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幽兰
一、说教材: 《詹天佑》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先概括介绍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接着,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蔑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卓越才能的产物。在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时,着重说明,他的创造性的工作,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是从本单元开始的一个新的读写项目。要以詹天佑这个人物或以铁路建设为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根据以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育点: 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意识。 知识点: 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施工、阻挠、控制、居庸关、嘲笑、毅然、勘测、勉励、测绘、泥浆、竣工、藐视、攀山越岭、赞叹不已。 能力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自学和收集资料的能力,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 这样确定学习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叙述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正是文章的中心内涵所在,也正因为这些段落中包涵着这样的文章精髓,所以,只有抓住这些内容,才能抓住文章的主动脉,抓住文章的魂。而课文的第二段叙述詹天佑修筑铁路时险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虽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它与文章的结尾“京张铁路干线提前两年竣工”相照应,更突出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热情。因而这两段都作为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直观形象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体会詹天佑克服种种困难时的动力”也就是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因为,詹天佑有着常人所不可比拟的顽强意志,有着超人的杰出才华,有着吃苦耐劳,不怕生命危险的奉献精神,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而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我把它作为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和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 确定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文章本身来说因为本文不是一篇趣味性文章,而是一篇蕴含着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传记。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会感到很乏味。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这种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他们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例如: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①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②詹天佑是怎样做的?③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④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体现了导学式的原则。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准备用变序教学法,讲到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活动那个句子,詹天佑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与他克服困难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时,我转入第二段的学习:接受任务时的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历史条件。旨在让学生明白“必须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也只有这样的爱国热情,才使得詹天佑得以克服重重困难。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出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山势,创造出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直观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辅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深受教育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阅读理解、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自读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使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回味、体会文章的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1、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2、詹天佑爱国热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问:说说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例?写了哪几件事,列出小标题。 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上节课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在老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内容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揽全局的作用。 (二)指导读懂重点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教给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思考题(见教法),指名读课文; 第二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三步:各抒己见,讨论问题。 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如:毅然,不怕、也不怕、精密、周密、亲自、扛着、背着、攀山越岭、白天、晚上等等。让学生采用换词法、填补法,进行知识的迁移思维训练,理解句意。同时,老师再用引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中情感。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想象出詹天佑为了修筑成功这条铁路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心血。 第四步:理解讨论詹天佑内心活动的句子:“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为什么“为中国人争口气”就是詹天佑克服如此困难的思想动力呢?这说明了些什么?为此,我请同学读课文第二段,描写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内容。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如:“阻挠、要挟、嘲笑”,外国报纸对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评价“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旨在让学生明白:如此环境下,一个稍有良知的中国人,怎能不义愤填膺?于是本着为国争光的愿望和决心,本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五步:回读全段,概括段意。 2、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2)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 (3)抓重点词、句,讨论问题 。 (4)回读全段,归纳总结。 3、运用学法,自学五、六自然段 第一步:出示自学任务: 1、詹天佑在开凿隧道的时候还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2、在青龙桥又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3、画出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示意图以及“人”字形线路图。 第二步:应用“读—思—议—读”的方法自学。 第三步:检查自学情况。 (注:检查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詹天佑采取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中,体会到他能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现由“教”到“不教”,由“教学”到“会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 (三)学习七自然段,体会人物品质。 第一步:出示问题: 1、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的原因是什么? 2、外宾会如何赞叹呢? 第二步:应用“读—思—议—读”的方法自学。 第三步:反馈汇报。 (四)梳理全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的。 学生默读全文,讨论汇报。 (五)回顾本节课学习目标,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首尾呼应,遵循了《教学大纲》中“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至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六)作业安排。 1、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新成就方面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 五、说板书。 21、詹天佑 阻挠 杰出 勘测线路 要挟 开凿隧道 嘲笑 爱国 设计“人”字形线路 困难 回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