李贺诗鉴赏
    北中寒  李贺诗鉴赏
    江楼曲  李贺诗鉴赏
    老夫采玉歌诗词赏析
    上之回  李贺诗鉴赏
    长歌续短歌诗词赏析
    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诗鉴赏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梦天 李贺
    上云乐 李贺
    致酒行 李贺
    李贺的诗
    论李贺诗歌的美学品质及成因
    <李贺诗选>编后记
    李贺的创作方式
    马 诗词赏析
    南园诗词赏析
    感枫五首诗词赏析
    马诗诗词赏析
    李贺咏马
    秦王饮酒诗词赏析
    如何看唐朝李贺的隐秘文心
    咏怀二首诗词赏析
    咏怀二首 其二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诗词赏析
    天上谣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
    苏小小墓诗词赏析
    秋来诗词赏析
    梦天诗词赏析
    南山田中行诗词赏析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词赏析
    致酒行诗词赏析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词赏析
    示弟诗词赏析
    浩歌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