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绻侀珨涓枃杞崲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Z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正文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醉花阴》教案

                              边城高级中学  

主要内容:知人论世,解析宋词

1、找准关键词,读懂词句

2知人论世,比较两“愁”

准备资料:李清照经历、两宋简史

教学方法:朗诵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找准关键词,读懂词句

一、   导入

    用《梅花三弄》凄美,哀怨的旋律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看她将向我们讲述世间怎样的情感故事。

      【说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梅花三弄》凄美,哀怨的旋律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毕竟这首词连同这份感情都距离学生太远太远,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刻意回避夫妻间的相思之苦,还不如一开始就让情普照心田,让爱充满课堂,让学生敢于说爱,否则怎么可能被爱打动呢?

二、学生齐读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音和节奏

     准备:

       乍暖还(huán)寒       

三、找准关键词

   学生自己找:《醉花阴》开头的“愁”、《声声慢》结尾的“愁”

四、   读懂词句

1、小组讨论:①准确描绘词句,②积累不懂的问题

2、总要求:逐首进行,逐句进行,以第一人称口吻

3、小组探讨后主动站起来逐句进行描绘,须符合以下要求:扣愁、准确、流畅、回答(副板书)

4、出现严重错误,由其他组接替

5、坚持到最后的小组需接受其他组的提问

五、   初步背诵词

          第二课时   人论世,比较两“愁”

一、   背诵

1、全班齐背,查漏补缺

2小组代表背诵(每首一个)

二、   小组讨论:(板书)

1、两愁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有何不同?

2不同之处体现在词中那些地方?

3同一个作者,同一种情感,为何会有不同?

要求:

1、小组逐个讨论,并有专人记录,必须思路清晰

2、每一问题一组陈述,其他组进行补充。

 

三、   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程度进行总结

2、可进行两种总结:

  学生理解透彻,由学生总结

  学生理解不到位,由老师总结

明确:

      第一,《醉花阴》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是委婉、含蓄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样的愁,这样的思念,是有人回应,有人慰藉的.是一种闲愁

      《声声慢》中,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比前一首词的愁更加沉重、深沉,这种愁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慢慢的咀嚼咽食,打发漫漫长夜空虚的白昼。是一种悲愁

      第二,《醉花阴》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营造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菊花吐蕊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写出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用“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创设出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

     第三,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和谐、安宁,因此,词中反映的是一位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的闺房女子对人生理想、温馨、眷恋、离愁的体味。

     李清照的生活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终日过着颠沛流离、孤身飘零的生活,因此后期的词大多反映的是一位形单影只、欲说还休的孀妇丧失亲人的悲哀、理想破灭的失望、孤苦无依的愁苦。《声声慢》就是后期词的代表作。

     北宋晚期战乱不断、外敌入侵、人民起义,国力衰微,国家摇摇欲坠,1127年靖康之耻后迁都南方。这使得李清照的后期诗又多了一层国破之忧。

四、布置课堂作业

 从内容和抒情两方面比较两首词中“酒”与“菊”的不同

相关资料:

               销魂的思妇茕独的寡妇

——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期之味 

                    《醉花阴》

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幽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独树一帜的女词人李清照用词生动地标识着词人自身的生命历程。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怨、相思之苦的愁情,《醉花阴》正是一位销魂的思妇南渡前愁情的写照。后期的词大多反映词人在时代的巨变中心灵深处铭刻的孀居之悲、家国之痛的愁境,《声声慢》正是一位茕独的寡妇南渡后愁境的缩影。
      
