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花 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也是古代最优秀的女文学家。她的诗歌如《乌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脍炙人口;散文如《金石录后序》文笔优美,情挚意切;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在词的创作方面,更是一代名手。清代的文学评论家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说她“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生于神宋元丰七年(1084)。父亲李格非是散文家,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王CHENG《东都事略》),其《洛阳名园记》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母亲“善属文”(《宋史·李格非传》)。李清照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受着文学的熏陶,加之她资质聪慧,酷爱读书,故“少年便有诗名”,王灼说她“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碧鸡漫志》卷三)。
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才华横溢,后来成为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其《金石录》诠叙条理,考证精博,与欧阳修《集古录》并驾齐名,颇受推重。明诚亦好文学。婚后,夫妇感情融洽,志同道合,一块唱和诗词,一起整理校勘古籍,共同搜集和研赏金石书画,生活得十分美满。明代的赵世杰在《古今女史》中引用江道行的话说:“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卷一)。和谐甜蜜的生活,使夫妇间的情感诚挚深笃,所以,每当不得不暂时分别时,都使李清照的感情受到强烈冲击,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于是,她就把自己真实的感情,通过词的形式表达出来。离愁别恨,惜春悲愁,成为她词中的主要内容。这首《醉花阴》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醉花阴》是这首词的曲调,首见于北宋毛滂词。有的本子题作“重阳”“九日”、“重九”等。这首词是在与丈夫分别后,抒写自己独处深闺的寂寞与苦闷之情绪,表达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整首词的艺术构思别具心裁,作者抓住“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普遍的心理特征,以“重阳佳节”这个特定的时间为核心,以居住环境的空间为结构线索,通过抒写自己的寂寞和愁闷,委婉地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起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两句,是写居室白天的景象和主人公的心情。“雾”和“云”本是天空中美好的自然景物,这里用以描写室内香烟缭绕的情景。“昼”,即白天。“瑞脑” 即龙脑香,是一种高级香料;“金兽”,兽禽形状的铜香炉。“消”,在这里是指龙脑香慢慢燃烧的情景。
屋内的金色铜制兽状香炉里,慢慢燃烧着名贵的瑞脑香,房间里香烟缭绕,充满温馨,这是十分优雅、非常贵族化的居室。然而,句中的“愁”字,点明了主人公的心情。这里的“薄”“浓”“永”“消”诸字都透露了浓重的感情色采,使本来十分美好的景物也变得令主人公情绪烦躁,主人公在这香烟弥漫的房间里经受着愁闷的煎熬。
宋代词学家沈义父认为,写词“大抵起句便是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乐府指迷》)。这首词的开拍以景写情,用优雅的环境来反衬主人公的寂寞和烦闷,突出了一个“愁”字,把周围的环境气氛和主人的内心世界统一在一起,言“愁”而不说原因,直率而又含蓄。
接下去写夜间的情况:“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佳节又重阳” 是承接起拍意脉,点明特定的时间背景,含蓄地交待了“愁”的起因。“佳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暗用其意。“重阳”,具体点明“佳节”。古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有两个阳数,故称“重阳”。陆机《短歌行》“时不重至,华不再阳”,此词暗用其意。此句的“又”字,写出了心中的烦闷,反映出她不愿这“重阳”的到来,因为它更加重了自己思念的深情。“玉枕纱厨”,这是词人和丈夫同寝共枕的地方,暗写孤眠滋味,表达对丈夫的思念。“玉枕”,枕头的美称。“纱厨”,即碧纱厨,用木头作架子,蒙上轻纱,中间放床,夏天用来避蚊,类似现在的蚊帐,这里用以指代床。作者极写卧房寝具的华贵,且玉、纱皆有清凉意,借以反衬心情和感觉的凄凉孤独。“半夜凉初透”是通过天气和感觉写心情,说明到了半夜主人公还没有入睡。“凉初透”,刚刚凉透,暗示刚开始,下半夜会更难熬。
以上三句进一步含蓄地抒写思念丈夫的深情。“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本该是欢喜的日子,主人公白天烦愁,夜晚躺在床上不能入睡。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并不点明,而留给读者去想。作者写寂静凄清的苦闷,实际上是对起拍“愁”字的进一步刻划,这与范仲淹《御街行》“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有同工之妙。
上片通过白天难度、夜间难熬,写思念的愁苦和寂寞。下片转用追叙手法,写黄昏赏菊的情形。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种菊花的地方。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句,用其意。“把酒”,持酒,端着酒杯,表示饮酒赏花之意。“暗香”,香味可闻而不可见,又称幽香,指菊花的香气。“盈袖”,写采菊时,菊花的香味灌满衣袖。《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这里用其意,表示不能与丈夫同赏菊花,也不能把菊花的香味寄给他,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在夕阳的余晖里,诗人独自一个对着盛开的菊花在饮酒赏菊,连衣服的袖子里也充满了花的香味。“东篱把酒”,非在赏菊,而是消愁解闷,“暗香盈袖”,以花香的飘溢写出了环境的优雅。然而,美酒花香,更引起了其丈夫的思念。
词的煞拍“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承过片两句而来,表现当时的心理状态。“莫道”,不要说。“消魂”,魂魄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高兴或悲愁。秦观《满庭芳》词“消魂,当此际。”“簾卷西风”是“西风卷簾”的倒文。“西风”,秋风,表示季节,照应前面的“重阳”。“卷簾”,是说秋风吹开了挂在门口的竹簾。因此,屋内的主人和屋外的菊花形成了一个对比的画面:“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菊花向以清瘦著名,而屋内的主人比菊花还要瘦,其“瘦”之因,自然是对丈夫的思念所致。
“人比黄花瘦”是全词的警句,《词论随笔》说“言情贵蕴藉”,“黄花比瘦,言情之善者也。”“瘦”字是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瘦”字写出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深之久。清照婚后,夫妻感情甚笃。丈夫远离,清照自然思念。作者借重阳佳节,深婉含蓄地写出了这种思念的深刻。词的开头点出“愁”,中间极写惆怅,最后用“人比黄花瘦”结束全篇,“寓幽情于爱菊”,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写尽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所以,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这个煞拍,所以精妙,除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妥当,也是重要的方面。结句先用“莫道不消魂”作引(明代茅瑛认为结尾妙处全在此句,见《词的》卷一),再用“簾卷西风”作垫,最后出现主人公的形象。三句联成一气,而词尾“瘦”字归结了全词的情意。
总之,这首词通过对重阳佳节感受的描写,抒发了殷切思念丈夫的情怀,表现了真挚深笃的爱情。全词感情细腻,表达含蓄,比喻新颖是其突出的特色。前人称此词“幽细凄清,声情双绝”(《自怡轩词选》卷二),“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云韶集卷十)。即点明了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又指出了其产生的影响。据元代的伊世珍《琅缳记》(卷中)说:“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函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容,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