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e >> 何建明 >> 正文

 

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动人报告

作者:吴 海

  何建明是我国当今文坛一位颇具活力与实力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代表性作品《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等推出后好评如潮,连连获奖,这就奠定了他在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突出地位。
  《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是何建明新近创作的又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力作,刚一问世就引起广泛关注,《文艺报》率先对此作了专题采访。我急切地读后,也不禁被作品中那种大格局、大气势、大视野所吸引、所打动,特别是其中的“百年梦想”、“世界级难题”、“国家行动”、“百万三峡大移民”等几个关键词更引我沉思、使我震撼。因为这些词语潜隐着太多的内涵,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无不包容其中,它们几乎支撑着整个作品的构架,理解了它们,就把握住了作品。
  阅读时,我的目光在“国家行动”四个大字上不知停留了多久。作品的内容主体是写“三峡大移民”的,但在此前面冠以“国家行动”四字,一下就把“三峡大移民”这一主体事件的意义与层次提升到一个制高点,也使作品自然地透出一种大气,同时表现出作家对这一题材重大价值的深刻认识。长江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个“三峡梦”最终圆在20世纪末的90年代,乃历史的必然,是改革开放造就的人间奇迹。由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引出举世瞩目的三峡大移民。而百万三峡移民却是个公认的“世界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世界难题”,于是就有了举世瞩目的“国家行动”。难题考验了我们的党,考验了我们的人民。面对难题,我们交出了令世人惊异的答卷:“倒计时开始”、“走出峡江”、“美丽的家园等着你”!这就是全书的恢弘构架,这就是作家的创造性思路。我们正是沿着作家的这一艺术思路,探寻到了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全部奥秘,读到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地展现破解“世界级难题”光辉历程的动人报告。
  全书的中心事件既然是“三峡大移民”,那么,三峡移民无疑就成了作家首先要描写的中心人物。读完作品,我深深感到三峡移民始终处于两难的境地,即爱国家与爱故土的矛盾与痛苦。兴建三峡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是圆几代国人的世纪梦。而三峡人却世世代代与三峡同呼吸共命运,三峡的一山一水、一一木都已融入三峡人的血脉之中。移民就意味着“扯根”呀,移民就是告别故土呀,所以移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与痛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家通过三下三峡的广泛而深入的采访,在作品中充分描述了三峡移民们的这种复杂矛盾与情感痛苦,从而使作品获得了一种巨大的真实。正因此,我很欣赏作家在题记中写的这些话:长江三峡移民“是世纪之交的一群伟大而可贵的人。无论他们怎样的被动或主动,痛苦或欣喜,计较或宽容,他们都以自己崇高的民族献身精神名垂青史”。不错,当你看着王朝珍奶奶离家时带领家人“给老宅居磕个头”的情景、感受着水娘“越看大江越发痴呆”的深情、面对着谭启珍老人叫家人搬着她的“大红寿棺”踏上征途的一幕时,我们能无动于衷吗?当你领略着大宁河边付绍妮的“石头情”、秭归农民江三的“橘园情”、香溪河边姐妹们的“昭君情”时,又能不情动于衷吗?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三峡移民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矛盾与痛苦,却最终用行动写就了“舍小家为国家”的壮丽诗篇,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华民族当代史上一群大写的人。与三峡移民相映生辉的是移民干部,他们是书中又一批光彩夺目的人物。他们那种全身心地扑在移民工作上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实在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请看:村支书郑昌省为了顺利迁移祖坟,他甘愿“披麻戴孝”,当全村那些亡灵的孝子;镇党委书记刘敬安亲自护送移民,当“人质”以取信于移民;镇长王祖乾即使遭到殴打和种种非礼待遇仍毫无怨言、忍辱负重;副镇长李美桂称为“移民女将”,负责迁坟时替死者亲属哭丧是常事。类似这样的移民干部是太多太多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随时都要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移民无小事”、“一切为了移民”的服务宗旨,已彻底转化成了他们的行动,他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正实践者。难怪作家会这样赞赏:“奔腾不息的长江记着他们”,“世界级的大坝会记着他们”,“党和政府及广大移民更不会忘记他们”。
  曾有人说,三峡库区堪称一座“历史博物馆”。我读完《国家行动》,发现作家何建明是充分注意到了神奇的三峡所具有的这一历史文化特点的,他自觉地把笔触伸进了历史深处,开掘这片民族文化的沃土,赋予了作品以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这里有大诗人屈原和美女王昭君的故里秭归,有被称为“中国诗城”的奉节,有传说为“鬼城”的丰都,有“神女峰”的美丽故事,有千古绝唱的诗篇,作家一写到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就神采飞扬地诉说着它们曾有的辉煌,把读者带进民族文化的历史长廊而留恋、向往,这使作品在强烈的时代感中又融进了厚重的历史感。
  报告文学是一种纪实文学,要让丰富的事实说话,要让生动的典型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但并不排斥必要而精到的描写、抒情与议论。《国家行动》中,在叙述基础上不时穿插的描写、抒情与议论比比皆是,常有升华思想与画龙点睛之妙。特别是《峡江“石头女”的情怀》、《香溪河边“昭君情”》、《离别的夜晚》这样的精彩片断,充满诗情意,把它们独立出来当成散文也毫不逊色。看得出作家是动了感情的,作家笔下的那幅大宁河“月下裸女戏水图”,简直是此时三峡最富情调的风景,散发出诱人的艺术魅力。
  愿《国家行动》一书走进百万三峡移民,走进广大读者之中。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何建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破解“世界级难题”的动人报告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愿为“百年石油”耗尽后半生——访作
    伟大工程的壮丽诗篇——评何建明的长
    《北京保卫战》之五:走进SARS病毒实
    实践“政治经济学”的作家何建明
    《北京保卫战》之二:SARS袭击北京之
    何建明:重写中国改革开放史
    永远的红树林——一个青年社会科学理
    生命如歌,文学如歌
    何建明第三次捧大奖
    《北京保卫战》之一:来自指挥部的报
    永远的红树林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共产党员,跟我上!”
    北方大港人
    何建明:做一个冲锋的战士
    《北京保卫战》之三:泪流满面的日子
    何建明:劳动人民的孩子不怕劳动
    人民性的价值立场——评何建明报告文
    冀东大发现
    何建明:报告文学家是冲锋的战士
    《北京保卫战》之四: 分分秒秒第二战
    何建明
    展现伟人的智慧与幽默——杨华方长篇
    来自龙门山的报告
    亲人不哭,而我热泪盈眶……
    何建明:我不看好靠操控的畅销书
    吴仁宝:从“泥腿子”到农民巨人
    不懂农民就不懂中国——评何建明《农
    何建明:刊物卖版面不光彩 文学不该与
    何建明:一边是冰山 一边是火焰
    源头活水笔底波澜——关于《根本利益
    用文学见证和发现历史
    生命如歌
    记忆2010年最痛的瞬间
    《国色重庆》一本书里的重庆形象
    何建明:一个优秀作家必须具备的五种
    用文学形式阐释科学发展观
    高考,不倦的话题——读《中国高考报
    融通大理性大悲悯的大叙事
    2003年文坛回眸之六报告文学了 影子跟
    向生命施爱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