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H >> 黄河颂 >> 正文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⑶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能力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⑵ 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

  2.讨论点拨法:     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3.美点寻踪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4.延伸拓展法:     沟通课堂内外,乘坐阅读“直通车”,收获多多。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黄河大合唱》第一、二、七部歌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来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面,录音机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二部)

  设计二: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请文体委员指挥全体同学齐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学生唱毕)这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部,今天,我们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板书课题)

  设计三: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同学们谈谈黄河在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学生交流完毕后)引出《黄河颂》。

  设计四:由欣赏黄河的录像、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谈谈观后感。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关于作品: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以下文字摘自《黄河大合唱》,选自光未然的《〈黄河〉本事》:

    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

    在《黄河大合唱》中,展开了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实的图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于是在高山之巅,出现了时代的歌手,他代表着祖国英勇的儿女,歌颂着黄河,并要学着他的榜样,像他一样伟大、坚强。

    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他看见巨人醒来了,掀起他的怒涛,发出他的狂叫,响应着祖国满山遍野的战斗的歌声。

    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

    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

    然而他的妻子,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兽的蹂躏,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偷偷地跑到黄河边上,经过一阵悲惨的哭诉,便投身到滚滚的黄河波涛之中。

    这时在河东,河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吧!──我们代表五万万人民为祖国的最后胜利而呐喊着。

    (原载《黄河大合唱》,1939年8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

  3、关于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美读诗歌,体味黄河雄壮的气势

  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面。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粗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浊流(zhuó) 屏障(zhànɡ) 九曲连环(qū)

 澎湃(pài)  哺育(bǔ) 狂澜(lán) 山巅(diān)
    2、教师指定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

    针对该同学的朗读,教师可酌情点拨指导。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⑴ 诗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⑵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⑶ “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⑷ 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⑸ 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3、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

  4、请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

  5、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


四、内容研讨

  1、教师选两三个同学概括诗歌大意:

    生1: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写出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生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

    生3:歌颂黄河,黄河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英雄的黄河就是英雄的中华民族。

    教师总结: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的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2、悟读诗歌: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理解诗意。

    多媒体显示:
   ⑴ 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
 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⑵ 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
 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⑶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
 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⑷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就其中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采用抽签形式选题),然后评出最佳发言人,授予“今日之星”的桂冠。

    明确:    ⑴ 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⑵ 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即“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⑶ “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⑷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3、学生朗诵诗歌,序曲由一女生朗读,主体部分学生齐读,尾声由一男生先朗诵,再全班齐诵。


五、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学生畅谈学诗的感受、体会:

  生1:我欣赏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因为它汩汩而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低声吟唱,从心里流出音符,流出诗情,真可谓“黄河之水心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2:我欣赏这首诗形象的语言,因为它勾勒了黄河的轮廓,形神兼备,让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人,也不觉怦然心动,想一睹黄河英雄般的风采。

  生3:我欣赏这首诗的韵律,因为它有雄浑奔放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洪亮的音节、错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奋进。

  生4:我欣赏这首诗的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近远结合,纵横相接,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雄浑的美、壮阔的美、蜿蜒的美),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生5:我欣赏这首诗的语言美,特别是修辞的运用。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那“千万条铁的臂膀”就是黄河的无数支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好与差决定诗歌艺术成就的高低。修辞的运用,更好地表达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生6:我欣赏这首诗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

  教师总结: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齐诵这首歌。

  学生齐诵《黄河颂》,教师播放《黄河颂》音乐。


六、课堂小结

  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驻南使馆被炸的记忆尚深,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


七、延伸拓展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并思考文后的题目。

  多媒体显示: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1、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
 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2、揣摩下列比喻句、拟人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⑴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⑵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的民族的屏障。

    ⑶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仿照“黄河颂”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
 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

   4、课余欣赏《黄河颂》与《长江之歌》,在激昂高
 亢的旋律中领略黄河长江的风采,感受歌中洋溢的爱国热 
 情。
    学生思考,明确:

  1、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 ,热情豪迈。

  2、⑴ 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⑵ 屏障指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源泉。

    ⑶ 摇篮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

  3、4略。


八、布置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活动课设计

  1、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九曲连环”?请出黄河流程图,具体说说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流经哪几个省区,流程有多长。

   (提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了解有哪些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国文化?你知道有哪些流传于黄河流域的英雄故事?分别列举 一、二。

