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当是描写乡村夜景的珍品。《西江月》是词牌,原为唐代教坊(专管宫廷音乐的官署)曲名。因李白《苏台览古》诗有“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之句,教坊谱曲遂取其“西江月”三字为名。后沿用为词牌。最早见于敦煌曲子辞。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夜行”,交待了特定的背景,这是下面景物描写的基础。“黄沙”,地名,即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西边。据陈文蔚《克斋集·游山记》载,辛弃疾在黄沙岭建有书堂。这大约是诗人往来于黄沙道中的原因。
这首词属双调小令。上片描写乡村夏夜的活力。起拍首句写惊鹊:“明月别枝惊鹊”。这句是写实景。“明月”,此指皎洁的月光。它既紧扣题目中的“夜”字,点明了时间,起了破题的作用;又是看到“别枝”和“惊鹊”的条件。“别枝”,横斜舒展的树枝。“惊鹊”,被惊起的喜鹊。(按:对于是什么东西惊起了喜鹊,以往有两种解释法:一说是因诗人的行走,一说是因月光的明亮。二说虽均能讲通,但笔者以为不必过于落实,因为自然界中的现象是极其复杂的,而作者所描写的,不过是自己看到的一个表面现象而已。)词“起处不宜泛写景,宜实不宜虚”(况周颐《蕙风词话》),“实”则具体,能给人以可感的形象。作者开拍叠用三个名词写出了月光、树枝和喜鹊三种实在可见的景物,组成生动清晰的画面,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三种景物又有主次之分,“明月”交待看见“惊鹊”的条件,“别枝”说明“惊鹊”的位置,从而突出了“惊鹊”的形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动于静的手法。画面描写的是一个静景:皎洁的月光下,在斜伸的树枝上站立着从窠里惊起的喜鹊。然而,它给读者展示的意境又是飞动的。因为作者极巧妙地用了一个“惊”字来修饰“鹊”,这就可以使人想象到已经栖息的喜鹊被突然惊起来的情景。这一句写的是近景,用的是实笔。
次句写鸣蝉。知了不象喜鹊那样容易为人所见,但却有一个高调门的嗓子。故诗人采用虚笔,通过其声音刻划形象:在月光如洗的午夜里,徐徐的清风,偶尔送来一两声蝉鸣。这是诗人在路上所听到的。夜间的知了,只有生命受到威胁,在飞动的同时才发出叫声。因此,此句的“鸣”字与前句的“惊”字一样,用得十分精彩。它不仅准确地写出了知了的特点,而且可以使读者想象到知了惊慌逃窜的动态,所谓“闻其声,便可想见其形”。这句在结构上同起拍一样,叠用三个名词有主有次地写出三种不可见的景物。“清风”,写出了夜间的凉爽;“半夜”,则强调了蝉鸣的时间。同首句相比,这里写的自然是远景,使画面的层次由近到远。
三、四两句写青蛙。青蛙是夏夜最活跃的小动物之一。在江南,它更是稻田里的卫士,专门捕食害虫,成为人类的益友。故词人笔下的青蛙与鹊、蝉又有不同,作者把它安排在散发着浓郁的稻花之香的水田里,并使其人格化:“稻花香里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