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节总的介绍十块浮雕的面积,耐久年限,雕刻的英雄人物的数字、大小和各不相同的特点。对后面四节来说,它又是一个小的总起,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三、指导学习第7节。
指名朗读后,教师扼要指出:这节具体介绍东面的两块浮雕:“焚烧鸦片”(1839年)和“金田起义”(1851年)。焚烧鸦片的壮烈行动,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斗争:所以列为第一幅。对第二幅浮雕作者先点明它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动摇了……基础”。然后介绍画面,用了“风起云涌”这个成语,突出了起义声势浩大。
四、指导学习第8节。
(一)指名三人分别朗读南面的三幅浮雕。
(二)做一个课堂练习(做在作业本上)要求:①找出描写“武昌起义”这幅浮雕的动词谓语,并用一二句话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辛亥革命意义的句子;②找出描写“五四运动”这幅浮雕中所用的形容词语,并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五四运动”意义的句子;③找出表现“五卅运动”这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概括说明“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这一背景的作用。
(三)在学生分别报告自己的答案并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
第三幅浮雕的动词谓语:摧毁,冲去、冒向、打断、撕碎、践踏这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起义士兵和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清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这句话点明了历史意义。
第四幅浮雕的形容性词语:慷慨激昂(作状语)、愤激(作定语)、怒形于色(作定语),它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爱国青年和人们热爱祖国、痛恨卖国贼的感情。“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表现第五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是:“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最末一句点出背景,揭示发生运动的原因。
五、指导学习第9节。
全班朗读后,教师扼要指点:这节具体介绍西面的两幅浮雕:西面的第一幅(连同前面的为第六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这一起义的历史意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斗争”;另一幅(即第七幅)写“敌后抗日游击战”,背景是太行山区“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画面上出现各种人物显示了人民战争的特点。
六、指导学习第10节。
全班朗读,思考回答:(1)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来突出“渡江”这幅浮雕(第8幅画面)的雄壮景象?
议论后明确:(1)运用了“吹起”、“高举”、“发射”、“登上”、“踏着”、“冲去”、“前进”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渡江战役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雄壮景象。(结合解释“逾越”“天堑”这两个词。)
七、布置作业:
(一)思考:①十幅浮雕的内容、意义和写法怎样?②最后一节文字的内容和作用怎样?
(二)书面:试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三)“思考和练习”第一、二题。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小结十幅浮雕的意义和写法;讲读最后一节;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检查:
(一)默写下列词语(指定两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并作口头解释):天堑、永垂不朽、风起云涌、慷慨激昂、挺拔、矗立。
(二)指定学生分别回答“思考和练习一、二”两题(答案见讲读课)。
(三)检查提问第二教时作业(一)学生回答。明确:十幅浮雕是围绕碑座由东到北──按照历史顺序写的,每幅浮雕既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斗争的场面,又概括地点明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这样记叙,使读者能够形象地了解碑座浮雕的内容和每个历史阶段我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主要事迹,从而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二、指导学习第11节。
全班朗读两遍,思考:(1)这节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作者在这里用什么方法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3)这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议论后明确:(1)这节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英雄“万分崇敬”、深切怀念,对纪念碑看了还想再看,舍不得离开的思想感情。文中用“重新瞻仰”、“又一次……默默致敬”这些固定词组生动表达了这种感情。(2)作者通过谈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我想”),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是:“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巨大代价”(“了解到”这个动词,管住三个宾语)。(3)这一节在结构上起着首尾照应、自然地结束全文的作用。
三、归纳中心思想(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归纳):
通过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过程的记叙,热情赞颂了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精神,激励我们高举起先烈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最后一句,如果有的同学归纳为“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也可以肯定;如果有的同学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是中心思想,那么可以先肯定它的合理性,指出这确实是中心思想的核心所在,但作为中心思想来说,还得归纳得稍微具体些。)
四、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提问:本文写作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中心,按照瞻仰的路线顺序和空间位置来组织材料,这在学习课文第6-10节时,已作过适当小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第2-5节的描写介绍,是否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呢?
议论后明确:同样体现了这一特色,如第2节先写“未进入广场”时,远望经念碑的高大形象及其周围景色;再写“越过广场”,从近处细看,第3节写纪念碑的总体(高度、质料)。第4节和第5节分部分介绍。从台阶写月台,从栏杆写到碑身。在写碑身时,先写正面的题词,继写背面的碑文,再写东西两侧的花纹。最后写大小碑座上下四周的大花圈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碑顶。(板书瞻仰路线和空间位置,图表另附)而这一切描写,又都是紧紧围绕中心,不枝不蔓。至于第3节开头交代建碑由来,第3节第5节中两个说明性的句子(“象征着”),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
(二)追问: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议论后明确:这种写法不仅看起来有条不紊,脉路分明,而且能使读者仿佛随同作者一道去瞻仰和亲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在写参观记(如参观名胜古迹、工矿、学校等)时,可以学习这种写法,或者顺着参观路线写下来,或者先整体、后部分;先主体、后其它。总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并把方向位置交代清楚;切不可以这里写一点,那里学一点,颠三倒四,使读者好象坠入云雾之中(这是同学们在写这类内容时常犯的毛病)。
五、巩固新课。
(一)指名简述本文三大段的主要内容(答案见第一教时),
(二)指名回答十幅浮雕的名称(按东南西北的方向和历史顺序回答)。
(三)整理记录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笔记。
六、布置作业:
(一)继续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书面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参考答案:
①“四周”,表处所。②“失败后”,表时间。③“前头”、“后面”,表处所。④“半夜里”,表时间,“墙壁上”、门下边”、“缝里”,表处所。
(三)书面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参考答案:
①“对”,改为“把”,宾语提前不能用“对”。
②为了表示目的,这里应当改为“因为”或“由于”(表原因)
③“从”,应当改为“在”,因为这个句子不表明起点。
④“把”与“从事”不搭配,“把”应当改为“以”表示手段。
⑤“由于”应当改为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了”。
⑥“由”表示由来,不表示被动,应当改为“被”。
⑦表示对象应当用“对”或“对于”,不能用关于“我们”后面最好加上“来说”二字。
(四)做“思考和练习五”(也可结合作文课完成)。
附表一:
作者观察顺序板书设计
附 表二:词语板书设计(加点字词除释义外,还要正音正形)上一页 [1] [2]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自主学习学案 |
下一篇文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案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