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W >> 望庐山瀑布 >> 正文

 

《绝句》教学设计

《 绝句》教学设计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彭艳如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对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他写的诗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

  2、齐读诗题《绝句》。


二、自由读诗

  要求:

  1、坐姿端正,注意保护眼睛。

  2、想办法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三、检查读诗情况

  1、指名读,生评价。

  2、再指名读。

  3、男生读、女生读。

  4、齐读。


四、学习生字

  1、诗句中的生字宝宝都会读了吗?

   ⑴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⑵ 开火车读。

   ⑶ 齐读。

   ⑷ 组词。

  2、学写生字:

    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中有两个生字长得非常像,是谁呀?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指导学写:含、岭。


五、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生字宝宝读好了,古诗是不是会读得更好呢?

  2、指名读。

  3、师生合作读。

  4、齐读。

  5、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了,不知小朋友读懂了些什么?

  6、自由汇报:     随机指导读好第一、二句。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多么美的色彩、多么美的面啊!谁来读读这两句。再齐读。

  7、小朋友,这首诗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学生质疑、借助图突破难点)

   ⑴ 千秋雪:(图片)大家看,这就是西岭(岷山),你们觉得它与别的山有什么不一样?对,这座山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杜甫称它为──千秋雪。

   ⑵ 窗含:请小朋友看课文插图,诗人这时候是在哪里看皑皑白雪呀?是啊,诗人这时候坐在窗前,远望西岭上那千年不化的积雪。请大家读──窗含西岭千秋雪。

   ⑶ 东吴:东吴是一个地名,它离诗人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可远了,你看,(指图)好像有一万里。所以说是万里船。

   ⑷ 齐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⑸ 再读:      窗含西岭千秋雪,泊东吴万里船。

  8、诗句的意思理解了,我们读古诗一定会更棒的!齐读。


六、体会意境

  1、通过面理解竟境:

   ⑴ 师配乐朗诵:      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像,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⑵ 学生自由汇报。

   ⑶ 从这你可以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⑷ 看到这样的面,你的心情怎样?

  2、师:(配乐)是的,诗人杜甫出生在战乱时期,生活漂泊不定。直到48岁来到堂的这段时间,生活才比较安定,心情也格外舒畅。阳春三月的一天,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他循声望去,看到了树枝上嬉戏的黄鹂,翠绿的柳树,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这是一幅多么和谐优美的图呀,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齐读。(动态课件)

  3、让我们再一次与杜甫大诗人的心情融合到一块,拿起书来大声地读读这首诗吧。


七、背诵古诗

  1、指名背。

  2、齐背。
八、拓展

  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篇。希望小朋友课后去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绝句,望庐山瀑布,李白,杜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绝句》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蜀道难》教学设计
    【作品原文】蜀道难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作品译文】蜀道难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 欣赏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李白《蜀道难》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电子课本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送友人入蜀》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2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4
    《蜀道难》课堂实录1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赏析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品读三题
    【注释】蜀道难
    【赏析】蜀道难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蜀道难》教学设想
    《将进酒》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李白
    李白<<将进酒>>赏析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电子课本
    读李白《蜀道难》诗
    《将进酒》课堂实录2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将进酒》课堂实录
    李白《将进酒》赏析3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品赏李白《将进酒》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李白《将进酒》解读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教学设想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将进酒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蜀道难》主题再探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韩愈《调张籍》赏析
    新蜀道“难”
    新编《蜀道难》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文译文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蜀道难》主题之辨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生字注音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写作背景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寻李白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永远的李白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李白年表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诵读提示
    《蜀道难》课文题解
    《蜀道难》课堂实录2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词语解释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问题探究
    《蜀道难》课文导读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鉴赏要点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导入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赏析3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4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背诵指导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