一、《醉花阴》以发端,《声声慢》以作结
    
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和谐、安宁,因此,词中反映的是一位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的闺房女子对人生理想、温馨、眷恋、离愁的体味。
《醉花阴》一词正是这种复杂情感的反映。它以愁发端,一开篇就倾忧泻愁, 达到愁的高峰, 真是各种闲愁布满天穹,各种闲愁笼罩着词人的整个心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作为封建社会一位上层知识女性, 抱着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去体味生活,体味爱情,因此,当她与丈夫离别后,面对着单调的生活,虽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苦,却总有作为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无限闲愁,独守空房,只能焚香消愁,消磨着无尽的寂寞和无穷的哀愁来打发漫长无聊的时光。看着袅袅瑞脑香的雾烟,离别之怨、相思之苦,深宅思夫的少妇愁绪顿时如烟喷涌,缭绕不绝。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着冷冷清清的玉枕孤眠,纱橱独寝,似烟如雾的愁思有增无减,夜半时分,凉意袭人,倍感孤苦,该如何度过那孤衾难眠的漫漫长夜呢?
    
黄昏依旧,重阳依旧,把酒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迥异,此情此景,思夫情弦又再次拨动,跳出莫名的无休无止的愁苦情符……
剪不断,理还乱,唯有这离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要说不会丧魂消魄啊,西风卷帘,整个闺房越显空荡,怎经得起这孤寂愁苦的折磨,一夜之间,玉容憔悴,对丈夫刻骨的相思和深情的眷恋,使词人哀怨难诉,愁肠百结。南朝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故而因离别而魂不守舍,因相思而憔悴。此时思妇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与天地灵气相通了,把愁的结果推向了极至—— “人比黄花瘦时代的巨变,使李清照的生活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终日过着颠沛流离、孤身飘零的生活,因此后期的词大多反映的是一位形单影只、欲说还休的孀妇丧失亲人的悲哀、理想破灭的失望、孤苦无依的愁苦。     《声声慢》就是后期词的代表作。
    
《声声慢》一词在篇末托出一个, 这种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这种深广而厚重。
      
开头连用七对叠字,, 十四个字无一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打击后,词人内心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寻西找,是寻找失坠的记忆,还是追念往事来寄托空虚寂寞?于是,先感于外,冷冷清清,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暗淡无情,冷漠无比,后感于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陷入愁境,不得解脱,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词人从刻清冷之景创造出一种凄凉、悲戚的愁境,使全词笼罩在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全词结句一语道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这次第即这一个接一个的遭遇,用一个字怎能概括得尽。全词水到渠成,将推向高潮。愁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核心,是晚年生活的一幅缩影。在残酷的命运面前, 生活给予词人深重的精神压力,词中乍暖还寒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旧时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等情景,所有这一切都浸满了词人的哀愁,眼前的一切都是生愁、添愁、牵愁的, 作者在这个愁的世界里,有着身世之苦、家国之痛、孤独之悲,仅用字又怎能包容得了,概括得尽呢。
     
总之,《醉花阴》中开头以愁发端,其愁就像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一下子就将愁推向高峰,然后演绎诠释的内涵。《声声慢》中开头以叠字奠定全文的愁境,在词末作者还生活在愁境里, 仅用字又怎能概括得完她所饱尝的人间甘苦,既用照应了全篇, 也将推向极至。
     
