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是小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十课。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界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够会用“争夺”、“争持”各造一个句子。
3.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教学难点:
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一篇课文可以设定为两教时。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事怎么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如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复习倒入,感知课文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四、总结课文,升化课文
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默写词语,巩固旧知
2.引导学生用所默写的词语选择一两个来概括课文的大概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默写,概括课文内容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之所以设计两个小步骤,是因为这样安排可以在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在这一基础上概括短文内容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培养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下一环节精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对于第二个环节精读课文,品词品句我是这样安排的。
1.首先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的四自然段说说,自己从课文中感悟到什么,从哪些句子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己在读的时候,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尽量让他们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
2.引导学生自己交流,在学生找出句子进行交流时,可以根据学生所找的句子出示课件,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感悟。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可以运用品读法来进行。
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詹天佑亦坚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识。同时抓住文中的句式练习四个“哪里”说一段话。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一自然段的处理,我能够做到让学生自己自主的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然后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隧道”,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在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同桌讨论,自己在画一画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故而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上黑板版画,做一个解说员。说明当时詹天佑开凿竖井是由一定的根据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在此朗读这段文字,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了。
对于这一段的设计,我认为,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再自己上黑板绘图,并讲解,符合《语文课文标准》指出的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读懂文中的第三句话。并让学生口头复述,加深理解。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演示,从视觉上感知,对于能够更好的理解“‘人’字形线路”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学生口头复述一遍,又可以带领其他同学再次感知一遍。
第三环节课内练笔,升化主体
在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抓住“不满”“提早”“有力的回击”感知詹天佑的伟大,与课文的第二段相照应。
并让学生讨论文中的最后一题: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接着再安排课内练笔,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很多话要和詹天佑说,拿出你们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全班交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品读、理解、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此时安排练笔正好升华了课文的主体。
最后安排作业:就是拓展阅读,找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对于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安排的,写出“竖井开凿法”“‘人’字形线路”。让学生上黑板来板画竖井开凿法的线路图。
以上的这一过程只是我的个人浅见,那么在设计这一教学过程时,我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运用品读,绘图、演示夹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