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外”。教者能够以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辛词,吟诵辛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片断
师: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欣赏。
生:老师,我想再有感情地朗读一次,因为它实在太美了。
师:好啊!
生:你能给我配上音乐吗? 我觉得这首乐曲应该把我们带到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师:那是个世外桃源,对吗?(生答:是!)
生:我觉得应该用琵琶曲。
师:好,老师给你找段音乐。放音乐。
(这位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向往、喜爱和赞美。其他同学也纷纷要求读。)
师:除了读,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了?
生:老师,我们同桌两个能表演吗?
:(高兴地)这种学习方式好!演好了,就说明你读懂了。
(两对学生分别兴致勃勃地演起来。其他同学也都跃跃欲试,老师干脆让他们自由结合演起来。同位的、座位靠近的、座位离得远的同学也纷纷扮演角色演了起来。课堂上顿时“乱”了起来。走动的、找“对子”的,以及演戏声、说话声、阵阵笑声“乱”成一团)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下来。
生:老师,这首词应该有歌谱吧?我想把它唱出来。(老师让自由编曲、“古词今唱”)
生:用《虞美人》的曲调唱《西江月》。
师:唱得很抒情。特具有古代诗词的味道!掌声
生:古人填词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唱的,我想将《西江月》的词填入别的歌曲中来给大家唱一唱,好吗?
生:老师,我们一组想合作创作下这首词。
生:三个学生到黑板上,(一个画人,一个画茅店、社林、山,一个稻田等)
师:下面的同学你可以单独用你的方式展示你对这首词的诠释,也可以小组合作作。展示不同的表现风格。(写的书法/画的,改写的记叙文……)
师:通过同学们的唱和和写,我发现你们身上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洋溢着学习的激情,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未来的辛弃疾,未来的唐伯虎。
师:好,现在还没完成的,利用课余时间把它做完,作品我们将把它贴在后面的朝花夕拾上。
教后反思
这是一堂两节连上的课。虽然历经80分钟,但上完后我并不觉得累,相反有一点兴奋,看看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我知道这一节课我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都是我们《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集体努力的结果。
我们课题组在一次次的讨论中逐步成长,注重备课的实效。回忆备课时,我们几人一致认为,这篇课文教学应该努力在朗读、感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诵读吟唱中升情。 “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画面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的词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词产生共鸣。
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备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我们设计了通过美丽的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精彩纷呈地想象,兴致勃勃地描述,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唱词这一形式,还原了词的原貌,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绪跳动了起来,在唱中感悟词的音律美、意境美。于是我设计了“让同学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整首词的理解和欣赏”的这样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飞”得更自由了。有的读,有的演,有的要唱,有的要写,有的要……教师都给予支持和鼓励。一个同学读,带动了全班学生都读,而且读得是那么主动,那么尽兴,那么酣畅淋漓,那么富有创造性。尤其是让学生两两扮演角色表演,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课堂显得有点“乱”,这“乱”就是自由,就是解放,就是感悟,就是体验,就是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按自己的个性来“实践”。学生的情趣在唱的基础上绵延下去,每个学生的才气都得到充分展示,达到了情感饱满的效果。
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词的感悟,再一次促进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和沟通,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可谓水到渠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以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词,吟诵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一节课的成功,是我们《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组所有成员的成功,让我们对课题的成功结题更有信心。

本文为如皋市2006--2007学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教学设计稿.
(作者单位:磨头镇磨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西江月教学设计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解读“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教案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上》 辛弃疾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实录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南宋)辛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三…
    《西江月》解析鉴赏
    【教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反思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昆曲…
    读通读懂读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旧体词创作入门之《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后反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及课后…
    《词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实录2
    [宋词]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诗词】西江月十七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
    “明月别枝惊鹊”新解
    浅谈“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西江月》教学设计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初…
    辛弃疾:西江月
    西江月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带“鸟”字的诗句
    再说“明月别枝惊鹊”的“别”字
    《钦定词谱》之《西江月》
    【作者】辛弃疾    【朝代】南宋    …
    对辛弃疾《西江月》一词的思考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备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白话文解说:《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苏…
    五年级下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唐宋词名篇讲演录之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关于《西江月·听友人吹笛》的讨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实…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三谈《“明月别枝惊鹊”及其他》
    [其他]也说“明月别枝惊鹊”
    [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西江月教学反思…
    西江月教学反思2
    西江月教学反思3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我的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