    (提示: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

     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有:夏、商、周、秦、西汉、东汉、魏晋、隋、唐、宋。

     大禹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春秋时期的奴隶们,唱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的反抗心声曹操在黄河边打败袁绍,最后统一北方;关羽在这里过关斩将;李白在这里高唱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3、请课外搜集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等,每项不少于5个。

    注意:搜集词语后,领会其语义,并用词语写话。

  4、搜集整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自办手抄报,或出一期墙报,或制作一个网页,或组织一次故事交流会。

  5、收集有关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举办一次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二、写作活动设计

  1、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2.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黑乎乎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假如你目睹这种情况,会想起什么呢?自拟题目写一篇 作文。

  3、你能为保护地球母亲做些什么?你所在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环保问题亟待解决?请你以“保护黄河志愿者”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针对当地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200字左右。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并拟写广告词。


三、开放探究

  下面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两个乐章《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的歌词,请仔细阅读,认真完成文后题目。 黄河船夫曲   咳哟!划哟!划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

  乌云哪,遮满天!波涛哪,高如山!冷风哪,扑上脸,浪花哪,打进船!咳哟!──

  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哪,把住腕!当心哪,别偷懒!拼命哪,莫胆寒!唉!划哟!唉!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涛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涛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唉!划哟!唉!划哟!咳哟!划哟划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哈哈!哈哈哈!(大笑)

  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心哪,安一安;气哪,喘一喘!

  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咳哟!划哟!唉!划哟!唉!──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这两首歌词,读后都能给人热血沸腾的感觉,但风格又有所不同,前者气势_______,后者气势___________。

  2、在《黄河船夫曲》中,“划哟,冲上前”和“划哟划哟”多次重复,它对于表明主题有什么作用?

  3、《黄河船夫曲》中,作者赞颂了___________,其中的“黄河怒涛”象征着____________;在《保卫黄河》中,作者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则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黄河船夫曲》中表现黄河船夫“划哟!冲上前!”“与黄河怒涛决一死战”精神的一些句子,如果联系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你会联想到其中的哪一句话?黄河船夫划过彼岸后的哈哈大笑,又能使你联想起《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的哪些语句?

  5、《保卫黄河》中,“万山丛中”照应的是________,“青纱帐里”照应的是____________。

  6、《保卫黄河》中,最后四句保卫的分别是“家乡”“黄河”“华北”“全中国”,能否把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变成“全中国、华北、黄河、家乡”?为什么?读了《保卫黄河》,我们可以联想起古人所说的什么话?

〖参考答案〗   1、豪迈 宏伟

  2、一方面,它结合主题来写,主题是写黄河船夫的,这几句的多次重复恰好生动形象地再现出黄河船夫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主题是表现黄河船夫团结一心、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的,一再重复,给人一种紧张、急迫、激烈的感觉,从而把黄河船夫在越来越高涨的汹涌波涛面前那英勇无畏、团结向前的豪迈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3、黄河船夫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 艰难险阻 黄河儿女拿起刀枪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 抗日的浪潮

  4、可预习课本P56《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5、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6、不能。因为一般的民众总是在保卫自己家乡的战斗中一步步地成长为真正的战士,进而去保卫更大的领土,所以不能调换。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里也体现出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

  读了《保卫黄河》,也许我们都会联想到古人所说的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黄河知识选录   1、“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这一名言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党中央在指挥解放军取得宜川大捷之后,决定东渡黄河到华北去。1948年3月23日,中央机关从吴堡县川口村过河,一共有十几条木船,毛泽东上了第一条船,周恩来任弼时上了第二条船,陆定一和胡乔木等人上了第三条船。船至中流,巨浪夹杂着磨盘大的冰块汹涌咆哮,冰块撞击木船发出惊心动魄的砰砰声,小木船忽而跃上浪尖,忽而沉落波谷。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心潮澎湃,沉思良久,深深地感叹道:“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2、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牧野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崤山古战场: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期,本有联姻关系的秦晋两国,由于都想当霸主,一直明争暗斗。晋文公死后,由争夺郑国而矛盾公开,晋襄公在秦军的必经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将有300辆战车的秦军全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战。

