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左)与新华网主持人胡锦在新华网直播间
新华网消息,11月26日,著名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何建明做客新华网,就“某国家级刊物公开卖稿”一事梳理了报告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为当代文学的处境及未来作了精彩的解读。
嘉宾简介:
何建明,苏州人。作家出版社社长。著名作家,全国劳动模范。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在部队工作十五年。后转业到北京某中央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1992年起任文学杂志主编。1996年调中国作家协会至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主编。文学专业和哲学专业研究生。已出版著作38部,改编电影电视8部。
代表作品有:《何建明文集》六卷本、《何建明获奖作品集》五卷本;长篇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根本利益》、《永远的红树林》、《恐惧无爱》、《中国高考报告》、《落泪是金》、《共和国告急》、《破天荒》、《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大国的亮点》《野性的黑潮》《警卫领袖风云录》《天堂祭》《科学大师的名利场》和长篇小说《东方毒蛇》、电影《西行囚车》、《信天游》、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女囚长》、学术著作《论纪实文学与写作》。
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其中《中国高考报告》被收入日本、澳大利亚等大学教材。
杂志公开卖版面很不光彩,但有隐情
主持人:你是如何看待《报告文学》杂志公开卖版面这样一个事件?
何建明:我最近注意到网络上都在说这件事情。首先我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觉得这个事件是很不光彩的,不光是办刊人不光彩,而且作为报告文学作家,从事报告文学创作这一行当的人也是件很不光彩的事。
但是,这件事有客观的社会原因存在。改革开放以后,办刊物的人非常多。我曾经是《中国作家》主编,也办过这样的杂志,和《报告文学》杂志很熟。在市场经济这样的条件下,稿子与金钱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但是,作为报告文学的文种和报告文学本身来说,我觉得不应该跟金钱挂钩。
当然,办刊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是公开的广告;有些企业包括一些干部需要作一些宣传;给刊物钱这种情况还是有的。其他文学杂志则是比较公开的,我所知道的一些杂志或者一些报刊收钱。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刊物还是文体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作为一种文体不应该和金钱挂钩,而办刊确实会和经济存在关联。但是,我们要以什么为主导,这是很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一律规范哪种东西可以,哪种东西不可以。但是至少有一点,如果有一个企业给钱作为软性的广告,在客观现实中是存在的,如果文学作品是以金钱换版面的话,就有失于文学作品以及文体自身的纯洁性,它对公众和读者也是有欺骗性的。
深层次地说,我对《报告文学》这个杂志是比较了解的。改革开放以后,报告文学迅猛地发展起来了,很多读者都很喜欢,从《哥德巴赫猜想》一直到现在30多年,报告文学已成为一种读者喜欢的文体。但是以前没有正经的刊物,原来《报告文学》杂志是茅盾当主编,我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是在《报告文学》上发表的,后来这个杂志停了一段时间。最后湖北拿了这个刊号,客观地说他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实力。虽然我还是这个杂志的编委,但是我从来没有承认过。原来有位作家也是他们的编委,但是后来他还是撤出来了,为什么撤出来呢?第一是没有钱来办,第二确实是没有作者。所以我认为一个文学出版社不给他一定资金的支持是办不下去的;第三作为省级的文学刊物,它无法覆盖中国报告文学的使命和责任,客观地讲,他们公开卖版面是有客观原因的。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写的新闻报告
主持人:新闻出版总署官员说:因为报告文学是纪实性作品,里面的事件都是真人真事,是一种新闻,而卖版面的事情就相当于有偿新闻。你如何看待新闻与报告文学之间的联系?
何建明:我对报告文学的定义是这样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写的新闻报告。这个定义在辞典上找不到,是我从事几十年报告文学生涯总结出来的,我认为这是对它比较准确的定位。原来新华辞典上说是散文特写的总称,我认为不确切。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认为他是报告,不但信息量很大,而且有报告的对象,如果新华社社长或者一个企业的老板讲话没有人听,那他的这个报告就不成为报告,我们写的报告文学首先具有报告性。光有报告也不行,还必须具有新闻性;光有新闻报告还不行,必须还有文学性。所以我的定义是有新闻性的报告,还必须是用文学手法写的新闻报告。这是从专业角度来说的。
新闻和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从文体本身讲,关于真人真事这部分是必须按照新闻规律执行的。我是搞报告文学的,何人、何事、何地等新闻报告的五大要素是报告文学当中必须有的,但是它和新闻不一样的地方是,文学作品强调细节,它和新闻的真实性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文学的真实,不是新闻的真实,但是文学真实里面必须包含着新闻的真实,同时它还有一个文学本身对社会理解的真实。所以它们的差异和相连点就在这里。
主持人:有网友问你是如何看待报告文学现状?现在的报告文学缺乏直面现实、直面社会矛盾的勇气和实践力量,深刻关注社会矛盾的作品为什么难以涌现?
何建明:我觉得这位网友说得有一定道理,之所以有一定道理,是这几年读者期待有更多的报告文学作品能够让人们记住。但是,他说得不全面,因为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