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T >> 滕王阁序 >> 正文

 

知难而行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知难而行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就文章而言,《滕王阁序》文采斐然,是奇文妙文;但是就教学来说,《滕王阁序》是古代散文,又是一篇难文硬文。因为它的难、硬,以往上课时,基本上是逐字逐句的串讲和对译,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优美典雅的文言文被弄得支离破碎,本该活泼的课堂气氛被搞得死气沉沉。老师辛辛苦苦教下来,学生的感觉却是一句“有什么好的”,教学效率低下。          这次重新碰到它,我原先也想不出好的花招,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也没有查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自习时间询问学生预习这一课的感受,学生们拉长音调说:“难。”看到学生那皱着眉头的样子,我接着问:“难在哪些方面?”学生七嘴八舌:难读,生僻字太多;难懂,典故太多;难背,思路太难理清……听着,听着,我心中有了一个上课的蓝图。于是,我说:“经典往往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咱们只有知难而上,才能遍览群山。”学生点头赞许,一脸期待。

文章确实在文字理解上有难度,于是我精心编制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基本文言知识,同时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搜寻文中典故及相关故事。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实现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地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文以气为主,任何优秀的文字都能够琅琅上口,便于诵读。文章的节奏、速度、语气的变化都是情感变化的表现。所以我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用泛读导入,精读(音读、意读、情读、悟读)层层深入,研读拓展,披文入情,用心与王勃交流。

第一课时我把目标预设为音读与意读,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明字义、读懂句意。主要学解决生提出的难读、难懂的难题。采用成果展示、小组对抗、男女PK等多种活动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本文句式对偶、音韵和谐、辞采华美等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诵读时,除了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还注意每个句子节奏的划分;文意的理解重点放在第五段所运用的几个典故的含义和作用;实词的理解,利用句式特点加以体会。实际课堂效果良好。

第二课时我把目标预设为情读与悟读,即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读出心得。主要学解决生提出的难背的难题。采取把握整体思路、边读边议,读中带悟的方式。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是:事——景——情,即在滕王阁上的盛会上,作者看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描写了滕王阁盛会上的人的俊雅,景的美丽,感到内心非常的高兴,然而兴尽悲来,又来感慨自己的身世。据此引导学生具体深入文本,在自主的基础上开展探究“兴尽悲来”:研习四美探究悲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一个个典故背后真正的意图,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后的沧桑,辉煌后的伤痕。去感受王勃的失意与伤感,挣扎和自慰,为一颗不甘的灵魂。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只有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也只有这样读出来才算对得起王勃。 

第三课时我把目标预设为背诵与研读。在熟背的基础上研读拓展“古今许多文人墨客面对广袤的宇宙都曾有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你还知道哪些类似诗文?”

示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师生共同建构:

“乐极生悲”,“悲极”之后却不是“更悲”,而是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就好像苏东坡《赤壁赋》中一样,“悲”极之后是“释然”是“豁达”。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处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而不变化的固有的固执。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世道人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我想: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登山临水”的习惯,都有“兴尽悲来”的感慨,“兴尽悲来”的感情变化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屡见不鲜,譬如我们学过的《登高》《兰亭集序》《赤壁赋》等等,收集这方面的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由此进行研究写作:你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怎么看的?

三节课上下来,个人觉得有些好的方面需要总结:

1、课前利用学案预习:学案明确了方向,能将预习工作落到实处。另外课外资料的搜集也能在老师的指引下切实有效地进行。这为学生实现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凝听者和参与者。这营造了平等的开放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互相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了非常有创造性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应当是课堂的一个师生的深层次对话,也是学生真正积极思考问题的一个体现。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比教师在那口干舌燥地讲,学生在那意兴阑珊地听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要更为深入和通透。

3、课堂和课后强调学生动笔。动笔的过程是自我梳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深层次对话的一个过程。在这里,学生将学习化做一个自觉的理性的过程。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小组讨论的环节。从上课的氛围来看,小组讨论的气氛还不够浓烈,讨论的声音不够激烈,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独立思考,但是单独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却表现木然。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小组成员的讨论,除了小组长的组织,还需要对其组员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我还要引导他们如何配合如何分工如何协力。

2、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的活动设计很很关键的,运用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了,运用得不好,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学到东西,老师只是在敷衍或走形式而已。自由提问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问的深度。所以在课堂上要努力驾驭。

 再次教学《滕王阁序》,我感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多了,对课文的体悟也深刻了,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最重要的是学生把课本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得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走进去,又从中走出来,从而实现语文的熏陶作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滕王阁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知难而行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及赏析
    《滕王阁序》原文及注释
    《滕王阁序》题解及译文
    滕王阁序原文
    王勃与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原文和欣赏
    滕王阁序·精粹教案集(2则)
    《滕王阁序》译文
    《腾王阁序》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题解、译文及…
    《滕王阁序》原文及注释
    滕王阁序赏析
    唐•王勃《滕王阁序》原文
    滕王阁序原文欣赏
    《滕王阁序》的用典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 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 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的故事
    滕王阁序 赏析
    《滕王阁序》的用典分析
    滕王阁序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 赏析
    王勃 滕王阁序 赏析
    滕王阁序——全文赏析
    [赏析]腾王阁序
    滕王阁序(并诗) (苏教版)
    《滕王阁序》赏析
    王勃《滕王閣序》
    美哉,奇文!——王勃《滕王阁序》赏…
    中外散文欣赏: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并诗)教案
    王勃《滕王阁序》——《秋日登洪府滕…
    滕王阁序(名篇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
    马当神风送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 教案(高中新课标人教版语文…
    《滕王阁序》赏析
    《腾王阁序》赏析
    腾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
    王勃《滕王阁》诗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与译文
    《滕王阁序》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一篇美读的好教材──《滕王阁序》备…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 教 案
    滕王阁序 王勃(4篇赏析)(译文)(原文)…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精简导案
    《滕王阁序》 赏析
    古文赏析: 滕王阁序
    建构对话式语文课堂《滕王阁序》教学…
    王勃《滕王阁诗》试解
    《滕王阁序》成文的背景
    联系作品分析《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
    滕王阁序(第二课时)
    《滕王阁序》备教策略
    《滕王阁序》原文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词类活用
    《滕王阁序》课堂教学实录
    《滕王阁序》的失误与“怀才不遇,愤懑…
    《滕王阁序》有关材料和译文及分析
    读腾王阁序有感
    《滕王阁序》课堂练习
    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教学案例分析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5
    有关《滕王阁序》相应的知识点
    《滕王阁序》主要知识点补充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说课稿
    《滕王阁序》的赏析及“四杰”的崛起
    <<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和知识点总结
    《滕王阁序》学案
    滕王阁序 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2
    滕王阁序教案3
    滕王阁序教案-教案中心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教案 3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2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教案
    《腾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2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3
    《滕王阁序》说课稿2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4
    滕王阁序解密
    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2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3
    《滕王阁序》活动化设计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6
    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示例
    《滕王阁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苏教…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3
    《滕王阁序序》第二课时
    [读书]《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
    入情披文,纲举目张——《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
    我这样讲《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 3
    《滕王阁序》课堂教学实录
    《滕王阁序》课堂实录
    《滕王阁序》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
    初唐才俊属王勃
    建构对话式语文课堂《滕王阁序》教学…
    《滕王阁序》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滕王阁序》教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