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课堂实录及评析 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小学部 陈德兵 执教 夏循藻 评析
第一课时
师:今天,陈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生:(齐)21 詹天佑 师:请同学们按《预习》提出的要求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自读全文) [质疑问难] 师:这些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共同研究解决。谁说说,课文是 怎样评价詹天佑的? 生: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板书:杰出 爱国]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杰出”是什么意思? 生:“杰出”的意思是才能、成就出众,超出一般。 评析:由检查预习入手拎出全文中心句,并及时板书重点词“杰出”、“爱国”,解释疑难词“杰出”,收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谁读读? [大屏显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生:(读) 师:詹天佑接受了什么任务? 生:詹天佑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师: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条铁路? 生:京张铁路指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 是联结华北和 西北的交通要道。 师:[板书:困难]修筑这条铁路有什么困难? 生: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师:[板书: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这句话告诉我们那儿的地理环境怎 样? 生: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地形非常复杂,在那儿修筑铁路十分困难。师:除了自然因素方面的困难外,没有其他方面的困难吗? 生:当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给修筑铁路带来困难。 生:修筑铁路的工具设备十分简陋,连一台抽水机都没有。 生:科技人才极为匮乏。 生:还有,缺少建筑资金。 师:是啊,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些困难把詹天佑吓住了 吗? 生:没有,他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 师: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师:[板书:嘲笑]詹天佑还不怕嘲笑,不怕谁的嘲笑? 生:不怕帝国主义者的嘲笑。 师:帝国主义者是怎样嘲笑我们的?请大家自由地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用“──”画出帝国主义者嘲笑我们的句子。 生:(读、画) 生: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师:[板书:是个笑话]帝国主义者认为什么是个笑话? 生:帝国主义者认为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京张铁路是个 笑话。 师:还有吗? 生: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 师还没有出世呢。” 师:[板书:还没出世]“还没出世”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现在一个也没有。 师:他们为什么不直接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现在 一个也没有”,而要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 没出世”呢? 生:他们这是十分瞧不起咱们中国人。 生:他们这是对我们的嘲笑。 生:他们这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 师:这些帝国主义者是多么地狂妄啊!还有吗? 生: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 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师:总而言之,他们的意思概括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只有他们! 评析:通过大屏显示关键句,准确地抓住其中的“任务、困难、嘲笑”三词,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师:从清政府提出修筑计划到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帝国主义者只 是一笑了之吗? 生:不是,他们还从中进行阻挠和要挟。 师:“阻挠”和“要挟”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阻挠”的意思是阻止、破坏,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要挟” 的意思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接受自己不合理要求和条件。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思考:帝国主义者阻挠、 要挟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 生: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清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 权。 师:这是直接目的,还有吗? 生:他们想通过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达到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的目 的。 师:是哪位同学读到这里有疑问?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取得修筑权,就能控制我国北部? 师:这件事发生在── 生:1905年 。 师:此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即将土崩瓦解。由于清朝政 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将中国当成了一块谁 都可以任意宰割的肥肉。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 平等条约。根据这些条约,谁拥有了铁路修筑权,就等于拥有了 一系列的权利,他们可以在沿线推销他们的过剩商品,可以沿途 架设电线,开办邮局,驻扎军队,逐步由经济上的控制过渡为军 事上的控制。使那儿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成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的天下。这些帝国主义者都怀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师:这些帝国主义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 计划时,便出来阻挠,阻挠不成便进行要挟,要挟不住便极尽能 事地进行冷嘲热讽。从这些词眼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些帝国主义者真是卑鄙无耻! 生:我看到了这些帝国主义者贪婪、野蛮的丑恶嘴脸。 评析:由“阻挠”、“要挟”二词带出时代背景的介绍,从一个侧面突出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师:面对险恶的地理环境,面对帝国主义者轻蔑的嘲笑,詹天佑没有 退却,而是── 生:(齐)毅然接受了任务。 师:请大家再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地接受了任务。 师:“毅然”是什么意思? 生: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师:他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接受这项任务?他当时会怎样想? 生:一定要为咱们中国人争一口气。 生:一定不能让帝国主义者的阴谋得逞。 师:这条路── 生:一定要修。 师:而且一定要──