    巨鹿古战场:在今河北省平乡县。秦朝末军,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被秦章邯大军打败,章邯接着又镇压了项梁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然后攻打赵国,并占领了赵国首都邯郸。赵王退守巨鹿,向齐、燕、楚等国求援,楚王派出两路兵马,一路由刘邦率领直接进攻秦都咸阳;一路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因宋义胆小,途中被次将项羽夺去兵权,项羽即率军直扑巨鹿,九战九捷,大破秦军,章邯向咸阳请求援兵,把持朝政的赵高为了篡夺国家大权,不仅不派救兵,反而向秦二世说章邯的坏话,章邯受责,进退两难,最后只好向项羽投降,巨鹿之战遂告结束。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决定性一战,“逐鹿中原”这一著名成语即由此而来。

    昆阳古战场:在今河南省叶县。西汉末年,王莽夺汉室皇位,为巩固统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万军队包围了由刘玄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占领的昆阳,农民起义军只有8000多人,双方兵力十分悬殊。但起义军在太常偏将军刘秀的巧妙指挥下,打败了新王朝的军队,起义军光打扫战场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官渡古战场: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公元20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基本占据了中原,便开始与强敌袁绍较量。袁绍的10万大军从邺出发进攻许昌,曹操率1万多人进驻官渡迎敌,因双方力量悬殊,曹操采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战术,两次小胜袁军。袁绍自恃兵多,率大军直逼官渡要与曹操决战,曹操坚守官渡,袁绍无法前进,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后曹操采纳袁绍的谋士的建议,率精兵5000偷袭了袁绍的粮仓,袁绍气急败坏,要去偷袭曹操的大本营 ,结果受到早有准备的曹军的两面夹击。最后将袁绍的10万大军消灭得只剩80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二、时文超市

  1、荐读《黄河在咆哮》(陈明): 黄河在咆哮

陈 明   黄河在咆哮,古老的黄河在咆哮,她一身深黄的河水奔腾翻滚,诉说着它的漫漫旅程。黄河,她太古老太古老,又太辉煌太辉煌了。5000多年前,黄河岸边涌现了一个又一个黄帝似的伟大人物,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炎黄先祖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以自己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创造了这个文明古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写下了举世瞩目的一页。过去的中国是前人建造的功劳,今日的中国,父辈们在辛勤建设,未来的中国将在我们手中更加富强。

  黄河在咆哮,悲伤的黄河在咆哮。她饱经风霜,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坎坷岁月。她遍体鳞伤,含冤受辱。她在大声呼唤我们这些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英国侵略者如何用大炮、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要忘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肆意践踏中国的文化宝藏;不要忘记在日本鬼子凶残的刺刀面前,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灾难换得战局上短暂的缓和;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被列强欺压在水深火热中熬煎。这怨、这屈,刻骨铭心,黄河儿女世世代代背上了这烙印,肩负着一洗耻辱、重振国威的历史使命,在大浪中奋勇向前,向前!

  黄河在咆哮,醒来的黄河在咆哮,这咆哮是号角,这咆哮是战鼓。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华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春满人间。黄河在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咆哮,她翻腾,她激荡,她抖擞,她展翅翱翔。她为中华民族的前程而全身心的兴奋。黄河在咆哮,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在发出全力的呼号,并在时时刻刻激励、鞭策中华健儿前进。

  黄河在咆哮,威严的黄河在咆哮。新中国建立以后,黄河不断得到党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与重视,更得到了世界人民的仰慕,称她为“中国的一条真正的黄龙”。她挽回了曾经被人唾弃的尊严。现在黄河站起来了,也代表着我们千千万万炎黄子孙都站起来了。听,黄河用奔腾九天、拨云揽月的气势在宣讲,她教育我们:“努力学好文化,为祖国再添光彩。”啊,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磅礴的喉咙,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震撼着人类每一个细胞的声音,黄河的话就像一条无形的长鞭,在督促我们奋发向上。

  黄河啊黄河,多少个朝朝暮暮你在咆哮,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的是神州的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为了她,黄河又在多少个炎黄后代的心中此起彼伏,咆哮不停呢?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洪亮的歌声传遍祖国天南海北,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提示:这篇文章每段都以“黄河在咆哮”开头,按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民族卷,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对黄河的热爱、颂扬之情。感情真挚,热情奔放,给读者以感染和启迪。

    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黄河”象征中华民族,“咆哮”象征着战斗、发展、飞跃。

  2、荐读《黄河之水何处来?》(甘其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句刻在我们心头。“黄河在咆哮”“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声响在我们耳边。可是黄河,亿万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早已失去了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的气势,而欲哭无“泪”了!

