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W >> 望庐山瀑布 >> 正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浙江省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 谢赣莺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     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柳”识记与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在假期里,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过哪些名胜古迹?风景如何?

  2、今天跟老师去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好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本课的古诗。要求:        把字音读准,庐、紫、川。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诗句,注意正音。

  3、学习生字“庐、瀑、炉、疑”,重点正音“瀑”。(学生很容易读成“破”)

    说说在读这4个字时,你发现了什么?

    如:“庐、炉”读音相同、偏旁不同,“庐、瀑、炉”的韵母相同,“疑”是整体认读音节。

    给生字扩词。

  4、齐读古诗。
三、朗读感悟

  1、生自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有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和引导)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

    理解“香炉”。可以让学生说说见过香炉没有,在这里指什么?“紫烟”在这里其实是什么?为什么云雾会是紫色的?抓住“生”字进行朗读指导。

    遥看瀑布挂前川:

    理解“遥”“挂”,为什么瀑布会挂在山川的前面?抓住“遥”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写的是远景,抓住“挂”字进行朗读指导。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理解“飞”,说明什么?“三千尺”又说明什么?(课件演示:瀑布的壮观)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说什么?(学生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疑”,“落九天”说明什么?朗读指导。

  3、简介作者:

    你还知道什么?

    简介诗人“李白”。
四、美读成诵

  1、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教师配乐范读。

  3、个人展示读。

  4、挑战读:     学生站起来说自己要挑战谁?跟他赛读。

  5、跟同桌互读。

  6、齐背古诗。
五、书写生字

  书写生字“炉、银、烟、流”,重点指导“流”字。
〖课后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教学尤其如此,在这堂课中,我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虽然有老师随堂听课,但学生的积极性丝毫不减。如:生字教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诗句的含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中,感悟诗句,走进诗人,最后用有滋有味的声音展示自己对诗的感悟。课后,听课老师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你上课怎么能有这样的激情?你们班学生的思维真活跃,朗读那么投入、那么有感情。有什么诀窍吗?”有诀窍吗?──有。有人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我不是,我把它看成是我的生命,在课堂上我展现给学生的是我的生命──激情而又饱满!我用我的生命去解读、去唤醒、去激励、去鼓舞我的孩子们!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我生命的绽放中读懂人生!老师──在你的心里真的装着孩子们了吗?老师──当你听到学生极其崇拜地叫你一声“老师”,你读懂这一声呼唤了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背诵《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绝句》

  1、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2、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三、朗读感悟

  1、默读古诗,如果用诗配画的方式学习古诗,你觉得该画哪些

  2、交流理解,说理由,教师相机简笔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感悟语言之美:

    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语言又什么特色?

    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学生发现后再让学生拓展。

    在语言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四、美读成诵

  1、自读、小组合作推荐读。

  2、配乐读。

  3、背诵。
五、书写指导

  书写剩下的字,强调“含”与“岭”,一个不要多点,一个不要漏点,重点指导“窗、柳”。
【板书设计】

  古诗的简笔。(略)
【课后反思】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诗画历来不分家,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杜甫的这首《绝句》不仅是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教学时,我让学生给诗配画,诗中找理由,构建课堂。在课堂上,我故意让学生教我画画,帮我选颜色。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无意之中就感悟了这首诗的很多语言特色(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以及景色的层次感(如:首句写的是屋外近景,次句是远景,第三句是远眺,第四句是近景)。在析画、绘画、赏画中,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让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当我画好“一行白鹭上青天”时,我班的画画能手程子月说出了自己的感悟:“老师,你画错了,你这样平的画没有画出白鹭上青天的样子,应该由下而上,这样才是飞上青天。”是啊,就是这个“上”字写出了景色的动态美啊!在我们的课堂上多让孩子主动多让孩子感悟多让孩子发现,受益匪浅的仅仅是他们吗?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绝句,望庐山瀑布,李白,杜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蜀道难》教学设计
    【作品原文】蜀道难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作品译文】蜀道难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 欣赏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李白《蜀道难》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电子课本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送友人入蜀》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2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4
    《蜀道难》课堂实录1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赏析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品读三题
    【注释】蜀道难
    【赏析】蜀道难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蜀道难》教学设想
    《将进酒》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李白
    李白<<将进酒>>赏析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电子课本
    读李白《蜀道难》诗
    《将进酒》课堂实录2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将进酒》课堂实录
    李白《将进酒》赏析3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品赏李白《将进酒》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李白《将进酒》解读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教学设想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将进酒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蜀道难》主题再探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韩愈《调张籍》赏析
    新蜀道“难”
    新编《蜀道难》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文译文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蜀道难》主题之辨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生字注音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写作背景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寻李白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永远的李白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李白年表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诵读提示
    《蜀道难》课文题解
    《蜀道难》课堂实录2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词语解释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问题探究
    《蜀道难》课文导读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鉴赏要点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导入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赏析3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4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背诵指导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