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寿平】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册语文第十八课《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二、 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感受之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1.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法表达感受。
2.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所感,从中感受到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美。 教学关键: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磁带、录音机、古筝乐。 教学时数 : 二课时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为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册语文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鸟的天堂》描绘了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所感,从中认识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美。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让读者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鸟的天堂》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言的内化和表达,而不是局限于课文内容。本教案设计努力做到以读为本,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去感悟精彩之处,做到熟练成诵。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阅读。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感知语言,到领悟语义的精妙,步步深入、吸收、积累、习得语文,培养探究精神,提升情感的价值。
设计特色
以听、说、读、议等多种学习方法去产生新的体验,品味语言的精妙;教师点拨,学生细读深究,深化认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针对本文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之美,品味其中的内容,说出个人感觉。读中悟,悟中读,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把读和写的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阅读教学一定要读写结合,语文能力就是在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形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自渎自悟,理解课文第二段。即作者第一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 通过理解第一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美。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课文磁带、录音机、古筝乐。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指导学生审题生疑。
1. 创设情境。板书:“天堂”。提问:知道什么叫天堂吗?学生交流。 2.师生对话:我们国家有哪两个城市被人们誉为天堂?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学生讨论回答。 3.组织学生从课题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师:在“天堂”前面板书“鸟的”。提问: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学生议论题目生疑,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4.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学习的问题:鸟的天堂说的是哪儿?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呢? 5.小结过渡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断句、不重复。 2. 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4. a、自由朗读课文,圈圈画画 b、 检查朗读情况。 ⑴、由学生推荐或毛遂自荐当小老师,检查朗读情况。思考:鸟的天堂说的是哪儿?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呢?提示学习方法: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也就是检查朗读课文的效果。检查的方式:让学生推荐或毛遂自荐来当小老师检查。提示:可以重点检查第五自然段~第十四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⑵、学生朗读。 ⑶、评价朗读情况。小老师就朗读同学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⑷、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 和 鸟)
三、 再读课文,仔细体会一下:鸟的天堂说的是哪儿?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 学生边读边思考:鸟的天堂说的是哪儿? 2、 讨论交流。(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棵大榕树。) 3、 小结过渡。 4、 播放有感情的示范朗读课文的录音。
四、 合作学习生字。
1. 投影三个生字:梢、恋、暇。 2. 播放古筝乐。学生观察这三个生字。提示注意:一看结构;二想笔顺拿不准。学生自主观察。 3. 讨论交流。(略) 4. 指名学生边书空边说,示范写“恋”。 5.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 小结本堂课的内容。
六、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整体远看 多株 一见 干 鸟 的 天 堂 (静态)部分近看 一株 根 美丽的 赞美留念 枝 大树 叶 面: 许多鸟 二见 快活的 (动态) 鸟 儿 点: 画眉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自读自悟,理解课文,体会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进行朗读训练,培养朗读能力。 3. 读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 教具:课件、配有鸟鸣音乐的录音、录音机。
二、 创设情境,启发疑问。
1、 创设情境,感情朗读5~14自然段。 2、 启发疑问: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还记得是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问题: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启迪思考:也就是说巴金称大榕树为鸟的天堂的依据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榕树是鸟生活的好地方。
三、 研读交流,探究、感悟“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1. 默读课文,圈画你最欣赏或最喜欢的字、词、句或片段,并说说你为什么欣赏它(学生读并寻找、思考) 2. 研读描写榕树茂盛、美丽的语句。 a、 找:文中表现榕树高大、茂盛的词语。 b、 读、悟、讨论: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它的茂盛,它的美丽呢?集体交流,自己所最欣赏或最喜欢的地方。 小结:是啊,榕树枝繁叶茂,看上去犹如一片树林,那翠绿的颜色洋溢着勃勃生机。我们能否通过朗读把榕树的大,榕树的美表现出来呢? 3. 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练习有表情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语言之美。学生自我评价。 4. 板书“不可计数”问,你懂这个词语的意思吗?投影出榕树的图,请一名学生来数一数榕树的枝干,感悟“不可计数”的意思。(写榕树的枝干很多,多得数也数不清。) 5. 师生合作背诵。教师范背第8自然段。学生练习背诵第8自然段。个别背诵第8自然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静态美。
四、 细读深究,体会、领悟“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师:巴金第一次来到大榕树,他没有看见一只鸟,不禁产生了怀疑,鸟的天堂里怎么没有一只鸟啊!第二天,他和朋友来到了大榕树,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 再创情境,学习描写鸟的相关段落。播一段有鸟鸣的音乐。 2. 指名读第12自然节~13自然节。 3. 小组研究“应接不暇”。集体交流感悟:什么叫“应接不暇”? 4. 颂读12自然节~13自然节,深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老师想与你们调换一下,由我来朗读这一段,你们来说说老师哪儿读得好,哪儿还要改进,好吗? 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来评价老师的感情朗读。师生商讨交流怎样才能把它读好。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提问:你读了这一段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归纳得出: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因为看到众鸟群飞,听到小鸟欢唱而十分欢快,兴奋的心情。感悟到了“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5.启迪深究。书读到这儿,我们感受到的仅仅是鸟多吗? 学生相互启发、交流。
四、探究实践。读写结合,学生自主进行小练笔。
1. 播放配有鸟鸣音乐,“群鸟纷飞”的动画录象。学生眼看、耳听、拓展想象思维。 2. 引导学生为鸟写歌词。启发:作者爱上了这里的鸟,在他的耳朵里,画眉鸟的鸣叫是在唱歌。既然是唱歌,就得有歌词呀。鸟们肯定是有词儿的,可惜我们听不懂。现在,请大家展开想象,我们来为画眉鸟作词怎么样?歌词内容可以是赞美美丽的家园的,可以是倾诉鸟们内心情感的,也可以是表白心情的…… 3.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演讲自己的作品,展示才华,发展个性。
师:哪只“画眉鸟”愿意一展歌喉?能唱就唱,不愿唱写也行。 学生到讲台前读。 师:你们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谢谢,谢谢同学们。
六.拓展探究。
1.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 编写导游解说词,竟聘“鸟的天堂”小导游。
板书设计 远看 多株 一次 黄昏(树) 干 静 近看 一株 根 大茂盛 枝 鸟的天堂 叶 到处……到处…… 动 大 小 花 黑(面) 二次 早晨(鸟)有的……有的……有的…… 多快活 这只……那只 画眉:飞、踏、叫(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