生:修好。 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修路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 生:关系到国家的荣誉。 生:关系到民族的尊严。 师:从这个句子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热情。 生:我体会到詹天佑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师:让我们把这句话好好地再读一遍! 生:(声情并茂地齐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 任务 评析:紧扣关键句,再抓“毅然”分析,层层深入,又点“爱国”。 以多次齐读的形式,不断加深学生对詹天佑“爱国”品质的认识,做到了语言文字训练与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机结合。 师:詹天佑为中国人争气了吗? 生:争气了。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第七自然段。 师:请你把第七自然段读一读,大家边听边体会:从哪里可以看出詹 天佑为咱们中国争回了这一口气。 生:(读第七自然段。) 生: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 师:[板书:提早两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条铁路修得很快。 师:说得好。 生: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 不己。 师:[板书:赞叹不己]“赞叹不己”是什么意思? 生:不住地称赞。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条铁路不仅修得很快,而且质量很高。 师:那些嘲笑我们的帝国主义者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会怎样? 生:他们会目瞪口呆。 生:他们会哑口无言。 师:所以,书上说这件事 ── 生: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师:[板书:回击]对。那些帝国主义者不是嘲笑我们无论如何也完成 不了这项任务吗?现在,我们不仅完成了,而且比他们想象的要 快得多、好得多!将他们不可告人的阴谋摔个粉碎,给了他们一 个沉重有力的回击。据资料记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所花费的 资金比原计划节约二十八万两白银,全部费用只是他们外国专家 所打预算的五分之一。詹天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外国人 能做到的── 生:(齐)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 师:他们外国人不能做到的,── 师生:(齐)我们同样也能做到!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非常自豪! 生:我们为詹天佑感到骄傲! 师: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七自然段。 生:(自由读) 评析:采用变序教学,由上一环节的“争气”过渡到最后一段的学习,通过“提早竣工”和“赞叹不己”证明詹天佑的“杰出”和 “爱国”,特别是适时的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下面的学习起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第二课时 师:要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就要巧妙战胜这重重困难。 [板书:战胜]要克服这重重困难,仅靠强烈的爱国热情就够了吗?
生:不行,还得有杰出的才干。 师:课文选取了哪几件具体的事例来体现詹天佑杰出的才干? 生:开凿居庸关隧道、开凿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 师:同学们认为哪个不太好理解? 生:“人”字形线路不好理解。 师:我们那就先来研究研究“人”字形线路,哪位同学把写詹天佑设 计“人”字形线路的段落读一读?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再请大家看大屏,注意火车是怎么行驶的。 [动画演示] 师: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这种“人”字形线路? 生:是为了减缓坡度,让火车上山容易。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楼梯。 生:盘山公路。 师:减缓坡度的方法很多,比如建高架桥就是一种,詹天佑为什么不 采用这种方法而采用“人”字形线路? 生:那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还要有先进的设备,而那时 我们正缺少这些东西。 生:即使有,施工起来的难度也很大,而采用“人”字形线路则和在 平地上修路一样,大大降低了工程难度。 师:是啊,詹天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了难题,我们从中可以深 切地体会到詹天佑── 生:杰出的才干。 师:詹天佑的这一设计是以前的铁路建设史上没有的,是一个创举。 难怪那些来中国游览的外宾,见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 生:(齐)赞叹不己。 评析:动画演示“人”字形线路,形象直观,并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辅之理解,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突破了难点,方法得当。 师:常规开凿隧道的方法是这样的: [师画]
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采用的是这种方法吗? 生:不是。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隧道用的是两端同时凿进法,开凿八达 岭隧道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 师: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在纸上画一画。 生:(读、画) 师:谁到黑板上来画? 生:(分别画、讲解)
师:大家看看,这两位同学画得对吗? 生:对。 师:这样的施工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把工期缩短一半。 师:同样是开凿隧道,詹天佑为什么不采用相同的办法? 生: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高,只有300多米长, 如果也采用中部 凿井法,会浪费很多时间,也很困难,不划算。 生: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只采用两端同时凿进法,工期仍然很长, 而用中部凿井法,能使工期缩得更短。 师:詹天佑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最有效的施工方法,这 也是他杰出才干和创新精神的体现。 评析:让学生默读思考,动手画图,并讲明理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花时不多,再次加强了对詹天佑“杰出”才能的认识。
师:但是,使用这两种新方法如果稍有差错,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 后果? [用两个食指代表两个施工队进行前后、上下错位的演示] 生:如果稍有差错,就可能出现两个隧道错位,接不通。 生:可能会把隧道打成支离破碎的几截,误时误工。 生:严重的可能出现塌方,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 师:为了避免这些差错,施工前就必须进行── 生:认真勘测和周密计算。 师:“周密”是什么意思? 生:周到、细密,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师:为了达到技术上这种“周密”的高要求,詹天佑是怎么说的?又 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用“──”标出写詹 天佑怎么说的句子,用“·”标出描写詹天佑动作的词语。 生:(读、标) 师:詹天佑是怎么说的? 生:(读)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 自工程人员之口。” [大屏显示] 师:这类说法指哪些说法? 生:这类说法指“大概”、“差不多”等说法。 师:“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是什么意思? 生:工程人员不能这样说:“大概是吧”,“这个数据差不多吧。” 师:不仅不能这样说,更不能── 生:这样做。 