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e >> 何建明 >> 正文

 

愿为“百年石油”耗尽后半生——访作家何建明

江书程

 当代著名作家,全国劳动模范。苏州人。在部队工作15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获得者;两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永远的红树林》、《根本利益》、《国家行动》、《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恐惧无爱》、《共和国告急》、《国家日记》、《警卫领袖》、《何建明文集》(六卷)等。已出版文学著作28部,电影电视作品5部。 
  作家何建明的名字是和报告文学连在一起的。他的许多报告文学作品,如《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等,广受欢迎,有的还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最近,他的又一部力作——《部长与国家》轰动文坛,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记述的是“独臂将军”余秋里当年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极其艰苦的松辽平原上进行石油大会战的传奇故事,惊心动魄、催人泪下。作品涉及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整个历史和几乎所有重要人物,极具历史价值与可读性,被文学评论界誉为“近年最具影响力的石油纪实文学”。 
  10月19日,何建明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中国作家》杂志社接受了我们的专访,这位知名作家那份浓浓的石油情令人深受感动。 
  何建明现任《中国作家》主编,在他位于杂志社三楼的“小”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办公室本来就不大,因为堆满了书,显得更狭小。在他身后的大书架上有许多石油方面的书。何建明说,他收藏的石油书籍有上百本。 
  何建明早年当过记者,对采访和被采访都十分内行,所以没等记者提问,他打开的话匣子,就像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哗流淌。 
  何建明首先介绍起《部长与国家》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初衷。他说,当时正值余秋里将军90岁诞辰,中央军委委托他写这本书。后来他发现,将军最辉煌的岁月,是在担任石油部长期间,最精彩的是指挥大庆石油会战这一役。“当时就决定写这一段,这部分既是将军最辉煌的年代,又是我们中国石油工业最辉煌的历史”。他认为,新中国最值得自豪的两件事:一是“两弹一星”上天;一是大庆油田的发现。 
  写书的另一个初衷,则是何建明本人对石油的浓厚兴趣。他对石油有自己的理解。他说自己几乎每天都上网,对石油方面的信息非常敏感,尤其是国际油价,“一直关注,好多年了,成了习惯”。他说,石油早已超越了其作为资源本身的意义。大庆油田大庆人,值得用浓墨重彩。 
  “早年有《创业》这部好电影,影响了好几代人;现在,全国上下再次掀起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热潮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奉献出一部好作品。”他相信,《部长与国家》能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何建明说,在他创作的二三十部作品中,无论是从艺术还是创作的角度来看,都觉得“这一部是最好的”。他认为,大庆石油会战这段历史,是一部特别精彩的历史卷,能成就史诗般的作品。 
  何建明形容大庆石油会战是年轻的共和国“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说,现在建国都快60周年了,是什么东西一直在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国家前进?他觉得,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大庆精神继承了革命年代的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创造了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党的精神。大庆这面旗帜从来没有倒过,大庆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永远在高高飘扬”。他认为,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始终高举大庆这面旗帜,把伟大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 
  他认为,宣扬大庆精神,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召开,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建设和谐社会成了共识。许多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在当年大庆石油会战中都得到了很好体现。大庆高效开发50多年了,“红旗还在高高飘扬”,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最好诠释。 
  何建明说自己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闪现出这么一幅面:五六万人在冰天雪地、一望无际的松辽荒原中战斗,没有了金戈铁马,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钻塔和轰鸣的钻机。以“铁人”为代表的石油大军,硬是靠人拉肩扛和冲天豪气,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发现了中国的大油田,挺起了共和国的脊梁。而站在这支石油大军身后的巨人,则是以将军为代表的共和国早期的石油工业领袖们。他认为,余秋里与王铁人的关系,是将军与士兵的关系。 
  谈起采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何建明动情地说,大庆这座城市,在他心目中就是一座“工业的圣城”,是“诗化的城市”。他说自己是“以一种敬畏的心理去朝拜”。为了写作这本书,他前后去过大庆五六次,每次都是一次“身心的洗礼”,“你看大庆到处那一个个叩头机,就那样默默无闻的,像老黄牛似的,一叩就是四五十年。我觉得它们就是一个个大庆人,就是一个个共和国石油先驱们伟岸的身影!”何建明谈起对大庆的印象和采访中的感受,语气越说越激动,眼里满是虔诚。 
  何建明似乎有说不完的感受。他说,采访“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时候,在地质资料馆里,看到一张张地质图,好像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那一刻,他觉得,石油是如此的美妙! 
  在当年大庆会战前线指挥部,在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3井,他说自己似乎看见了将军们当年挑灯夜战的场景,似乎听见了石油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那一刻,他觉得,石油人是如此可爱! 
  在参加当年会战的老石油人家里采访时,看到蹒跚的老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听着老人讲当年“人拉肩扛”的故事,边讲还边流着涎,那一刻,他觉得,石油人身上那种精神是如此伟大…… 
  从2003年开始,何建明开始了近一年的采访,前后采访了200多人次,包括6位健在的老部长和十几位部长秘书,采访了“铁人”的亲戚、朋友、徒弟等,并深入基层采访了许许多多的一线工人,同时还采访了许多已经走出大庆的大庆人。他每次去大庆,就一头扎到采访中去,每天的采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何建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愿为“百年石油”耗尽后半生——访作家何建明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伟大工程的壮丽诗篇——评何建明的长
    实践“政治经济学”的作家何建明
    《北京保卫战》之五:走进SARS病毒实
    《北京保卫战》之二:SARS袭击北京之
    生命如歌,文学如歌
    永远的红树林——一个青年社会科学理
    何建明:重写中国改革开放史
    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动人报告
    何建明第三次捧大奖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永远的红树林
    “共产党员,跟我上!”
    《北京保卫战》之一:来自指挥部的报
    向生命施爱
    吴仁宝:从“泥腿子”到农民巨人
    何建明:刊物卖版面不光彩 文学不该与
    亲人不哭,而我热泪盈眶……
    来自龙门山的报告
    何建明
    《北京保卫战》之四: 分分秒秒第二战
    《北京保卫战》之三:泪流满面的日子
    展现伟人的智慧与幽默——杨华方长篇
    2003年文坛回眸之六报告文学了 影子跟
    何建明:劳动人民的孩子不怕劳动
    记忆2010年最痛的瞬间
    不懂农民就不懂中国——评何建明《农
    用文学见证和发现历史
    何建明:做一个冲锋的战士
    人民性的价值立场——评何建明报告文
    冀东大发现
    何建明:报告文学家是冲锋的战士
    北方大港人
    何建明:我不看好靠操控的畅销书
    融通大理性大悲悯的大叙事
    高考,不倦的话题——读《中国高考报
    用文学形式阐释科学发展观
    何建明:一个优秀作家必须具备的五种
    源头活水笔底波澜——关于《根本利益
    何建明:一边是冰山 一边是火焰
    生命如歌
    《国色重庆》一本书里的重庆形象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