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任何的词作鉴赏词典里,都会特地点出这首词写作的大概年代。其实,就算无特别注明,后世读者阅读这首词时,仍会被李清照那种轻盈的愁绪,或者说是甜蜜的相思深深打动。
这是一首写于早年的词作,那时,李清照与夫君赵明诚相隔迢迢,唯有凭借飞鸿抒发相思,万水千山在一来一往的漫长旅途中把他们的思念渲染的愈加深重和坚贞,藉着俊秀的文字,彼此间的心灵恍若可以在某一个神奇的时刻刹那照亮,坦诚相对,尽管身无所依,但心灵却是充盈而甜蜜的。只是,路途遥遥,相隔有时。时间和空间是爱情的试金石,经受过考验的爱情,才有永恒的可能,否则,只是煞那间的烟花,璀璨而短暂。新婚不久的才女李清照和翩翩佳公子赵明诚也遭遇到了不可抗拒的离别。据说,正值燕尔新婚中的赵明诚是在其父万般催促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赴异地任职。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赵明诚的离开是一个男人富有责任心的选择,毕竟不管是现代还是宋代,事业都是一个男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正逢壮年时代的男人却只懂得在家亲亲我我,未免小家子气了些,那应就是曹雪芹所说的“腹内原来草莽”的纨绔子弟了。赵明诚的离开,在李清照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情感波澜,于是,一封封细诉缠绵相思、委婉曲折的书信接续发出,也因此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诸多佳话。在这些互诉衷情的诸多书信中,史载一生动有趣的例子: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
由以上文字可以得知,《醉花阴》此词可以看作是李清照写给赵明诚的一封缠绵悱恻的情书,只是,我们知道,他们之间正远隔着千山万水,因此,这一份情,来的愁,也来的凄苦。
上阕点明了一个难熬的、漫长的秋天白昼,香炉里云雾飘渺,正是又一年重阳佳节,别的人家,都在这一天举家外出登高过节了,而“我”却只能百无聊赖的看着青烟袅袅,永昼难熬。首句以“愁”字点出上片的神,又辅之以一些列静谧的环境和秋夜初凉的天气描写,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凄清、静谧环境和一个孤独、愁肠百结的主人公形象。
如果上阕是以“愁”点出其神,下阕则以“瘦”点出全诗的“魂”。因为愁绪重重,而孤馆青灯更易使人沦陷,于是,“我”携酒盈樽,来到庭院菊花开放处,于东篱边上赏菊,希望借此能冲淡,或者说是慰藉心中那股凄凄愁思。只是,事与愿违,西风过处,吹皱窗帘,也吹皱了心中那一份期待,而心中只是更为纠结和忧郁。愁绪并未能在菊花和西风的美好中得到消解。此处,李清照的独创之处在于把自己比作菊花,以菊花的清瘦来抒发自己因深重思念而导致的形态的消瘦,借物抒情,自出心裁,堪称一绝。又且菊花除了作者彼时彼地融入自己情思之后的瘦削形象,菊花同有素淡、冷艳和高洁之称,因此后世经常用“人淡如菊”来形容一位品行气质非凡的女性,这里,不能不感激于李清照在此处的开风气之先。总之,此处以菊自比,不仅写出了自己内心那份缠绵幽思,而且在意境的营造上独成一格,为全词赢得了一种素面朝天却清新雅致的格调。
纵观全诗,所抒发的愁绪并非是李清照的特别之处,本诗的价值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位“人比黄花瘦”的销魂女主人公形象,因其纤瘦,因其幽思重重而得以不朽。
但是,全篇的“愁”之下,我们可以读到的,却是一种轻盈之愁,甚至是一种甜蜜的相思。前面引文已可以看出,这种甜蜜相思是因为新婚暂别而引起的,并没有李后期词作中那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的心灰意懒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的哀婉凄绝。毕竟 ,这时候的李清照,为了排解愁绪,还有那么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惬意,“暗香浮动”里也有那么一种舒适和自恋,李清照把这些称为“销魂”,更像是对远方丈夫的表白和呼唤。
不得不说,与后期那些在人生背景上构成一种沉重生命体验,融合国仇家很,并在艺术上到达极致的词作相比,我更喜欢李清照前期词作里所表露出来的那种那种青春少女的活力,即使常有忧愁,也在幸福的背景下显得轻盈而温情脉脉,充盈着灵动和华彩的生命力。《醉花阴》即如是,更别提前期所作的《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和《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