二、之内涵不同, 词之形象迥异
   
《醉花阴》一词通过摹愁态、绘愁容,抒写了一位多才敏感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
     
词中先摹愁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寥寥数语,把一位彷徨室内,心中布满愁云情雾的思妇寂寞无主的愁态勾了出来。白昼寂寞难耐,夜间仍放不下满腹愁思,彻夜难眠。因为,只好独自把酒赏菊,在酒杯中,词人看见了自己清瘦的面容、逝去的青春,哪天才能和丈夫欢聚?怎样才能排遣对夫君的思念之愁情呢?再绘愁容。人比黄花瘦,一个字, 简直把离愁别绪写透。人与花争瘦,一边有瘦削的形体,一边有细瘦的花茎。一边是高洁的情怀,一边是清雅的菊花,我物相融的意境美,把一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容描绘得淋漓尽致。文中通过愁态愁容的描绘,表现了一位因思夫而销魂,因思夫而瘦比黄花的思妇闲适恬静的生活情感。可见,词作反映的是思妇销魂的闲愁,塑造的是一个销魂思妇的形象。《声声慢》一词通过设愁境、布愁景,抒发了作者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乱离,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中先设愁境。通过七对叠词刻了冷清萧索的环境,烘托词人凄惨悲切的心境,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七对叠词从动作、环境、心理感受方面,多层次地表现了一位寡居妇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回顾寻觅的恍惚悲凉的孤独之境。再布愁景。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过雁、满地黄花、梧桐秋雨这一系列的愁景,景景含愁,一声声、一阵阵,敲打着词人凄苦的心灵,震颤着词人的心扉。特殊是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抬头看见旧日传情信使,大有物是人非之感,形影相吊的她如同杜鹃啼血,心酸、心痛、心碎! 大雁引发的是绝望和伤心,孤雁的悲鸣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表达了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独守窗前,触景生情,词人丧夫后独自一人面对千山万水,孤零零地度过了无数的黄昏、黑夜,, 有着独特的感受和切身的体会,一个字包含了词人多少的寂寞、凄凉、哀愁。国愁家恨,涌上心头, 个中滋味只能自己慢慢咀嚼。文中通过愁境愁景的设置,诉说着一位因失夫而茕独、因物是人非而憔悴的寡妇哀婉凄凉的愁苦身世,词中塑造的是一位茕独寡妇之形象。
      
三、黄花”“相似,之内涵迥异
    
《醉花阴》中的黄花,作者以有幽香盈袖的黄花,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见菊花,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思妇轻易睹物思人,在《醉花阴》中, 她把花和人联系起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声声慢》中的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 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词中由景入情,黄花是写实的,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丈夫不在,没人摘花送给自己,只能将自身的愁境融入花的枯萎凋落,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又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相吻合了。
    
《醉花阴》中的,词人是在落日的黄昏之后,把酒作为倾诉相思的载体,举杯浇愁愁更愁,酒要对酌对饮才有韵味,丈夫不在身边,词人在酒中品尝思夫之情,表达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中的,词人是想借酒暖身,借酒浇愁,词人生活在愁的世界里,承载不住国破、家亡、夫死的愁苦,酒入愁肠愁更愁, 酒力和心愁相比,心愁太重了,酒化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忧怨的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折磨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忧患之愁的生死恋歌。两首词,同样是写愁,但表现的方式不同,诠释的内涵各异, 塑造的形象也有别,这既是词人情感、生活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变迁的有力佐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醉花阴》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李清照《醉花阴》日语翻译3
    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  醉花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注释
    李清照《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3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译文
    轻盈的愁绪 甜蜜的相思——李清照《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
    古典诗词赏析——醉花阴·九日(李清…
    李清照词两首
    诗词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解读李清照--为支持杨雨而作
    读李清照思夫名篇《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美文赏析: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赏析
    醉花阴的意思
    李清照《醉花阴》日语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赏析
    【诗词赏析】李清照《醉花阴》(转)
    一曲绝唱诉相思——李清照《醉花阴》…
    赏析李清照《永遇乐》
    李清照的诗词(如梦令,一剪梅,醉花…
    诗词赏析:李清照之《醉花阴》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
    李清照《醉花阴》注释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诗词赏析:李清照《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每日一词:醉花阴 九日 李清照
    《醉花阴》教学案例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
    醉花阴
    [一课一案]《醉花阴》教学设计
    李清照《醉花阴》公开课课件+教案(精…
    《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
    课题:《醉花阴》(李清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电子化 沈志凤 李清照《声声…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
    李清照诗词鉴赏《醉花阴》
    《一剪梅》与李清照词探析
    《李清照词二首》教学反思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醉花阴》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语文
    李清照词《醉花阴》教学反思
    ——《醉花阴》教学实录
    《醉花阴》教案
    英译李清照《醉花阴》
    醉花阴教学实录
    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语文科《醉花阴…
    《醉花阴》教学案例
    李清照《醉花阴》宋词鉴赏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语文必修4第7课《醉花阴》教学设…
    九年级下册:《走近李清照》教学案设…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修订版)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宋词鉴赏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醉花阴》教…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