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e >> 何建明 >> 正文

 

《国色重庆》一本书里的重庆形象

  著名作家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国色重庆》由重庆出版社隆重推出(本报副刊正独家连载),为重庆直辖10年献上一份厚礼。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晚报于近日联袂举办了作品研讨会,特邀本市有关专家、评论家对作品进行了解读和评点。 

  难忘岁月 珍贵史料 
  周勇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教授 
  《国色重庆》出版了,可喜可贺。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先睹为快。第一章《金色时光》就吸引了我。 
  记得十年前的1996年7月初,四川省委领导同志传达了中央关于准备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随后就成立了筹备班子,开始了研究工作。我有幸担任重庆直辖市发展战略专家组副组长,负责直辖市发展目标方面的研究,也因此接触了大量关于这一重大决策的资料。这对于我这个以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史为已任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时期,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派,我也或单独或陪同市领导会见过包括基辛格在内的国外政要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编等国外人士,也向来访的一批又一批的兄弟省市的同志们介绍过重庆的情况。他们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央为什么要设立重庆直辖市,希望了解这个决策的过程。尽管我们了解的也很有限,但鉴于纪律,在当时是不能披露的。1992年,重庆直辖五周年时,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和重庆市政协文史委决定编写《设立重庆直辖市纪实》一书,我又参加其中。在原市委副书记、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孟广涵同志的主持下,经过批准公布了一批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资料,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 
  这以后,我仍然一直关注着直辖决策的资料披露。2003年,李鹏同志的《三峡日记》公开出版,我如获至宝。特别是他披露了一个重要的材料,就是1985年1月19日李鹏同志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准备成立三峡行政区来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做好淹没区的移民和经济开发工作。对此,邓小平提出了“把四川省一分为二的设想”,就是“可以考虑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城市;另一个以成都为中心城市”。(《李鹏三峡日记》第63、65页)。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披露,它证实了邓小平在设立重庆直辖市决策中的重大作用。在《国色重庆》中,作者又有新的披露——时隔十年后,1995年11月9日,李鹏同志在第7次考察三峡工程时向湖北、四川的领导同志第一次公布了邓小平关于把四川一分为二的决策,据我所知,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给中央的报告是在这一年12月上报的。这一材料作者采访于时任四川省副省长兼秘书长的甘宇平同志。甘宇平说“1985年到1995年,整整过了10年。这是我们第一次从中央领导口中听到要把重庆建成直辖市的正式意见,更是第一次知道邓小平同志早在10年前就有了这样的宏伟决策。所以说,重庆人应当永远记住1985年1月19日这个重要的日子。” 
  《国色重庆》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作者是以严肃的态度来采访和创作的。我以为,就重庆直辖的决策过程来说,这部书又是具有文献和史料价值的。 

  聚人心 鼓士气 促发展 
  刘健春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好,大家评得到位,说得坦率。我认为,《国色重庆》这部书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为重庆直辖十年建立了档案。这部书总结提炼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本书的切入点,是从城市的元素着手,山水江城,重庆风格,并充分发挥一个优秀作家的能力,跳出了某些文学作品的条条框框。 
  第二,成为宣传重庆的最好范本。这部书深入弥补了我们对外宣传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向国人向世界宣传重庆的形象。 
  第三,是教育重庆人最好的教科书。让大家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懂得发扬重庆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懂得要迎来更灿烂的明天就更要奋进。 
  第四,很有学术价值。这部书为以后继续总结、研究重庆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第五,是本励志的好书。这部书的出版,正值重庆直辖十年之际,也正值中央批准重庆成为“新特区”之际,有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 
  重庆出版集团为重庆人民做了件好事,功在当代,泽及后人,在重庆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晚报等媒体,也为宣传《国色重庆》做了大量工作,收到很好反响。 

  鸿篇巨制 亮丽厚礼 
  蓝锡麟 著名评论家 
  《国色重庆》这本书是重庆出版集团献给重庆直辖十周年的一份亮丽厚礼!真的是很巧,在重庆直辖十周年来临之际,中央给了重庆一个大礼——“新特区”,尽管在筹划写这本书时还没有宣布这个大好消息,而这种契合,却让《国色重庆》这本书的价值得到拓宽。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多方位、全面地反映了重庆直辖十年以来承担中央分配的大事完成的过程,反映面之广,信息之多,角度之新,是首本大视角正面反映当代重庆发展的作品,是过去写重庆的作品所不能企及的。这本《国色重庆》保持了何建明报告文学一贯的长处:气势比较宏大,视野比较开阔,而且感觉敏锐,表述生动,有感染力。特别是在结构上下了工夫,称得上是鸿篇巨制。如第一章《金色时光》,写历代领导人对重庆对三峡的关注,一开篇就很有气势,一看就是大制作的态势。第二章《蓝色交响》和第三章《黑色悲壮》,我认为是全书中最好的篇章,生动地、深情地畅写了直辖十年来重庆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村发展之突飞猛进!第五章《美色遍地》也有它的特色,是最惹眼的章节,可读性很强,但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 

  史志 镜子 
  黄铁军 原重庆晚报副总编、高级记者 
  《国色重庆》这本书,我是把它当作新闻作品来看的。因为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是由新闻中的长篇通讯演化发展而来的,何建明的创作成功有两点,这就是:真实、新鲜。这本书里的所有人和事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何建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国色重庆》一本书里的重庆形象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愿为“百年石油”耗尽后半生——访作
    伟大工程的壮丽诗篇——评何建明的长
    《北京保卫战》之五:走进SARS病毒实
    实践“政治经济学”的作家何建明
    《北京保卫战》之二:SARS袭击北京之
    何建明:重写中国改革开放史
    永远的红树林——一个青年社会科学理
    生命如歌,文学如歌
    何建明第三次捧大奖
    《北京保卫战》之一:来自指挥部的报
    永远的红树林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共产党员,跟我上!”
    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动人报告
    北方大港人
    何建明:做一个冲锋的战士
    《北京保卫战》之三:泪流满面的日子
    何建明:劳动人民的孩子不怕劳动
    人民性的价值立场——评何建明报告文
    冀东大发现
    何建明:报告文学家是冲锋的战士
    《北京保卫战》之四: 分分秒秒第二战
    何建明
    展现伟人的智慧与幽默——杨华方长篇
    来自龙门山的报告
    亲人不哭,而我热泪盈眶……
    何建明:我不看好靠操控的畅销书
    吴仁宝:从“泥腿子”到农民巨人
    2003年文坛回眸之六报告文学了 影子跟
    何建明:刊物卖版面不光彩 文学不该与
    何建明:一边是冰山 一边是火焰
    不懂农民就不懂中国——评何建明《农
    用文学见证和发现历史
    生命如歌
    记忆2010年最痛的瞬间
    源头活水笔底波澜——关于《根本利益
    何建明:一个优秀作家必须具备的五种
    用文学形式阐释科学发展观
    高考,不倦的话题——读《中国高考报
    融通大理性大悲悯的大叙事
    向生命施爱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