师:你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生:詹天佑对工程人员要求十分严格。 师:还可以从哪儿体会出詹天佑对工程人员要求严格? 生:精密、一点儿。 师:好的,我们读一读。 生:(齐读)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师:“经常”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詹天佑不是说了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 生:说明詹天佑对工程人员的严格要求一贯如此。 师:詹天佑为什么不说:“你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生:用“你们”就成了命令的口吻,不是勉励。 生:用“我们”说明詹天佑对工程技术人员很尊重。 生:说明詹天佑对自己的要求也一样严格。 生:说明詹天佑工作态度十分严谨,也很谦虚。 师:谁再来读? 生:(读,将“我们”强调得很重) 师:并不是所有要强调的词语都要重读,有的词语读得轻缓一些也是 一种强调。“我们”要读得轻缓一些,要显得语重心长。 生:(再读) 师:读得好多了。往后看,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詹天佑的工作态度谦虚 严谨? 生: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生:他跟工人一起商量,决定取用中部凿井法。 师: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生:(齐读)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师:为了达到技术上“周密”的高要求,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生:(读)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 峭壁上定点、测绘。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 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 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经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大屏显示] 师:谁说说自己标的动词? 生:我标的动词有:带着、扛着、定点、测绘、攀山越岭、勘测线路、 绘图、计算、请教。 师:从这些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詹天佑的工作很繁重,很辛苦。 生:詹天佑工作不辞劳苦。 师:作为总工程师,很多工作他大可不必亲自去做。但这么多工作他 都亲自去做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詹天佑工作身先士卒,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詹天佑身先士卒,不辞劳苦? 生: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生:他常常跟工人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师:正因为如此,在詹天佑的带领下,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同心协力, 经过四年艰苦的奋斗,终于高质量地建成了京张铁路,给了帝国 主义者以有力的回击。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詹天佑亲自…… 师:不管条件怎样恶劣,条件到底有多恶劣? 生: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师:条件如此恶劣,詹天佑仍然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你又体会到了 什么? 生:詹天佑为了建好铁路,不计个人安危。 生:我体会到詹天佑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 生: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 评析:詹天佑的言行反映了他工作态度严谨、为人谦虚的优秀品质。陈老师舍得给学生时间去自由读书,勾画圈点,并让学生通过反复读两个重点句子以加深理解,值得肯定。 师:詹天佑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无所畏惧的精神,顽强地工作,为的 是什么? 生:修好这条铁路。 生:还为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 生:还为了树立中国工程师的信心。 生:还为了有力地回击帝国主义者。 师:大家怎么知道的? 生:(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师:从中,我们再次感受到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热情。让老师带着你们 好好地读读第四自然段。 师: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生:(读)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师:哪里要开山,── 生:(读)哪里要架桥, 师:哪里要把陡坡铲平,── 生:(读)哪里要把弯道改小, 师:都要经过勘测,── 生:(读)进行周密计算。 师:为了达到技术上的高要求,詹天佑怎样说的? 生:(读)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师:为了达到技术上的高要求,詹天佑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读)他亲自带着学生…… 师:遇到困难,他是怎样想的? 生:(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评析:采用师生引读法再读第四自然段,又一次感受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的强烈爱国热情,以读代讲,读得适宜。 师:人们为什么在青龙桥车站树立他的铜像? 生:为了表达对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怀念。 生:为了纪念他。 师:是的,我们纪念他,是因为我们永远需要他的精神,什么精神? 生:崇高的爱国精神。 生: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生:为了祖国,为了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 师:让我们再读读首尾两段,再次感受一下这种精神。 生:(男女生接读第一、七自然段) 师:旧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贫穷就会受欺,落后就要挨 打。祖国的繁荣富强,要靠我们一代代人去奋斗。现在,祖国建 设的接力棒就要传递到我们手上。同学们,为了祖国光辉灿烂的 明天,努力吧! 评析:写文章讲究“豹尾”,讲课也要有点睛之笔。让学生接读首尾两节,再次感受“杰出”、“爱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实属点睛之笔。
总评:《詹天佑》一课的教学特色有三:一是变序式教学。首先从整体入手,拎出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收纲举目张之效;再抓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重点分析“任务、困难、嘲笑”,感受其“爱国”品质;然后抓结尾段,进一步感受詹天佑的“杰出”品质和“爱国”精神;接着抓难点部分“开凿隧道”和“人”字形线路,着重体会其“杰出”; 最后齐读首尾两段,形成高潮,让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紧扣,课堂结构显得浑然一体。二是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阅读,以带动对全节、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尤其重视朗读对理解内容、加强认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其中“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一句反复出现,多次朗读,层层深入,训练到位,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了詹天佑的精神品质。三是充分让学生读、议、说、画,自主活动,主体地位突出;老师适时点拔,有效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