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和光明作家发了很多这样的东西。因为我到地震现场以后确实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两点:一个就是生命,说来说去最关键的地震让我们最揪心的就是生命的问题;二是生者和死者之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某些精神的东西,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所以我的情感,包括我的感受,包括我去现场独立思考的东西都在我的《生 命第一》当中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
主持人:当时确实还是有很多作家直接去汶川地震现场进行直接的采访。
何建明:我们作家协会是第一个团,高洪波是团长我是副团长,当时走到北 川现场可以说作家当中我是第一个到现场的,我走的路也比较多了,感受也比较 深刻,后来也陆续去了几批作家,他们也陆续地在写,而且也有写出来的。我认 为我们报告文学作家包括一些诗人使命都是一样的,每当碰到国家大事的时候我 们都会冲到前面,而且我们还会经常碰到,总是冲在前面的“作家勇士”。

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做客新华网
世事纷扰,最渴望当个专业作家
主持人:你是咱们国家唯一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的作家,现在又是作家出版社掌门人,那你是怎样协调管理和写作之间的关系的?
何建明:这对我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作为一个社长来说,我天天面临一百多个人,我们平均每天出两部书,作为社长我去的时间不长,我去了大概四个多月,我几乎天天都要面临着每个编辑和我讨论、交流,各个部门向我汇报和处理的事情,所以我每天几乎是七、八点钟到单位,一直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走。我的办公室门口都是排着队的,一天下来我都觉得有点头晕了。但是我也必须去面对,就是因为我想迅速地处理我们出版社的问题,而且很令我欣慰的是通过大家的努力这四个月里我们出版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很多,大家的干劲也很足。
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很痛苦,我欠了很多账,很多别人让我写的东西我到现在也没有写出来,这一点我很遗憾,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写作,我自己对我的要求就是“我有两个肩膀,一个肩膀扛着出好书的责任;一个肩膀承担着写好书的重担”,我想我尽我所能吧。
主持人:你最希望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何建明:我希望当一个诚实的作家,我现在干了30多年获了那么多奖,他们都把我当做作家,但是我从来没有一天真正当过一个作家,我从来没有整个的十天的时间静下来写作,这也是我很遗憾的事情,如果问我最喜欢哪种工作,我希望当一个专业作家,我希望像一个专业作家一样有无限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进行自己的写作,这是最好的。有可能这要等到我退休的时候了,我希望在这之前组织上给我安排一个专门写作的时间我就很开心了。我到现在认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业余作家,我的作品也是业余的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