  见过一幅漫:巍峨的大下,一弯细流蜿蜒而来,几个孩子一跨就能“飞跃黄河”,乐得开怀大笑。漫《黄河纤夫》却叫我们笑不起来:黄土高坡夹岸,河床干涸坼裂,帆船搁浅在河道;头扎白毛巾的纤夫肩扛手抱,从岸上运来圆木塞到船下──失水之船只能借助圆木的滚动慢移。黄河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履似在呼吁:拯救黄河!拯救母亲!

  漫家的想象并非凭空而来。报载,近年黄河下游豫、鲁境内断流,最长断流期竟达180多天!北方缺水,京津告急;河流污染,亟待治理!昔日“佳木秀而繁阴”的青山已成荒山秃岭;曾经“风吹低见牛羊”的草原变为沙丘荒漠……大自然用干旱、洪水和沙尘暴向人类发出了警告!

  《黄河纤夫》运用黑白分明的色块和生动的线条,构成强烈的夸张和对比。大地苍茫,不见木;两岸沟壑,土石滑落;河道曲折,逶迤万里;船帆孤零,纤夫渺小。“蚂蚁搬山”,诚然壮烈,但伐木移船,无异于饮鸩止渴,将造成环境更加恶化。我们不禁要问;托载大船的黄河水从何而来?拯救母亲河该从何着手?保护环境我们该怎样行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河颂,冼星海,光未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黄河颂》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写作背景
    《黄河颂》整体把握
    《黄河颂》问题研究
    《黄河颂》练习与研讨说明
    《黄河颂》教学建议
    《黄河颂》素质教育新学案
    黄河文明的传承
    《黄河颂》教学实录
    黄河大合唱·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有关资料
    五月的鲜花
    《黄河颂》习题精选
    《黄河颂》习题精选
    《黄河颂》同步练习
    中华民族魂──黄河
    《黄河颂》课文简说
    黄河概述
    《黄河颂》教学设计
    冼星海简介
    光未然简介
    在老河口怀念张光年
    长江之歌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同步达纲练习
    《黄河颂》课文背景知识
    《黄河颂》生字注音
    《黄河颂》多音字辨析
    《黄河颂》形似字辨析
    《黄河颂》词语解释
    《黄河颂》学法指导
    黄河的主要特点
    《黄河颂》参考图片
    感受战火中的音乐
    黄河颂
    母亲之河的庄严颂歌──《黄河颂》赏…
    放声歌唱祖国──《黄河颂》赏析
    《黄河颂》同步轻松练习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电子教材
    《黄河颂》教学设计
    天下奇观──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导语设计
    听《黄河大合唱》有感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说课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奇观
    《黄河颂》词义辨析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杂谈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歌词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大合唱》是怎样诞生的?──《…
    《黄河颂》教法建议
    《黄河颂》教学案例
    《黄河颂》课堂实录及点评
    《黄河颂》教学实录与点评
    《黄河颂》课堂实录与点评
    《黄河颂》教学杂谈
    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教《黄河颂》有感
    黄河岸边的地下人家
    《黄河颂》四步教学设计
    黄河号子
    《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勾勒的画面
    《黄河》本事
    《黄河颂》课堂实录与点评
    《黄河颂》问题探究
    《黄河颂》导学设计
    《黄河大合唱》流传图
    《黄河颂》中心思想
    《黄河颂》结构分析
    《黄河颂》写作特点
    壶口瀑布与黄河及其灾害
    1939:《黄河大合唱》最值得讲述的一…
    《黄河颂》教学案例及反思
    我怎样写《黄河》
    《黄河颂》诵读指导
    《黄河颂》课文分析
    《黄河颂》研读赏析
    《黄河颂》欣赏指导
    黄河大合唱·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颂》写作特色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黄河颂》教学设计
    以情为帆,读中感悟,步入情境──《…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多元智能理论…
    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黄河…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课堂实录与反思
    《黄河颂》疑难解析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大合唱·河边对口曲
    《黄河颂》教学实录与反思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片断与反思
    《黄河颂》教学反思
    《黄河颂》课后反思
    《黄河颂》教学后记
    黄河在咆哮
    《黄河颂》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